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顽贼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今日之战今日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八十六章 今日之战今日毕

  顽贼

杨正芳起初收到张天琳劝降的消息,并不愿投降。


因为他的jūn_duì 并未受到太大损失,原本有七千人,打了一下午还有六千多。


尽管他知道自己肯定不可能在这个战场上取胜,却也觉得就这样投降,太憋屈了。


哪怕丢下装备,一股脑跑到河边,能从浮桥跑的从浮桥跑、不能从浮桥跑的从渭水泅渡呢,他至少还能带回去五千人。


毕竟他的兵都生长在五溪之间,人人都会水。


更重要的原因,是张话不好听。


一张嘴那意思就是你菜得抠脚,自己琢磨吧,七千人被我五千人摁着打,如今我军两万之众,真动手一瞬间就把你打得满地找牙,如今趁大帅赏识你,还不投降等着投胎呢?


就先不说别的,单说杨正芳看见这信,就像单骑出阵找张天琳单挑。


他寻思若非我部骑兵犯傻逼,失了侧翼掩护,我七千山兵健儿岂能被你五千骑压着打?


当场一封号称要与两万元帅军决一死战的回信就送到了张天琳手上。


不过这回信对刘狮子来说,并不出乎预料。


刘狮子很清楚张天琳瞧不起手下败将的性格特质,之所以还是要让张天琳去劝降,目的也正是要利用他这点特质。


人需要比较嘛。


没有张献忠的二百五,怎么体现刘大帅的关怀下属?


没有张天琳的倨傲,又该如何体现大元帅的礼贤下士?


片刻后,一名背插小旗的元帅府传令兵,就携刘承宗的亲笔招降信,驰马入了杨正芳的军阵。


杨正芳都已经命jūn_duì 准备誓死一战了,镇筸兵的各级军官都在鼓舞士气,试图重新振奋起疲惫的军心。


他们告知每一名士兵,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个时辰,只要我们撑到那时候,就算大不了留下装备趁夜泅水渡河。


但在此之前不能逃窜,敌军骑兵甚多,一旦散阵逃窜,会被敌骑追杀至水边淹死。


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乡党,士兵们对杨正芳本就格外信赖,这会又知道到了绝境,因此人人承诺,不到天黑绝不散阵。


因此这送来的第二封劝降信,杨正芳看都没看就丢在地上了,甚至还想抬脚踩上一脚,以展现自己决不投降的决心。


好在传令兵是个能说会道有胆识的,身处敌阵也不惧怕,弯腰捡起劝降信,重新面无表情地双手奉上,道:“将军,大元帅亲笔,还是看看为好。”


听见大元帅亲笔,杨正芳愣了愣。


又对上传令兵坚定的眼神,杨正芳最后还是接过书信,道:“既是元帅亲笔,我便看看。”


不过刚拿到信看见第一眼,杨正芳的瞳孔就猛地放大。


信封上:兄长亲启。


“今日战于塬上,我兵多而彼兵寡,祖宽将军亡于阵中被创七处、雷时声将军兵败逃遁河南,唯兄长所率镇筸军于河北列阵而战,节制精明尽忠尽职,弟钦佩至极。”


….


“事已至此,败军之责不在兄长,归乡尚有渭水阻拦,天时地利俱在我手,不如受我整编,帅府愿以参将两员、营兵四千之编制虚位以待,不知兄长及营内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如愿受我节制调度,握手言和归于一家,携手共谋大事,则轻伤管治、兵粮管饱,为新附两营关饷白银四千两,另许两千执意归乡军兵卸除军械,各给白银五钱还乡路费。”


“阵中就书,楮墨有限,不尽欲言,万望兄长以将士性命计,细细思量,我军于此列营三刻,静候还书——弟,刘承宗。”


杨正芳都看傻了。


这他妈什么人啊!


劝降就劝降,难道不该说点天时大势啥的场面话?你这倒好,上来就轻伤管治、兵粮管饱,给降兵关饷就算了,还给不降的发路费?


老子是叫化子吗?


甚至给投降的、不降的定好了人数,就收降四千、另外两千给我老实回家,啥意思嘛?


杨正芳岁数也不大,今年刚三十,常年战斗在与叛军、流贼、农民军的一线战场上,对各处兵头劝降的事干的多了。


但哪怕他劝降别人,那回信都没有刘承宗这么有礼貌的。


杨正芳以极强的面部表情管理,控制嘴角向下耷拉着,面无表情地把劝降信递给自己的部将张上选,在部将疑惑的眼神中,一个字儿都没说。


张上选一看这劝降信就乐了,对杨正芳道:“将军,他叫你兄长诶!”


他是杨正芳的老部下了,俩人从小就一起在卫所长大,父辈又一同阵亡于平播战役,十年来共赴疆场如影随形,他们亲如兄弟,拥有深厚的战场友谊。


杨正芳正色道:“不过收买人心而已。”


说归说,表情管理到底还是破功了,嘴角控制不住地勾了起来。


谁不喜欢被夸啊!


只不过笑过了,杨正芳又语气低沉地问道:“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张上选与杨正芳对视一眼,都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投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哪怕身处绝境,有时候被俘比死容易,而死又比投降容易。


倒不是因为元帅府的统治合法性,对他们这样的武人来说,很大程度上兵强马壮本身就是合法性。


刘承宗率军在关中平原大杀四方,一日之间连扫两营,把上万大军锤到溃不成军,四面合围的大网已经被撕破。


如果他们是关中的jūn_duì ,那几乎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投降。


但他们是湖广客军,家眷宗族都在湖广,那不是刘承宗统治的地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半年甚至一年两年的时间里,那里都很难变成元帅府的统治区域。


这事儿对士兵来说好办,明廷不在意小兵投降没投降,唯独对于杨正芳这样的大将,他在这边降了,整个家族都会蒙羞遭殃。


可是不降……杨正芳不是傻子。


….


刘承宗信里写得再亲切,也不会让人忽视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乱世兵头砍出半壁江山,东征西讨生灵涂炭,即使最桀骜不驯的人都对他俯首称臣,绝非善男信女。


他叫个兄长,听听图个乐就得了,谁当真谁是大傻逼。


刘承宗信上说,在军阵里写信,纸墨有限,想说的话没说完。


杨正芳知道他没说完的话是啥,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元帅军列营三刻,就是给他的最后通牒。


显然,刘承宗有充足自信,要今日之阵今日毕,如果他不投降,剩下五刻时间,就把他剩下这六千人扬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