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十月底。


气温大幅下降,许多地方落下了雪花。


大明,江南地区。


经过近半年的辛苦与努力。


许家庄第四波扩庄行动中,新建的1100座集体庄园,此刻有一半实现了完工,或者达到了允许搬迁入住的程度,且剩下那些建设进度较慢的,也肯定能在今年之内,实现住进新房的愿望。


更意味着今年这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基本完成,形成了一个趋于长期稳定的格局——至少在大明境内。


于是按照去年的惯例。


许家庄今年的(崇祯十年)各项经济数据,在十月底的最后一天,发布了出来,可谓极其亮眼:


总人口数量从2400万,增加到了刚好超过5000万人。


经济生产总值(gdp)达到81亿银元,较去年增长47.2%。


煤炭能源的消耗量达到2.51亿吨。


水泥产量达到9800万吨。


钢铁产量超过380万吨。


化肥产量达到936万吨。


白糖产量达到199万吨。


生物柴油总产量达110.2万吨。


粮食总收储量为8550万吨。


猪牛羊鸡鸭鹅兔等禽畜的总存栏重量约118亿斤,得到各种肉类约30亿斤。


再加上河鱼海鲜的总捕捞量,也超过了3000万石。


故而人均的吃鱼吃肉量,今年也在百斤以上,并没有因为人口的成倍增加,导致吃肉有所不足。


还有人均寿命、人均文化水平、犯罪率、新生儿死亡率、孕妇难产率等数据,虽然也因为人口的大量增加,变的不是非常亮眼好看,在大明境内,依然是最强的存在,更是这个星球毫无疑问的第一,别的地方要想追上,最少得三五十年乃至上百年。


人均收入则被拉低到了160银元的样子,超过了小康标准,但没能达到大康(人均年收入要达到200银元才行),至于整体回到人均年收入300银元以上的富裕生活,需要奋斗一段的时间。


不过以许家庄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以每年经济增长率30%算,三年后便能实现集体富裕,就是年经济增长率定为20%的保守数字,也是短短四年后,就可实现集体富裕。


而以上的这些数据,通过《东方时报》,主动的公布出来之后。


马上就在大明境内,引起非常大的议论和反响,羡慕、不满与愤怒的声音更是无数。


“许家庄的发展实在太好了。”


“我家幸幸苦苦一年的收入,连一百银元都很难达到,许家庄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却还有人均160银元,果真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


“许家庄都这么有钱了,在实现了富裕之后,能不能帮帮我们,带一带我们?我们也想过上好的日子。”


“许家庄怎么没带动我们?那么多的修桥修路项目,那么多的工厂矿场,都是许家庄拉动起来的,今年大明百姓的人均收入,达到三十银元也是有的,将来有可能达到五十、一百银元,增长速度也不慢。”


“人均三十银元?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我村里很多人去矿场挖矿,说是能拿到很高的工资,但到了年底,能带个三十银元回家都是不错的,很多人只能攒下四五块的银元,还有伤残的、死亡的,更是什么补偿都没有,去官府告也没用,跟许家庄的庄民相比,我们过的是人的日子么?”


“是啊,这世上除许家庄里的人过的好一些,其他地方的人,都是活在苦难与地狱之中,根本看不到什么希望,即便勉强活到了四五十岁,享福的日子加起来,也不会超过百天。”


“请许家庄继续扩张,把我们全部合并了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像个人,才能看到希望!”


“没错,我们到底犯了什么罪,许家庄明明有能力带动五千万人富裕,却不愿把大明所有人都合并进去,不过是再增加五倍的人口而已,以许家庄的能力,只是多发展几年的时间而已,为什么见死不救,弃我们于不顾?”


“太不公平了!许家庄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把我们这些可怜人排除在外,我们也都是华夏百姓啊。”


“听说在朝鲜那边,都出现了一个国王庄园,容纳了上百万的朝鲜百姓,这些外族百姓,都能得到许家庄照顾,我们难道连外族都不如么?许家庄,请不要这样,这真的非常不好。”


“如果许家庄不愿救我等于水火,我就在自己身上点一把火,烧死在许家庄面前!”


“许家庄,不要只顾江南那一亩三分地了,看一看整个的天下苍生吧!许远本是下凡的救世帝星,理应开创出有八百年国祚的全新王朝,如今却不管我们死活,不愿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定会遭到业力反噬的。”某位神棍呼喊道。


“……”


等等言论。


至于那些成功加入到许家庄的,则都是非常的庆幸,此外也主动发声,反驳了那些荒谬的言论。


“佛祖释迦牟尼以肉饲鹰,全身的肉,也只能喂饱百来只的老鹰而已,庄主大人哪有那么大的伟力,救助两亿多的大明百姓?”


“真要是改朝换代,至少会有上亿人在战乱中死去,制造出空前的末日浩劫,庄主大人不想制造出那么大的杀孽,所以用了最温和最仁慈的办法,可有些愚蠢之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从来不管那些可怕的悲剧,只会搞道德绑架。”


“许家庄的容量是有限的,现在已经达到五千万人的上限了,不可能再招人了,只能等我们发展起来了,通过创造大量的需求,形成强大拉动效应,才能带着所有人一起发展,而全部并入许家庄的后果,那就是共同的贫困,为了帮助饥饿人口都得消耗无数资源,没办法继续飞速发展,这是下下之策。”


“是的,名额已经满了,加不了人了,还是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的去拼搏吧,改变命运的机会绝对是有的,而且不小,不要这抱怨那抱怨,这只会让你在抱怨中,与无数机会擦肩而过。”


“跟大明之外的人比,如今的大明百姓,已过的非常不错了,成了周边不少国家羡慕之对象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们以后遇到的困扰,可能是大量外国人涌入大明了,比如关外的蒙古人,不就跑了很多到大明之内,宁愿干辛苦的挖矿工作,也不想回到草原,可见你们所形容的地狱,却是不少外族向往的天堂。”


……


另一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