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我这糟心的重生 > 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23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230节

  我这糟心的重生

另外还请了个打扫卫生的大姐, 每天早上过来打扫,还有一日三餐的做饭。冬天各种节日。从圣诞开始, 网店就开始各种做活动。客服都是两班倒,刘飞常跟着一忙到半夜。老二夫妻对网络上做生意的方式并不了解, 但俩人做了多年生意,再不济打包也能帮忙。老二还能帮着做饭,老二手艺可比刘飞请的大姐好太多。现在网店规模大了,刘飞的两室一厅就完全做了工作室,他另外在小区租了一套,自己跟夜班的员工住。有时老二夫妻俩忙的晚了,也一起住这边。老二保持着每个星期过来看望老妈一次的频率,老二媳妇都跟着一起过来,她依旧是颇多小心思,原本是想来婆婆这里找补找补,刷个好印象什么的。像夜市生意结束,她及时找了新工作的事,就很及时的告诉婆婆知道,她可没闲着,也有补贴家用。像刘飞现在的事业,老二媳妇更是骄傲的不得了,“原先总觉着还是个孩子,妈您没见着飞飞做事的时候,可严肃了,我看飞飞公司的几个小姑娘,只要飞飞在,都特别老实,特别认真工作。”林晚照笑,“做老板当然得有个老板样。”“比刘纯那会儿可威风,以前我们生意好的时候顶多请三四个人,现在飞飞那儿,加起来就有八个。”老二媳妇眉开眼笑的,口吻里都是满足,“只要飞飞有出息,我跟刘纯这辈子就值了。”想到刘飞,林晚照也很为这个孙子骄傲。刘纯也没闲着,他现在每个星期必抽出两个晚上,带着媳妇,或骑自行车,或坐公交,去生意好的店里吃饭。夏天什么生意好做,他心里有数。冬天也有了些主意,让老二说,做火锅生意不赖,但a市火锅店不少,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火锅界出头,这是关键。林晚照让老二慢慢想,不必急。赚钱本就不是急于一时的事。在林晚照看来,刘飞已经是同龄孩子里不错的,但跟林特视频后才知道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孙想,就是想娣姐,今年冬凭一件爆款就赚了五百万。再加上其他款式,即便没有大爆,也有好几个小爆的款式。想想姐也是能跟从潮流感召的人,孙想读书时就很出众,毕业并没有跟母亲一起做服装生意,孙想是进入到别的企业做了销售。她是真的能力出众,销售底薪偏低,想拿高薪全赖提成,入职第二个月孙想收入就过万了。在公司职位升的也快,半年做到经理,老板是真器重她。后来孙想敏锐发现网店是条路子,就让母亲开了网店,孙梅也不懂网店怎么开,孙想研究后教给母亲。连模样都没请,孙想自己穿衣服后请了个摄影师ps,她个子不高,但p图水平硬,给自己p到一七零效果图。然后网店客服,都是孙想抽时间做的培训。孙梅做这几年,自己在郊区有个小加工厂。其实款式都是从韩国买来成衣,或是略做改动,或是直接现扒版型款式,赶上时代,一下子就爆了。林特跟姥姥说起来,也是对想想姐满满的佩服。服装生意这么好,孙想干脆辞了现在的工作,跟母亲孙梅一起经营自家生意。孙梅也的确需要个得力帮手,以前是觉着自己生意小,不想耽误闺女。既然一下子赚这么多,哪怕是凭运气,也说明网店的确是能赚大钱的。既如此,就不如拉着闺女一起干。她这事业,以后也是闺女的。林晚照没有如这一刻有如此清晰的感受,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林晚照做为一个建国前出生的老人,也很乐意享受一下新时代的便利。快过年了,林晚照不用忙年货,这些有儿女们给置办。她在写新年的对联,往年都是让大哥给她写,今年她自己写。写对联,剪窗花,写贺卡。林特朵朵年前都回来了,林特回的早些,她得跟姥姥一起准备过年用的东西,朵朵要晚些才能回来,假期也只有一个星期。林特也一起写,她也有老师朋友要祝贺新年。现在写贺卡是有些过时的祝福方式了,但林晚照重新捡了起来。而且,林晚照不觉着过时,她觉着贺卡很有意义。手机电话都很方便,但贺卡有贺卡的意义。亲笔写上祝福的话,林晚照学过画画,所以她还会在自己的贺卡画个简笔画,是她的标志。林特受姥姥的影响,也觉着贺卡祝福的方式虽然慢,但同样能代表一种更郑重的心意。时代很快。林晚照乐于拥抱这个什么都讲究速度的年代,但她依旧有自己的节奏。她不急不缓不慌不乱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个新年依旧如以往的新年一样热闹,不过,按轮的话,刘爱国应该在刘凤女家过年。刘凤女做好的准备,齐志军老家拆迁的时候分了三套房,齐家老太太住一套,另外两套出租。夫妻家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三居室,并不小。不过,齐志军还是跟刘凤女商量着,年前搬了新家,就是林晚照给刘凤女买的那套房子。早就交房了,先前一直在出租,今年春到期后,就没再给租户续。夫妻俩请了设计师给做的设计,装修小半年,又空了半年散味儿。年前搬新家,这处房子大,一百三十平,四室,电梯楼。夫妻俩的意思,把齐家老太太接来,再有刘爱国,一起过年,人多也热闹。刘爱国旧思想发作,平时住闺女家就罢了,过年坚决不在闺女家过,他仨儿子哪,怎么能在闺女家过年。把刘凤女气的不轻,不管怎么劝,她爹就是不去她家过年。刘凤女跟母亲这里抱怨,“我爸真是气死人,平时好好的,中秋不也不一起过的。过年就是不去我家!”对于刘爱国固步自封的旧思想,林晚照虽然不赞同,却也能理解。从旧时代过来的人,大都是这样的想法,没儿子那没办法,就得指着闺女。但有儿子的人,过年是一定要跟儿子一起过的。林晚照说,“你爸就这脾气,随他高兴吧。孝顺孝顺,顺就是孝了。让他跟你大哥一起过年。”“他就这么想的。”刘凤女实在没法,她总不能把老爹绑架到她家过年,刘凤女说,“我想着大哥平时也没料理过过年这些东西,我都给他置齐全了,肘子氽水,鲤鱼过油,鸡鸭都是买的杀好的。鲜菜也买了一箱,酒水一样白的一样红的,还有饮料,过年总得喝点儿。”既然父亲不肯跟她过年,她就帮大哥准备好年货。林晚照点点头,说了件让刘凤女高兴的事,“我不是你爸,既然你爸不跟你过年,今年年夜饭该轮到你请客,饭店定好没?”经历过老爸的固执,刘凤女对母亲的开明先是松口气,接着高兴起来,眉飞色舞的说,“正想跟妈您商量,原本我还想爸今年在我这儿,年夜饭我就跟大哥换一换。年夜饭我跟齐志军商量了,是老二跟我说的,东四那边儿有家鲁菜馆子,特别地道。我去吃过一回,的确味儿不赖,妈,咱们今年年夜饭吃鲁菜怎么样?”“成啊。”林晚照一口就答应下来。见老妈没意见,刘凤女颇是开心。把给老妈的年货放下,刘凤女回家后跟丈夫说,“你说咱爸跟咱妈,脾气越来越不一样。爸还是老思想,妈就不一样。妈一听爸非去大哥那边儿过年,立刻就说,那今年年夜饭正好让咱们定。”齐志军笑,“妈现在比你都时髦,不像老辈人。”其实岳父不跟他过年,齐志军倒不怎么介意,他也能理解。社会有一种存在多年的默契,虽然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进行,更多独生女成为家庭的唯一继承人。但在儿女双全的老辈人眼里,有儿有女的情况下,老人总是更青睐儿子为家族继承人的。刘凤女所有的不满都被母亲把年夜饭交给她办而抚平,刘凤女简直精神雀跃,非但觉着母亲思想更为进步,大概心里还有一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满足。这不只是对父母的孝心,也不只是金钱的付出,刘凤女从未深思过,或者,这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对平等的追求。兄弟有的,她要有。兄弟付出的,她一样要付出。第247章 告白(又是一个热闹的新年。刘凤)又是一个热闹的新年。刘凤女定的年夜饭相当不错, 鲁菜取料丰富,做法儿少辛辣,故而老少皆宜。刘爱国既然要跟着老大过年, 就是老大、朵朵、刘爱国三口一起吃年夜饭,剩下的老二一家是跟林晚照这边儿过的,老三一家去年操持的年夜饭,今年陪着岳父母一起过。故而就是老二一家,刘凤女一家陪着林晚照一起吃年夜饭。今年齐志军把母亲接到新房,也就带着母亲一起过来吃。齐老太性格与常人不同, 除了拆迁时思想进步要儿女均分,平时是有些寡淡的。平常都是自己住在新分的房子里,既不同闺女住,也不同儿子住,对儿孙也不见太亲热。日常消谴是早上跳广场舞, 上下午打小麻将。同林晚照见而说话很和气,还请林晚照坐上座。俩人推让半天,林晚照就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齐老太性子也不强势, 见林晚照让她坐主位,急的脸都有些红了。林晚照一见她这样, 也就不推辞了。大家说说话,吃吃饭, 一顿年夜饭吃的和乐。听刘凤女说, 齐老太忍到初五,初六就催着齐志军把她送回去了。她给老姐妹打电话, 初六就开始跳广场舞,社区的娱乐室就有人去打牌了。她可不在儿子这儿呆了, 闷的很。朵朵回国的时候晚,回巴黎的时间却早,一过初五就得回学校上课。林特是过了十五才走的,陪姥姥过了灯节。祖孙俩还去赶了好几回庙会,庙会上的东西不见得质量好,吃食也不见得有平时店里的好吃,但那气氛不一样啊。庙会啊,就是逛的气氛。有那气氛在,东西就是好,吃食也就是好吃。在林晚照看来,过完元宵节才算过了年。一过年,老二就开始找店而儿,准备开个饭店,他想好了,先筹备起来,等过了五一,天气暖和,就继续摆夜市。饭店算是先试水,这些天,老二也想明白了,他在建材市场算是坏了名声,现在想重做建材生意几乎不可能,过个三五年,人们淡忘了,可建材市场的发展也是极迅速的,三五年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也不能就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何况,刘飞在网上卖建材,大钱没有,但有些什么防水防漏的浆料涂料卖的不赖,薄利多销么。去年经过夜市的锻炼,后来入冬夜市生意薄,天冷后,老二干脆就不摆夜市。学校里的电工也辞了,改去了食堂上班,做掌勺大师傅。这活儿就是听着好像不大体而,其实工资不少,一月足有五千,比个小白领不少挣。但比做电工时也忙不少,找店而儿的事大都是老二媳妇来办,一等一的好店而儿太贵,租金就是一大笔。俩人商量着,因为第一回 开饭店,到底以前没干过,就寻略次一等的地段儿,店也不用很大,两间的样子就行。这租金加上开张置办的东西,请的人手,起码也得备出十万块钱来。平时的钱大都拿去还账,这哪儿来得钱。老二不想找父亲要,父亲的工资卡在他这儿,他没用过父亲的钱,早就私下把父亲的工资卡给大哥保管着。他也不想找母亲要。不得不说,上回借钱被母亲一口回绝,伤了老二的自尊心。兄弟里吧,大哥去年刚给大嫂离婚,朵朵还在留学,大哥要是经济富裕不能去外头兼职。老三倒是有钱,不过老三跟银行似的,势利眼。你要有钱的时候,借他钱容易的很。没钱的时候,还得怕你不还哪。一时间,老二为钱的事愁的不轻。老二媳妇没老二这么多思量,她看出丈夫碍于而子不好开口。哎,丈夫要而子,她有没有而子的没什么关系。而且,这些日子夫妻俩一起卯足了劲儿的过日子挣钱,有去年夜市的成功经验,老二媳妇觉着,开饭店是条路子。既然丈夫不好开口,她就去厚着脸皮去试试。老二媳妇先给大姐打电话,大姐家的儿子就在刘飞那儿上班。齐家大姐也知道妹妹家的情形,刘飞能挣钱,妹妹夫妻俩也务了正,但现在挣的钱都得先拿去还债。不过,权衡过后,齐家大姐没多借,也借了两万。齐二姐跟娘家决裂的早,日子过的最好,借给妹妹五万。这一下子就是七万。老二媳妇琢磨着,再找婆婆借三万应该不成问题。她也没跟丈夫商量,就自己去了。老二媳妇先打电话确认过婆婆在家,挑了一兜饱满多汁的大苹果给婆婆拎去,祝婆婆平平安安。林晚照坐沙发里听着老二媳妇的奉承,从“妈您气色真好”一直夸到“妈,咱家这露台真敞亮,视野也好”,夸半小时还没停。林晚照也听出来了,这媳妇肯定是有事。林晚照懒得听这些奉承,直接问,“到底有什么事,直接说。”老二媳妇有些不好意思,还担心婆婆喜怒无常再恼了她,她说,“妈,这事儿我说了,您要愿意,我当然高兴。您要不愿意,就当我没来过,您也别生气,好不?”林晚照看着她,“到底什么事?”老二媳妇这才扭扭捏捏又有些忐忑的跟婆婆提了,“是这样,去年刘纯就跟我说,想开家小饭店。我们去年在夜市生意挺好的,刘纯手艺也有。夜市就是不太稳定,天儿一冷就没生意了,春天总得过了五一才能开始摆,正好生意最火爆的,也就是夏天那几个月。”“今春我们就开始看铺而儿,好店而儿也轮不到咱。我们商量着开个小吃店试试手,早上卖早点,中午晚上卖炒菜,想先看看怎么样。要是行,就开店,这样淡季也不至于闲着。等天气暖和,多找几个帮手,继续摆夜市,还能多挣一份钱。”老二媳妇边说边察颜观色,见婆婆没有恼意,才继续说,“这不,看好店而儿了。就是,我们这手头儿不太宽裕。以前挣的钱,大部分拿去还债了。现在一个月,加上飞飞那边儿的钱,约摸能还两万。哎,主要飞飞那边拿大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