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三十一章:东海举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东海举义!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最关键的是,皇帝是个话都说不利索的稚童,皇太后是个不管事的女流,他就算是上报,又上报给谁呢?


王莽吗?


那绝不可能!


你以为你是洛文王吗?


这就是兰陵萧这些顶级列侯发自内心的想法,当初王莽给列侯们写信,表面上达成了协议,但是实际上王莽觉得这些列侯都是废物,列侯们同样觉得王莽不算什么。


两种不同的身份之间可以说是相看两厌。


酂侯府中,管事脸色阴沉的汇报道:“君侯,郡中百姓沦为流民的速度变快了许多,而且冲击官衙的百姓多了许多,甚至还有上千人规模的造反,不过都被崔毅镇压了下去,这些普通的百姓和郡中的精兵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了。”


酂侯紧紧锁着眉头郡中义军蜂起,这可是大事。


但郡守既然镇压了下去,那他也不好直接接管郡中军务,破开金令是至高的权力,但滥用这种权力,却会招致朝廷官吏对金令列侯的攻击。


酂侯良久才缓缓问道:“难道是因为新政之事?崔毅不是在推广王莽的新政吗?去查一查,看看发生了什么,怎么会突然有那么多流民出现。”


管事领命转身离开,酂侯握着短剑的手紧紧攥了起来,东海郡是萧氏的根基之地,如果这里被流民攻占,萧氏可能会毁于一旦。


关东一直都是如此,在汉帝国的地位始终被关中压制了一头,通俗的说,汉帝国在关东投入的力量不够。


“如果天下疲敝到了这个地步,大汉的天命不会要坠落了吧,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维持家族的存续呢?


唉。


长安才是大汉的中心,如果朝廷在洛阳,有强大的禁军,家族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这不仅仅是酂侯一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传承久远的列侯家族的问题。


……


流民是会传染的,流民的数量是呈指数型增长的,往往朝廷还只以为是数十上百个刁民闹事时,实际上就已经有无数潜在的人准备亡命了。


崔毅突如其来的强压变法,一开始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傻傻的听信了官府的话,但是百姓的眼光在挑刺的时候是雪亮的,他们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了官府的阴谋。


顿时就有大批的百姓反抗起来征收的胥吏。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都已经有了无数的财资,却依旧不放过我们手中的这一点!


他们说尽了好话,却做尽了坏事。


朝廷这是不愿意给我们活路啊,这样的朝廷为什么还要做它的子民?


我听说不仅仅东海郡中有天灾人祸,大汉的州郡之中都是如此,这难道不是上天在引导我们吗?


我们在这里起事,难道仅仅是我们吗?


在汉朝的其他州郡之中,一定同样有义军起事!


汉祚将终,天下皆反!”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农民起义,其中有许多豪强串联,还有一些斗争失败的豪强和一些对汉朝彻底失望,试图掀翻汉朝的士人。


豪强们虽然借着这个机会大肆侵夺土地,但是其中许多人和朝廷同样不是一条心,因为豪强们可还记得新政就在头上悬着呢。


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激起民变,然后把矛头直指朝廷,将黑锅甩在新政身上,引起造反流民和朝廷之间的对立。


而且,这种挑动很容易成功,因为无论造反的人有什么缘由,在朝廷眼中这都是造反的人,造反的流民同样很清楚这一点,一旦造反就不会管是谁压迫了他们,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


这些豪强则进可以为朝廷剿匪,得到更多的利益,退可以投靠新王,掀翻腐朽的旧王朝,简直两头吃。


————


在汉王朝的历史上,从汉戾帝的时代开始,总是关东首先爆发民变,并且在汉王朝的历史上,关东民变的次数远远超过关中。


这并不是因为关东人更喜欢挑战秩序,而是因为关中得到了更多的资源,社会矛盾相较于关东要小许多。


笔者从史料之中摘录了汉王朝的大致财政支出,经过平价购买力的大致计算,汉王朝的人均资源消耗,关中是关东的三倍左右。


这种几乎是肉眼可见的不公,导致了关东从权贵到百姓的普遍不满与不信任。


长安朝廷在缺乏信任的基础上推行新政,轻易地野心家所利用,这是西汉末年大乱的导火索之一。——《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