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逍遥小贵婿 > 第五百七十三章 论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七十三章 论民

  逍遥小贵婿

因为花满庭对梅放夕有过交代,梅放夕没有提花满庭来过蜀州。


李辰安并不知道这位老人与花满庭也有着极为深厚的交情,但既然这位老人与爷爷是故交,他当然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何况这老人说的这些话虽然直接,却也是在为他而考虑。


这老人大清早前来,邀请他参加踏春文会应该是顺便的一件事。


他想要问自己的这些问题,才应该是他前来的主要的事。


大致是关乎于那些新政的疑惑。


他的问题大抵和苏亦安差不离。


钟离悠陪坐在一旁,也颇为好奇这位名满蜀州的老大儒会向李辰安问一些什么问题。


他更好奇这位钟离府的姑爷会如何去回答这位老大儒的问题。


茶炉上的水开,李辰安取了一撮茶叶丢了进去。


梅放夕开口,问道:


“你若为帝,如何对民?”


李辰安微微一怔,这不在新政的范围之内,但这恰好就是他推行新政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


国计民生,国家之一切政策,终究会落在民生之上。


但在而今这样的一个社会,统治者对于民的认识依旧逃不过那些老旧的观念。


比如不可使民富,民富则yín ,yín 则难治!


也比如君权神授,君秉天之意,尊天道以养万民。


君之于民,不仅仅有上下高低尊卑之分,还有养育之恩!


这显然不是李辰安所希望的。


但《宪法》这个东西本就是为天下之民争取最大的权力,可偏偏没人能够接受。


所以他再没有去提宪法,因为民智未开,这步子跨得太大,真的会扯着蛋。


他只能默默的去做。


他之所想,是在民富之后,是在天下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向前大步迈进之后,再由百姓们自发升起的对于权力的渴望。


这是自下而上的倒逼律法的完善。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此刻梅放夕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观历史千年,”


李辰安熄灭了炉火,斟了三杯茶,递了两杯过去,徐徐又道:


“历朝历代之官员或者皇帝,对于民,无外乎用的以下这些法子。”


“其一,愚民。”


“在教育上设置诸多门槛,让天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无法读书。”


“书是什么?”


“书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它是钥匙,它能开启智慧之门!”


“但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为了谋取自己最大之利益……他们不能让老百姓去开启智慧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


“他们需要统一百姓思想,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如此,百姓才会始终如一的认为他们本就应该是统治者的奴隶!”


这话一出,梅放夕大惊!


李辰安却徐徐又道:


“其二,疲民!”


“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哪怕再勤劳,也无法过上真正衣食无忧之生活。”


“统治者需要百姓不停的劳作,如此,天下百姓才能提供给统治者最好的生活,而百姓们所想只能是一日三餐,因为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不会有心思去想思考其他。”


“其三,弱民!”


“一旦有民抬头望天,必杀之!”


“一旦有民质疑于统治者的权威,必镇压之!”


“他们杀强民,杀良民,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生不起对朝廷对抗之勇气。”


“让他们温顺如羊,任由统治者鞭挞依旧循规蹈矩。”


“其四,贫民!”m.


“民若是日子过得稍微好了一点,便增加赋税,通过种种办法来盘剥他们的劳动收获,使他们无法富裕。偶尔施以小恩小惠,让他们觉得这便是朝廷对他们的关怀,觉得只能依靠朝廷才有安全感。”


“其五,辱民!”


“为了管理天下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百姓相互监督。”


“于是,为了蝇头小利,百姓们在他们的刻意诱导之下,相互检举相互揭发,彼此难以信任,便不能抱团谋反。”


顿了顿,李辰安微微一笑:


“大致如此,一切所为,都是为了摁住百姓的脖子,都是为了巩固政权,都是为了统治者们的共同利益。”


“至于我……我虽不为帝,但我亦不希望宁国的百姓如上。”


梅放夕早已惊呆了!


作为宁国之大儒,他这一辈子都在谋求一条治国救民之路!


但在京都时候苦苦挣扎多年终不得,于是郁郁而别京都,来到了这里当了文翁书院的一名教习。


他一直在思索民对于国之重要,却从未曾如李辰安这番话这般发人深省!


李辰安这五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百姓如此辛苦,却从来过不上真正的好日子的根源所在!


勤劳并不能致富!


这便是统治者之需要!


不仅仅是一国之皇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