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逍遥小贵婿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归途 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四十六章 归途 二

  逍遥小贵婿

燕京城墙外。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夜空中有一轮残月高悬。


夜空下是掩映在竹林间的一处处村寨茅舍。


茅舍里有点点灯火,远远看去,就像夜空中稀疏的星星一样。


不远处便是田野。


田间有蛙声。


村寨中有狗叫声。


偶尔也有妇人的河东狮吼,伴随的便是孩童的啼哭声。


这是燕京城外数十个村寨里最大的一个村子。


它叫磨子坪村。


此刻,李辰安一行十余人就在这里。


就在诸葛不亮的那处院子里。


诸葛不亮的茅屋很小,但院子很大。


院子里除了一张石桌子和两张石凳子之外,还有一个亭子。


这桌子和凳子不在亭子里。


亭子里摆着一张颇大的鼓。


李辰安走了过去,摸了摸这张鼓,看向了诸葛不亮,问了一句:


“这玩意是干什么用的?”


诸葛不亮连忙拱手一礼,说道:


“这……这鼓有示警、召集之用!”


“毕竟乡亲们很担心有土匪前来,故而成立了乡兵,打造了这张鼓。”


“平日里大家伙都要干农活,万一有个啥事,敲响这张鼓,大家伙便知道有大事发生,方能以最快的速度支援。”


“哦……你不干农活?”


诸葛不亮脸色微红,心里有些忐忑。


“小民仅仅是侍候了两分菜地……倒不是小民懒惰,实在是村民们不愿在下去种地。”


“说来也不怕摄政王笑话,小民插的秧歪歪扭扭不说,第二天还全都浮了起来,累得乡亲们还要去插第二次。”


“估摸着是乡亲们看不过去了,便分了三亩田给小民,但那三亩田却交给了乡亲们帮我一并耕种。而我呢……便是照看一下这村子里的小孩儿们。”


“教他们识识字,顺便也帮乡亲们算算帐,若有山匪盗贼,小民便敲敲这张鼓。”


“哦……”


李辰安点了点头,这诸葛不亮是个秀才。


可别小看了秀才!


这样的一个时代,要凭着真才实学考上个秀才可没那么容易。


这便是读书人了。


读书人在乡亲们眼里的地位通常很高,很受人尊重,而这诸葛不亮看起来很穷,却没有那股子酸腐的味道。


李辰安看向了那处简陋的茅屋,抬步走出了这亭子。


诸葛不亮连忙跟了出去,心里愈发忐忑起来。


他是真没有料到这位摄政王回来之后会到他这小破地方来!


他本以为就算是有了苏将军的美言,就算是这位摄政王想起了自己有兴趣看看自己,也一定会将自己召去燕京城——


虽说燕京城是一座空城,但扎营在其中,也比这乡野来得舒服一些。


可偏偏这位摄政王却来到了自己的家里!


这是真正的寒舍。


连茶都没有,也还来不及烧一口热水。


听苏将军说这位摄政王与众不同,这或许便是他与历代帝王的其中一个不同之处。


听秦日钢说这位摄政王爱民重视农人……自己确实不会种地,这会不会令他瞧不起自己?


不过他脸上的神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这是他不在意呢?


还是他的城府极深并没有将心里的不喜表露于脸上?


诸葛不亮忽的嘴角一翘——


我这是怎么了?


我为何如此在意?


就因为他是宁国的摄政王?


就因为自己的心里还有一簇尚未熄灭的火苗?


这便是关心则乱!


自己就是个秀才,能在这里安然的生活下去,教教那些孩子们,过一辈子粗茶淡饭却极为平安的日子,这本就是自己之前所求!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


因为欲望是永远都填不满的!


如此一想,诸葛不亮心里平静了,腰也渐渐直了,眼里也不再有丝毫的惶恐,就连步伐也稳定了。


李辰安在那处茅屋前站住。


他指了指那处茅屋,扭头看向了诸葛不亮:“你认为一个读书人就应该过这样的贫苦日子么?”


诸葛不亮一怔,大方的拱手一礼:


“相比于乡亲们,小民已过得心满意足。”


“相较于天下读书人……小民以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者,自然是有资格将毕生所学卖于帝王家的!”


“至于价钱,则要看所学的本事,也要看对不对帝王的胃口。”


“他们当然不应该过这样的贫苦日子,摄政王废除举荐推行科考,当然也不会让那些读书人过如此清苦的日子!”


李辰安咧嘴笑了起来。


“你这嘴还真像抹了油一样,不过你说的对!”


“有本事的读书人,日子就不应该过得如此清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