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我这糟心的重生 > 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24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我这糟心的重生 第241节

  我这糟心的重生

听到母亲说二哥,老三自嘲,“以前我还想二哥贪心不足才赔了,现在看,我也没比二哥强哪儿去。”“好歹你没背外债。”可能是受母亲这种轻松态度的影响,老三也轻松不少。他看着母亲慢悠悠的喝汤,闻着香浓的味道,不禁也有些饿。老三自己去冰箱找了些吃的,西红柿去皮切丁,小心慢煎到融化,再打入鸡蛋,滚入开水,最后放把挂面,洒一撮儿细碎青嫩的小葱花,就是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老三又切了几片酱牛肉放在碟子里就着,一碗汤面下肚,吃出满头细汗,浑身上下有说不出的舒坦。看这样儿,林晚照就知道老三恐怕有一段时间没好好吃过饭了。晚饭后,老三收拾餐桌洗碗。林晚照去卧室拿出笔记本电脑,到客厅问了老三的银行账号,给老三转账。林晚照也没太多现金,她收入不少,还清奥迪车贷后,每年都有几十万房租,除了按揭的钱外,林晚照日子过的挺悠哉。她个人用度有限,大开支就是旅游。除此之外,就是要应付偶尔林爹寄来的账单,与平时花销。林晚照在投资方面多是听从老三的建议,她有一部分是存的定期,另外就是买国债,还有就是一些茅台股。好在因为有林爹这种总突兀寄账单的人,林晚照手边儿会留十万现金做机动款项。这笔钱她都是存很短的定期,三个月的那种。林晚照把一个定期转活期,然后转给了老三。老三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我这把年纪,还让妈替我操心。”“就别说这话了。”林晚照拍拍老三的肩,“哪儿就样样都能顺遂呢?吃一堑长一智,这亏就没白吃。打起点精神来!你要真倒了,看你笑话的才更多哪。”老三是硕士毕业,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在此时,母亲说出这话,依旧让他感觉受到了鼓励。那颗很疲惫很疲惫的心,似乎也找到了港湾。他重重点头,“嗯!”第260章 完结章下(生命中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生命中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 似乎就是不想让人一帆风顺的过这一生。玲珑剔透如老三也不能幸免。第二天,林晚照下午去接阳阳放学。把人接回家后,林晚照让阳阳写作业, 她开始准备晚饭。等阳阳写完作业,也就能吃饭了。林晚照是这样想的,但男孩子总是淘气些。像阳阳吧,非说在客厅写作业没效率,他要在露台写。那是在露台写作业么,他是想在露台玩儿。刘飞小时候也是林晚照带的, 她觉着带孩子不难。可那时候,林晚照正年轻,才四十多岁,还有刘爱国帮忙,她觉着带刘飞轻松的很。现在她快七十了, 阳阳蹦哒蹦哒的,正是最调皮的时候。尤其现在孩子机伶,说起话来歪理一大堆。老三夫妻都得先顾在icu的大姐夫,有时都没空过来分担一下。林晚照并没有抱怨, 什么时候都得人命为先,那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真有个好歹,一家人怎么过日子呢。林晚照也没打算累着自己, 她请了个钟点工过来帮忙。就下午来就行, 过来给收拾收拾,做做饭。等阳阳放学回家, 阳阳在客厅写作业,写完作业才能去玩儿。林晚照就在旁边画画, 阳阳在露台玩儿的时候,林晚照就画露台的花儿,画阳阳的模样。阳阳学校里也有美术课,他想画的时候,林晚照也给他买了个小画架,俩人一起画。等星期天,林晚照就带着阳阳去看画展,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到图书馆借喜欢的书,或者开车去郊外去玩儿。不过,真正得到阳阳信任的是,林晚照把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课外辅导班停了两门。实在太多了,一个星期七天,就有五个辅导班要上。阳阳已经大些了,一上辅导班就嘀嘀咕咕,林晚照看他这样儿,问过阳阳的意思后,就停了两门。阳阳大概是觉着奶奶是个能做主的长辈,孩子是非常敏锐,非常会看形势的,他从此跟奶奶关系更好。老三夫妻现在都顾不上阳阳的辅导班,林晚照肯帮他们带孩子他们就得千恩万谢了,老在大姐夫保住了性命,不过恢复期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三媳妇的姐姐带着丈夫搬回娘家住,一时间,居住环境更加拥挤。林晚照借给他们一套房子,还是在原来老三的小区。当初看那小区地段儿好,林晚照买了好几套,都在收租中。如今老三这样儿,也不是吃喝嫖赌败的家,跟老二那种直接扯进官司中的经济案件也不一样。林晚照也不是那种真看孩子们难死,只管自己冷眼旁观的人。她让老三找租客,跟租客商量着,把租金退了,让老三他们收拾收拾搬进去。自己家的房子,林晚照不收他们租金,其他的也就不管了。老三自己都松口气,这次他也赔了全部身家,他是个有理智懂道理的人,并没有责怪连襟儿。但现在两家人都住岳家,也着实太过拥挤,何况,连襟儿还需要长久的休养与康复训练。环境太嘈杂于病人也无益。但老三的仕途依旧受阻,原本板上钉钉的正处,临到提拔时换了人。老三有一样好处,从不报怨。他转身就去读了社科院的金融系金融学高级课程班,学费不用老三出,林晚照支持每个孩子读书,只要老三报了名,就能过来领学费。老三的第二好处,就是脸皮厚。他现在是真穷,所以也没跟母亲客气。实际上他是想到母亲之前曾有过这样的话,只要大家想读书,读到哪儿母亲都支持。有母亲支持学费,老三松口气。眼下既没有太好的升迁机会,不如多读书,结识些人。有用没用的,起码是个方向。而且,读书也不是坏事。如今一茬茬的新人进银行,有的是学历背景双一流的员工。老三心里有些后悔,他的本科学校只能算二流院校,当初为了省事,学校保研,他就在本校读的研究生。如今想想,倒不如费些力气,考个一流大学的硕士。当年他在银行就职时,学历还算可以。现在就有些不起眼了。老三找到新的奋斗方向,也稳定下来。接下来的经济形势越发不好,就是a市本地也有开发商打出零首付购房的广告语。老三夫妻都有稳定工作,老三跟妻子商量,总不能一直借母亲的房子住。就是能一直住,也得有自己的房。要是赖母亲房里,哪怕兄弟姐妹不说,也不能干这样的事。老三妻子道,“今年房跌了不少,要是明年继续跌呢?要不,咱们看看形势。”老三道,“现在房市,看涨的也有,看跌的也有。”老三眯了眯眼睛,“一定要现在买。”“为什么?”妻子问。老三道,“因为唱衰的是绝大多数。”老三的脑袋从未有如此刻这般清醒,“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去年我们从股市撤出时,所有人都说股市能涨到一万点。今年奥运会前,我是真觉着经济复苏了,看好期货市场,如今咱们还得庆幸当初没有举债去炒期货。”老三道,“我也觉着楼市还会跌,说不定会跌到五千一平。所以,反着来。先买一套,起码有个栖身之所。”老三买房前咨询了一下手持巨多房产的母亲,因为今年房价跌不少,老三也挺关心母亲。林晚照说,“没事,反正房租没跌。”老三说了零首付买房的事,林晚照是支持的,“想买就买。你林苏姨还在买房哪,听说她今年又买不少。”老三由衷佩服林苏姨的胆量,“林苏姨真厉害。”“她当年就是a大经济专业的高材生,当然厉害了。”林晚照道,“你林苏姨说过一句话,我觉着很有道理。你不妨听听,她说,a市房价其实赌的是国运。国家发展好,即便短时间有所回落,以后也会继续涨。而回落的阶段,就是加仓的机会。反之,则是相反的操作。我们国家还有一样不同,我们国家的人,对土地充满依恋。”当然,零首付也是有条件的。这其间又有不少操作,老三没少请母亲帮忙。而既然请母亲帮忙,老三干脆买了两套。他们夫妻的工资,能支撑起两套房的贷款。但这样一来,老三的家庭生活开销必需进一步压缩。老三现在,咖啡都不喝,改喝茶了。茶不是买的,林晚照家不喝的普洱茶饼,老三拿家自己喝去了。不论怎样,生活就是老三自己的事了。老三实在难的不行,林晚照不会袖手旁观。如果老三可以自己过了,孩子自己的日子,还是孩子自己过去吧。是好,是赖。都是各人自己的事。林晚照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那得是他们说出口的要求,并且不太过分。她有自己的人生。刘凤女过来看望母亲时说到家里的心烦事,大姑姐竟然要借她的学区房给孙子读书!老二今年终于磨破嘴皮子把刘爱国从工厂那里接回了家,他说如果老爸七十再给人去站岗做保安,他就不活了。刘爱国辞职后见到在老二店里,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老二觉着,哎,算了,随老爸高兴吧。转眼林晚照生日快到了。林爹今年的礼物有点特别,林爹给她介绍了个很有名望的画家做老师,指点她画画。林晚照怪不好意思的,电话里跟林爹说,“我这是业余的。”林爹不跟她废话,“那我就跟刘先生说不用啦。”“不行不行,好容易约上,人家又答应了,干嘛还回绝啊。”林晚照说,“我是担心自己水平低,配不上大师。”“这有什么配不上的。老师指点学生而已,要学生个个水平高,还要老师做什么。”林晚照说,“人家这么有名气,收学生也有门槛的吧?”“门槛当然有。”林爹不以为意,“我小时候国家启蒙就是跟着前清进士念书,要什么门槛,请的动就是门槛。”既然林爹请动了,林晚照也就没客气,她是真心喜欢画画,即便没课的时候,每天也会画一两个小时。林晚照还问要给老师准备什么礼物,这些全不需林晚照操心,林爹都准备好了,送了两块极好的翡翠。林晚照跟老师见而是在赵阿姨那里,赵阿姨一起陪着,林晚照这才知道,恐怕赵阿姨也帮着出力了。赵阿姨家里都是在医疗系统这一块,听他们说话以前就跟画家老师很熟。所以,即便林爹没有明说,林晚照也明白,这世上不是人人都跟画家打交道,却是人人要跟医生打交道的。林晚照就这么有了自己的画家老师,一个星期去老师那儿一趟,老师指点她画画。林晚照觉着,老头儿这事儿办的挺不赖。就是突然这么体贴人,怪叫人不适应的。林晚照有了专业老师,心里特美,还跟大哥感慨一回,“想不到咱爸还能办回正经事。”林晨阳对妹妹的用词感到无奈,“这叫什么话。”“我是说爸一般都是只管自己个儿的,别人的事,他顶多提醒一声,很少直接帮忙啊。”林晚照跟林爹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上辈子她很爱孩子,也很喜欢给孩子们当牛做马,结局很惨。后来她反省过,不用对比别人,就对比林爹,她觉着自己对孩子的付出远超林爹。结果,林爹寿终正寝,她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