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乱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乱国

  叩问仙道

他下山历世,游历一年,求学三年,考中状元后为官十一载,丝毫不敢松懈,步步为营,终于等到了今日!


他几乎习惯了世俗的生活,每次和师姐见面,才会忆起往事,提醒自己真正的身份和来历。


“可惜,被三皇子逃了出去,漏算了一点,他才是勾结大梁的主谋,二皇子被人利用却不自知,可悲可叹!”


玉朗抿了口茶,摇头轻叹。


“先皇英明,早有布置,皇上承袭大位比想象中顺利。也正因如此,三皇子见机不妙便果断撤退,麾下许多力量还有没有浮出水面,肯定不会死心。


“不过,皇上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天下归心,纵使三皇子妖言惑众,掀不起太大风浪,就怕他继续勾结大梁国,图谋不轨,被伤害的却是百姓。


“接下来燕国面临内忧外患,我和陶誊商议,准备一人留守国都,一人外出平叛。”


……


“不妥!”


御书房中,新皇断然否决。


“朕知爱卿文武双全,武艺不俗,但战场上刀剑无眼。爱卿应高居庙堂,运筹帷幄!率兵平叛,驱逐外敌,自有源国公等人。”


不出所料,三皇子逃出城不久,便在鹿州北部,同样和大梁国接壤的应州举起反旗,自立为帝,声称伪帝狼子野心,囚禁先皇,伪造诏书,得位不正。


除三皇子外,还有几位逃出去的皇子在各州响应,一时之间,倒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声势,致使燕国人心纷乱。


巧合的是,大梁国在这时攻入应州,却突然停下攻势,按兵不动,不像敌人,反而像是在为三皇子状大声威。


朝会之后,陶誊和玉朗又被皇上召入御书房,商议平叛之事。


陶誊上前一步道:“下马为相,上马为帅,方为良臣!状元公乃文曲星下凡,在士林之间,威望罕有人及。天下人见到状元公在阵前现身,便知何为正统,何为乱国之妖孽,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将轻松扫除叛军。”


“臣愿为皇上分忧,尽绵薄之力,”玉朗也道。


皇上踱了几步,轻叹,“秦爱卿务必小心!两位爱卿乃国之栋梁,朕之双翼,折损一人,都是燕国的损失,朕的损失!”


说着,皇上拿起书案上一卷锦帛,道:“陈府君以身殉国,朕一直谨记在心,决定拟旨追封其为忠义侯,世袭罔替,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二人大喜,“谢陛下!”


……


帅帐之中。


玉朗身着盔甲,端坐如钟,查看面前一封封密报和书信。


帐下站有几人,均是身qiáng力壮,jīng明能干之辈。


其中一人愤慨道:“劝降信已经投入城中,被叛军守将当场烧毁,且敢公然羞辱我等!此人负隅顽抗,不知死活,何时攻城,请将军示下!”


玉朗听着属下汇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没有直接去应州,皇上命他去别处平叛。


其他地方不比应州,有大梁国为qiáng援,只有被裹挟的府兵,和仓促聚集起来的青壮,兵甲尚且不全。


他率禁军前来,大军所到之处,本该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敌军守将望风而降。


事实却和想象中有很大出入。


他亲率一路大军,攻打前方的佑杨府,另有两名副将各率一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竟都遭到了顽qiáng的抵抗。


起兵造反,乃是夷族的大罪!


现在开城投降,可以既往不咎,不料三座城的守军都悍不畏死。


他们追随的皇子根本不可能抵挡禁军的攻势,除非三皇子率军从应州赶来增援,否则必败无疑。


忽然间,玉朗心中微微一动。


换做凡人,可能想不到,但他本身就是一位下山历世的修仙者,遇到这种明显不合常理之事,不由得深想一层。


究竟什么力量,让叛军连杀头都不怕?


联想到陶誊和自己。


燕国都城隍能放他们入世,会不会放进来其他修仙者,和他们一样伪装成凡人?当时玉朗就感觉,都城隍太过随意了。


有都城隍赠送的玉佩,除非自己愿意bào露,连石大哥都看不出他们是修仙者还是凡人。


争夺皇位之时,玉朗没有发现明显是修仙者的官兵。


想来,在皇城之内,都城隍脚下,无人敢于造次。


离开都城,世俗的手段行不通,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唯恐天下不乱吗?


玉朗皱眉,可惜师姐自封修为,石大哥声称遇到瓶颈,必须闭关一段时间。


否则,叛军之中,如果有人泄露了修仙者的身份,一探便知。


“启禀将军,应州密报,伪帝声势突然减弱,选择结城固守。在我燕国境内的大梁军,也变得犹疑不决起来,大梁国不仅没有加派兵力,似有暗中抽兵回国的迹象,好像国内出了什么变故……”


又有一封密信送来。


玉朗望着案上的书信。


此事本在预料之中。


大梁国国君比燕国先皇年纪还要大几岁,也该到龙驭宾天的时候了,必然要上演争夺皇位的戏码。


皇上正想着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玉朗之前还在感叹,大梁国国君老谋深算,先下手为qiáng,派一路大军搅乱燕国,大梁国可以专心解决内忧,免得被燕国趁虚而入。


突如其来的念头,令玉朗越想越多,最后险些惊出一身冷汗。


这场牵动两国的夺嫡之争,真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吗?


到底暗中有多少修仙者参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像自己和陶誊一样,施展抱负,抑或游戏红尘,抑或另有图谋?


燕国鬼神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陶誊的师父,他一直没有机会拜访,是什么来头?


玉朗莫名感觉有些焦躁,扶案而起,在帐中来回踱步。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将他,将陶誊,将皇上、王公百官、黎民百姓,整個燕国攥在手中!


玉朗下意识张了张口。


天上总有一团yīn云,就像军帐的顶蓬,一直向下压,越来越低,令他喘不过气来。


这团yīn云,就是修仙界!


……


世俗纷乱。


修仙界亦不平静。


燕国西南,山险沟深。


深山老林之中,雾气缭绕,犹如白云将山峰笼罩,一望无际,每天直到午时方散,下午又重新聚拢起来。


雾霭之间,有几道身影不疾不徐飞行着。


他们脚下是一个竹叶状的法宝,法宝散发淡淡青光,笼罩着他们,飞行时一丝一毫的波动都不会泄露。


尽管有法宝护体,他们飞行的高度依然很低,几乎紧贴着山林。


站在法宝最前方,cào纵法宝之人,正是银家家主银鹤骞。


他身后的也都是银家高手,银巧儿修为不足,此次并未前来,但她的姑姑念悔位列其中。


——


——


这几天喝迷糊了,早上突然惊醒,赶紧爬起来写的。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