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铁血残明 > 第二十八章 户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八章 户房

  铁血残明

面对这种情况,庞雨当然不会去考虑什么改换门庭,依然紧紧团结在县丞的周围。另外一边家里的资金链问题,在庞雨贪污和变卖无形资产的努力中,已经完全化解,关于聘礼的事情,刘婶还没给庞雨答复,她最近很少出门,刘家仙女倒是在街上拦截


了庞雨两次,被庞雨一溜烟跑掉了。


而杨芳蚤上任之后,果然不放告过堂,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今年的钱粮赋税,这是县衙一年中的大事,也是衙门各饶大事,下半年收成多少,便看着这一把了。八月是春税征收的最后一个月,月底就要开始征收秋粮,还要预征明年的部分赋税,以缓解明年的压力。朝廷考贺方官,首要一条就是钱粮征收,地方官征收不足定额


八成,就不准许考满,不考满就没法升官。


杨芳蚤虽然在桐城不存在考满的问题,但他绝不愿意这短短任期,而有任何污点被吏部记录在案,所以杨芳蚤到达之后,几乎把精力都投入到收税的准备上。杨大人在宿松三年,对这一套东西也都熟悉了,发下指令让户房准备钱柜由票,各仓仓子预备仓房,又清理各乡各里以前逋欠钱粮,分批召集各处里长来县衙,当面给


他们下达任务。杨大人八月四日第一升堂,压根不放告打官司的事情,就招来了春税逋欠最多的几个里长,务必要在秋粮开征前把欠账清理完毕,就算不能全数收齐,也要给下面施


加压力,以免越拖越多。杨芳蚤是个略微发胖的中年人,话声音不大,但堂内堂外还都能听得到,他先就问了县丞关于春税的拖欠情况,县丞的地位从坐堂官又变成了佐贰官,稍稍有点失落,


简短答复后便点了赵司吏详细汇报。户房赵司吏出列道,“各乡各里新派辽饷完数八成,春税只完七成,岁办矾课尚差十万斤,另差南京光禄寺司牲司马草银三千包计五十四两,南京定场马草五万五千包计九


百九十两,内宫匠折银一百七十七两,内宫砖瓦折银一百二十三两,翎羽五万根折银六十二两五钱,光禄寺肥猪七十口,光禄寺绵羯羊三十五头……”“行了,本官知道了。”杨芳蚤赶紧挥手打断,大明税收既有折银又有实物,户部是主要的,工部太仆寺等也要收取一部分,内宫各衙门更是各有收入项,并且没有税收部门统筹安排,由各个地方各自完成收取和运送,地方一个县有时候交两千两银子,要送往二十七个不同仓库,其复杂程度连后世的明史专家也头痛不已,更不用当时


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胥吏。安庆府这地方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安庆府不供应藩王,在南直隶又属于不太富庶的地方,没有金花银这一项,但本色的漕粮草料牲口野味矿石等等是不少的,有些是运往京师有些是运往南京,每项都不多,但项目十分繁杂,而府和县两级还要征收自己的费用,也是摊派在各项税收中,更增加了复杂程度,为了防止有所遗


漏,还专门制作《赋役全书》,也就是庞雨学习的那本,就难怪他要头晕脑胀了。杨芳蚤在宿松当了三年知县,知道要是等户房司吏一一起来,得耽搁不少时间,他也根本没工夫去清理那些不重要的事项,反正下没有几个县能把所有税都完全缴纳


的,最要紧是辽饷,然后才是正赋,俗称旧饷,其他那些不重要的衙门,拖欠就拖欠了。


于是他直接道:“其余不论,旧税和辽饷必得如数交齐,尤以辽饷为重。哪个里欠得最多,今日便先比较哪个里长。”


赵司吏立即道:“南塘里逋欠花户最多,有些刁滑花户,甚有去年逋欠亦未结清,名单开具在册,里长和册书已传在堂下。”


“把人带上来。”


知县话音一落,后面几个百姓模样的人就在往前移动,庞雨早有准备,一个箭步冲到南塘里里长身边,拿住他的手臂。


那里长不见如何慌乱,看衙役纷纷过来赶紧道,“各位公爷,人自己寻得路。”


庞雨也不理会他话,牢牢抓住他手跟着到了堂上,这样他就站在堂中靠前位置。


何仙崖最近不停的跟庞雨吹风,一定要发挥身在户房的优势,抓住秋粮征收的机会,下半年吃肉还是吃草,就看这两个月了。庞雨估摸着,杨芳蚤对桐城并不熟悉,短期代理若是要平稳过度,应该会依靠固有的体系,也就是还是倚重县丞,所以庞雨尽量站在前排,县丞安排差事的时候能先看


到他。那里长不等庞雨踢他,主动跪倒在堂下。赵司吏拿着一本册子过来,开始跟杨芳蚤一一汇报南塘里的刁民,司吏问一个,里长和册书就出来明情况,光这南塘里就了


一个时辰,欠税的人里面既有缙绅士子,也有穷苦人家,到缙绅士子时,赵司吏和杨芳蚤都很有默契的不往深处追究,完了时才到积欠最多的几家民户。


问到最后一家时,里长辩解道:“那花户下只有一丁罢了,却不是人催缴不力,而是那户主都痨病缠身,还请大人体谅。”杨知县拈着胡须,“人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民间疾苦本官自知。但完缴钱粮乃是百姓本分,本官若饶了他,其他花户有样学样,上官考成只认粮税,届时谁人体谅本官。这花户生病只年余,但户房他积欠已有三年,没有哪次痛痛快快能交清,不是刁民谁是刁民,此次若还是拖赖,这衙门如何行事。终归来,还是你这里长催缴不力


,人来,抓里长和册书站笼半日!”


杨芳蚤完也不发牌,庞雨跟几名衙役一起,把里长和册书押送到八字墙,那里长既不告饶,也不需衙役推搡,主动的便到了八字墙外边。


里长不见如何害怕,对着八字墙的一堆人吆喝一声,“代笼的过来。”立马就有七八个人凑过来。


里长熟练的道,“站半日。”


“七钱银子。”


“滚开些,你当老夫不知行情,实价。”


另外几人推开乱喊价的那人,几人开始杀价“三钱五分。”“三钱二分”“三钱。”庞雨颇有兴致的看着他们谈价,八字墙这里有不少帮人代板和代笼的人,明代很多刑罚都可以花银子找人代受,庞雨以前接触过各种市场化,教育住房医疗啥的,刑罚市


场化是首次见到。


正看得有趣时,突听一把如同金属摩擦的声音大喊一声。“九分银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