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一品代嫁 > 第8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节

  一品代嫁

“其实前朝就曾有过市舶司。”沈云殊点点头,“只是后来世道乱得不行,谁还顾得上。但市舶司在时,那税银可是流水一般。如今虽说天下看着太平了,可国库里银子可不多。”这件事,作为镇守西北的将军,沈家父子颇为清楚。西北要养十万大军,单是兵士的粮饷就不是小数目,且还要配备马匹、兵器、甲胄、弓矢,尤其是打起仗来,银钱更是流水般花出去。几十年边关战事连绵,这得要多少银子?前年,沈家父子一是数年积累,二也是逮着了北狄人一个冒进的机会。沈云殊亲自率精兵出战,踩住痛脚就往死里打,才得了那么一场大胜仗。饶是这样,也折损许多兵马,若北狄不冒进,怕是西北如今也没有那么清静。可北狄之患是无法根治的,除非能把整个北狄灭了族。否则再过三五年,这些草原游牧之人就像春风吹起来的野草一般,又会卷土重来。“北狄王庭北迁,虽则是大败了,可也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沈云殊随手在桌子上划了个简易地图,“草原辽阔,这些人熟悉地形,散进草原之中便难以寻找。且草原之上地势平坦广阔,易攻难守,我朝也无法在那里久驻jūn_duì ——除非是建造城池,却又谈何容易。因此北狄王庭虽是北迁三百余里,我朝防线却只能到大黑山,据山势筑起关隘,至于再外头,也只能扔给北狄人了。”“北狄人甚是强悍。别看老汗王亡故,十几个王子死了一多半儿,可剩下的也都不是易与之辈。这几年的安静,一则是把他们打得痛了,二则也是这些人自己顾着争夺王位,暂时顾不上来犯。”沈云殊以手撑头,侃侃而谈,“但最多五年,王位尘埃落定,北狄喘过气来,必然还要来犯的。”许碧听得出神,顺口道:“他们来犯,也是因为草原上不能种植只能放牧,许多东西都缺乏,因此才要来抢。倘若两国彼此贸易,那谁还愿意打仗呢?”沈云殊眉毛一扬:“你这话已然是极有见地了,可是却于北狄人的脾性不大明白。这些人,便如那草原上的狼一般,生性凶悍,欺软怕硬。前朝也曾跟他们开过边贸,可前朝略一式微,这些人便撕毁协定,照样来犯。想与他们贸易,先得打服了他们,狼变不成狗,只能给他们戴上锁链才行。”许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到底不是她那个时代,贸易往来固然是好的,也肯定有用,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其实开边贸这事儿,当初皇上跟我们也谈论过。”沈云殊却很高兴妻子居然能说得出这样的话来,“必是要开了边贸,和平日久,才能慢慢磨掉北狄人的野性,只是这事儿急不来,至少要北狄开口求和,才能重提边贸之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说,就没哪个男人不想自己妻子美貌的。然而若空有美貌,也就只是个花瓶儿,初时觉得好看,渐渐看惯了也就无趣了。更悲剧的是人还不是花瓶儿,因为花瓶只要不打碎,可以千年万载地好看下去,而人却是会老的。这个“空有美貌”,并不是说不读书不识字儿什么的,而是说有没有共同语言。假使丈夫是个杀猪的,而妻子对猪颇有研究,那么即使她没读过书,夫妻两个说不定也能聊得不错。但假使丈夫杀猪而妻子只会诗词歌赋,俩人就只能大眼对小眼了。沈云殊自然也是认真读过书的。然而他是武将,读书并不细抠子曰诗云,也不学做诗作画写文章,有那时间他还不如多读几卷兵书,多练练武哩。就是一笔字写得不错,还是为了能写奏折军报什么的。所以当初他知道自己与翰林家的女儿定了亲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不必说,忧就是忧妻子若是只知诗文不知疾苦该如何是好,毕竟西北那地方可比不得京城,还时时要打仗,文官家里出来的姑娘,可别被吓坏了。谁知道老天爷给了他一个大大惊喜。许碧不但生得漂亮,还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文官家的女儿”,有胆气不说,许多事情还能与他谈得来,这可就稀罕了。美貌与否能看得见,可共同语言这事儿,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上回你们打得北狄迁了王庭,他们也没有求和吗?”“没有。”沈云殊叹了口气,“其实上次那一战,也有些侥幸与运气,被我冲到了王帐。若说真把他们打服了,那却没有。当时王庭北迁,我很想追击的,可是兵马不够,地形又不熟,实在不敢轻进。若是早有准备,跟进痛击,说不定如今北狄已然求和了。如今——只怕三五年后,还有一战。”“可是国库之中,实在并不怎么丰盈。且不说河工之类,单说养兵,也不止西北一处。”沈云殊有些讥讽地笑了笑,“就是江浙这一带,虽说只是五万兵马,可因是水战,单是造船就所费不赀,还不算被人贪进去的呢。总之花钱的地方太多,皇上自登基起,就一直为这头疼呢。”“所以皇上要开海运?这倒是个好法子呢。”开源节流,没法节流,那就要努力开源。“法子是挺好,可施行起来却难着呢。第一要事就是靖平海匪,不然这海运怎么开?”偏江浙这里袁家还在养寇,只要有袁家在,这海匪就休想靖平!更不必说,还有人反对海运呢。“还有人反对?”许碧不由奇怪,“为什么反对?增加税收,这不是好事儿?”沈云殊哼了一声:“有些人是鼠目寸光。若开了海运,少不得花大力气靖匪,还要扩建水军,这一笔一笔的都是银钱。且海匪确实难剿,有人生怕花了银钱还不能靖海,便建议干脆禁海了事。坚壁清野,倒也不用费力去靖什么海了。”“这怎么成!”这种策略,历史早就证明是不成的了,“因噎废食,这是怎么想的?”“海运到底也不是食。”沈云殊轻嗤,“还有一等人,自己大概就在做着走私的勾当,自然也不愿朝廷开海运了。这等人,比那鼠目寸光的更可恨!夹杂在其中,装出一副忠心的嘴脸来,干的却是损国肥己的勾当!”许碧不得不叹一声:“皇上也真不容易……”“可不是——”沈云殊还想再说,却闻到了一股子香味儿,“什么东西这么香?”“他们在烤肉吧。”许碧来的头一天,就弄了些羊肉猪肉鸡翅鱼虾之类,先叫厨房腌渍好了,拿过来只消焖一焖烤一烤便能吃。别说沈府的厨子手艺不错,她就是口述了一下要求,现在闻着这味儿,与她要求的所差无几,“一会儿就能吃饭了。”“幸好你来了。他们这几天做的饭都难吃死了。”沈云殊一脸痛苦。“少来了。”许碧毫不留情地戳穿他,“他们不会做,不能到外头去买?”“贵啊……”沈云殊继续一脸苦相,“我的月例银子现在都拿不到手了……”以前月例银子都是五炼九炼去领,自然由他自己支配,现在许碧管着他的院子,月例都进了许碧手里,这笔钱确实不归他了。许碧忍不住笑了:“也是。这么说,以后我该给大少爷发银子日常花销啰?”沈云殊顿时眼睛就是一亮:“少奶奶说得是!能给多少?”许碧故做沉吟:“依我看,其实以前府里的月例已经太多了,大少爷衣裳鞋袜都是府里出,每个月五两银子也就足够了。”“少奶奶也太狠了……”沈云殊摆出一脸欲哭无泪的模样,双手抱拳,“求少奶奶开恩,多给点儿吧,也不能一下子就扣去了九成……”两人笑成一团,许碧也不知自己怎么就坐到沈云殊腿上去了,吓一跳:“你的伤!”“无妨。”沈云殊圈着她,下巴靠在她肩上,“累你过年也不得安生……”想想从她嫁进来,还真是没个消停的时候。“这有什么。”许碧摸摸他有些消瘦的脸颊,上面的胡茬有点扎手,“我不过是坐着马车走几步路罢了,你才是辛苦。”不但辛苦,还危险。沈云殊也摸了摸她身上的衣裳,又摸摸她的头发:“原先聘礼里给的宝石,你也没去打些新首饰。这回等回去了,别留着,多打几件首饰——大过年的也这么简单……”沈夫人就不说了,那些官员家的太太奶奶们,哪个不是时时都有新首饰新衣裳,公中份例哪里够用呢?偏许碧,就是公中的那些东西穿戴,也是他粗心了,虽有宝石,也还要花些金银的,许碧自己空着手从娘家过来,怎么好意思再从他这里拿金银去用。许碧倒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她有银子,但之前预备跑路,所以这笔陪嫁现在还没让人知道呢:“我这赶路呢,哪能戴得一头一身,倒像个珠宝架子了。再说,我又不大出门,要那么多首饰衣裳也穿戴不过来。”沈家富贵,每季都有公中的衣裳首饰,质量也都不差。许碧出门应酬的时候又少,足够用了。至于在府里,她还真不大喜欢插得满头满身,实在累赘。沈云殊脸颊贴着她的头发,叹道:“委屈你了。江浙这地方,到底情况还是不好,所以父亲也不大让家里人出去走动。”若是在西北,相熟的人家多,许碧有的是要赴的宴会,也不必像现在总憋在家里了。“这有什么委屈的。”许碧不宅,可也不是坐不住的性格,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而且她现在过得也很充实呢。沈云殊在她头发上蹭了蹭。许碧不爱用什么桂花油之类的东西,蹭起来就很舒服:“过几年,再过几年一定会好。”许碧觉得好像身边多了只大狗,忍不住就想笑:“我真的不觉得委屈。出门赴宴要跟那么多心口不一的人打嘴上官司,累得很呢。我宁愿在家里看看书射射箭,不比那些有趣多了?我看,谁家的太太奶奶们也没我过得逍遥呢。”“真的?”沈云殊一脸怀疑。“自然是真的。”许碧笑着推了推他,“你不饿吗?我去厨房瞧瞧,他们究竟折腾到什么样子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席。”“让他们去折腾好了。”沈云殊不在意地说,不肯放手,“外头冷,你不要出去。郎中不是说了,你得暖着些儿,不可着凉。”“郎中不是那么说的……”人家说的是不可贪凉,不可多食些寒物,当然,也有注意保暖的叮嘱,但也没说冬天就不能出门了啊。沈云殊才不管郎中说了什么,抱着许碧不放:“你身子还不好呢。”许碧轻咳了一声,一句话刚到了嘴边,九炼忽然从门口伸进头来,一只手里还抓着根烤排骨:“少爷,肉烤好了,可以开席——嗷!”脑袋上已经挨了一块松子糖的重击,狼狈地缩了回去。知雨在后头,眼看他捂着脑门转回来,不由得嗤地笑了出来:“再叫你蹦达!”在厨房里就上蹿下跳,还把烤好的排骨都抢了过去,现在好了吧?冒冒失失地往房里闯,肯定是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了。九炼苦巴巴地咧了咧嘴。原以为大少爷身上带着伤,顶多就是跟少奶奶对坐说说话儿,谁知道一伸头居然看见两人亲亲热热抱在一块儿,好像两把勺子似的套在一块儿,大少爷手又快,他紧着往后缩头都没躲过那块糖去。幸好这松子糖做得酥脆,否则大过年的脑门上一块儿青,这得丢人到明年去呢。被九炼这么一打扰,许碧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起身道:“该把梅先生请过来一起。对了,云婷的事儿,你可探过梅先生的口风了没有?”沈云殊很遗憾地放了手,心里琢磨着如何找借口把九炼再打一顿,顺口道:“已经透过话了,梅先生倒是开明。他虽自己无妾室无庶出子女,却并不是只盯着嫡庶做文章的人。说是只要性情心地好便是好的,只是因梅大公子无意出仕,却又是家中长子,娶的妻子不但要能耐得住清贫,还要心胸宽阔方好。”这虑得是极要紧的。一家之中,以长为尊,长媳是宗妇,在诸妯娌中自然也是为首的。可梅若明不出仕,将来梅若坚入仕,其身份自然要高过兄长。自来妻凭夫贵,梅若坚的妻子将来必有诰命,梅若明的妻子却只能是个白身。如此一来,妯娌之间不免有些高低,若是个在意这些的人,怕是做不了梅家长媳。“我看云婷不是那样的人。”若沈云婷真计较这些个,早就跟沈云娇攀比起来了。沈云婷的性子是被生母磨出来的坚韧淡泊,既是她自己选了梅若明,自然对以后的事也考虑过了。沈云殊伸了伸腰,因为牵扯到伤口又忍不住咧了咧嘴:“我也这么觉得。婷儿是个心正的,我也不愁她过不好日子。既这样,等回去就可以议起亲事来了。”许碧想了想,还是道:“我来之前,香姨娘在云婷院子里哭了,我着人打听了一下,像是姨娘不大满意这门亲事。姨娘倒是来问过我,我并不敢说是云婷自己挑中的,怕姨娘觉得她不守规矩,所以只说是我们挑中的。”沈云殊点头道:“你做得对。姨娘太讲规矩,若说了,婷儿必要挨骂的。”他一口气说了这许多,眉头才微微皱了起来,“姨娘不满意这门亲事?”“是。”香姨娘虽是关起门来跟沈云婷说这话的,但她都跑到许碧面前来提到梅若坚了,许碧又哪里听不出她的意思来,“姨娘大约是看中了梅二公子。”“这也是常情。”沈云殊摸摸下巴,“毕竟梅二公子跟婷儿年纪相仿。只是——罢了,等回去我与姨娘说一说。其实梅大公子性情学问都好,将来的名气怕是不在梅大儒之下呢。姨娘没见过人,大约只听说了年纪大些,所以着急。等让她多见梅大公子几次,她就知道了。”这事儿,当然是沈云殊出面去说最好,许碧毫无意见,只道:“你可小心些,千万别说漏了婷儿的事。”一时间厨房那里菜蔬便流水般搬上来。梅汝清并无什么架子,人又不多,沈云殊索性把下头人也都叫了过来,大堂里摆了两桌,一张小桌他们夫妻两个并梅汝清,其余人就围一张大桌,倒也显得很有些过年的热闹气氛了。第94章 宫宴比起外头, 宫里的年夜宴自然更加热闹,尤其今年宫里不是还添了一件大喜事么——后宫有嫔妃有孕啦!许瑶是跟袁胜兰一起出现的,都坐着肩舆。凌玉珠刚从顾充媛身边说话回来, 一见就轻轻戳了一下旁边坐的苏阮, 小声道:“瞧瞧, 那肩舆比袁昭仪的都不差了。”“听说就是袁昭仪给的。”另一个小宝林也凑过来,“说是天气冷得厉害,皇后娘娘赏的肩舆不大遮风,怕冻着了, 所以特地把袁昭仪自己的肩舆让出来了呢。”肩舆,其实原本就是一把宽大些的椅子罢了, 只不过是被人扛在肩上行进而已。既是把椅子,自然没有什么帷幔,当然也就不能遮风挡雨了。在宫里, 就是皇上的肩舆也是这般, 若遇风雨霜雪,自可换乘软轿。许瑶一个美人,原是没有资格坐这些的,不过自从她确诊有孕, 皇后下令,内务司那里就把这些出行的工具都备好了, 偏袁昭仪要在这上头做文章,硬是以自己的名义又送了许瑶一顶肩舆。袁胜兰送的这肩舆其实已经可以叫轿舆了,不但头上有遮挡, 背后也有帷幔,若不是前方还敞着,真就跟轿子差不多,只是小巧些罢了。而且这肩舆既说是她用过的,所用的帷幔颜色花纹自都是按着九嫔的规格来,早就超过了许瑶的份例,比皇后叫内务司给许瑶准备的那些都惹眼。凌玉珠抿了抿嘴唇:“真是好运气……”这话说得酸溜溜的,却引起了旁边众人的赞同。可不就是好运气么,总共才侍寝了几回,人家就偏怀上了。没见皇后娘娘那边的华昭容,承宠次数最多,偏偏就没这个福气呢。不过这话众人自不敢说出来,便只谈论许瑶:“太后娘娘也赏了许多东西。”“皇上都发话了,如今专有个御医伺候永和宫。”一连串的羡慕之声中,忽然有个不大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等许美人生下孩子,不知给谁来养……”哎哟,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啊!一时间,说话的人反而少了,可是个个都竖起了耳朵,眼波乱飞,基本上方向就是两个:袁昭仪,梅皇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若这孩子是个公主也还罢了,若是个皇子,那可就是皇长子啊!拿在手里,就是一枚沉甸甸的筹码。顾充媛虽是九嫔之尊,与这些年轻的小妃嫔们却颇为亲近,且座位离她们也不远,闻言便轻咳了一声,含笑道:“又在说什么呢?”刚才一时口快的小妃嫔便讪讪的,众人都闭着嘴,还是苏阮笑道:“在说袁昭仪的肩舆,做得着实精巧。瞧着这天气怕是要下雪,这样的肩舆正合用。”这些小嫔妃们皆是没资格坐代步工具的,管你刮风下雨的都要自己来回走,羡慕一下高位妃嫔的肩舆倒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刚才确实说到了肩舆的事儿,并不算睁着眼睛说瞎话糊弄顾充媛。顾充媛便笑了:“瑞雪兆丰年,下雪是好兆头呢。只是你们可都穿了靴子,带了雪氅了?一会儿吃了酒,回去的时候可越发要当心。”小妃嫔们都七嘴八舌地谢顾充媛提醒,又说起话来。顾充媛笑听着她们奉承,目光却在苏阮身上打了个转——是个聪明人,难得还有几分厚道,在这宫里,可真是不大多见了。这里说着话,殿外肩舆停下,许瑶扶了扶了知韵的手走下来,跟在袁胜兰后头。袁胜兰让了一让:“外头冷,你有身子的人了,快先进去。”许瑶简直能从这话里听出咬牙切齿来。这一个月,袁胜兰是隔三差五就要往永和宫跑,一时送些补养的汤水,一时又是新做的点心,再不然就是得的什么什么料子,让她裁衣裳穿。如今满宫里都在说,袁昭仪对她实在是好。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袁胜兰说是来探望的,可每回那表情僵硬,往永和宫偏殿里一坐,就叫人浑身的不自在——是的,如今许瑶已经从后殿迁到偏殿了,住处宽敞了许多,倒正好方便招待袁胜兰了。别说许瑶了,就是伺候她的宫女内侍们,一听说袁胜兰要来都觉头疼。昭仪娘娘既不会陪人聊天散心,也根本没打算用心想想孕妇喜不喜人来打扰,单是往那里一坐,就扰得满殿不安。说是她来探望许瑶,还不如说是许瑶要想法子哄她开心呢。这任务可真是难得很了。袁胜兰不开心,还不就是因为许瑶的肚子?要许瑶一边儿带着这个肚子,一边儿还要哄她开心,就是神仙也难做啊。故而袁昭仪来的日子,永和宫偏殿上下人等都像在受刑,直到把她耗走了才能松口气呢。许瑶心里明白得很。袁胜兰这些举动,自然都是袁太后授意的,其目的必定就是为了她肚子里这一个。只是袁胜兰大约天生就不会干这种事儿,明明是收买人心的事儿,到她这里就变了味儿罢了。既然知道了,那许瑶想不想把孩子给袁胜兰养呢?当然不想!谁不想自己养孩子呢?不过许瑶头脑还算清醒,晓得自己位份太低,这孩子八成是留不住的。说到位份,许瑶就不免有点咬牙切齿了。其实刚诊出喜脉那会儿她也计算过。如今她是正四品的美人,做为宫中头一个有孕的嫔妃,若是皇帝有心提拔,是可以立刻就升她一级的,也就是将她提为正三品的婕妤。等到生了之后,倘若是皇子,可以生育有功再升一级。如此她就能升为正二品的九嫔,可自掌一宫,自然就能自己养孩子了。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了,许瑶想是那么想的,也没敢抱太大希望。结果呢,皇帝是因为她有孕非常高兴并且有赏,但赏的也只是些补药和衣裳首饰,倒是借着她这件喜事,给她娘家妹妹颁了诰命文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