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影视诸天逍遥行 > 第609章 无字真经要的就是无字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9章 无字真经要的就是无字的

  影视诸天逍遥行

天地万物,有阴就有阳,有光就有暗,有白就有黑。有善人,自然也有恶人。人人向善,普渡众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假若真的如此,世界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说的阴谋论一些。灾难生信仰,若是没了灾难,百姓何必给神佛上供求平安?没了香火供奉,神佛还能高高在上么?脱去凡壳之后,唐僧对于佛法的领悟又高了几层,能够以相对客观的心态看待大乘佛法,三藏真经。三藏真经自然是好的,但渡化世人,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力,一经一书所能为之。世上并无真正的完美,只有不断的趋于完美。“我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如来佛祖贬低了一会儿南瞻部洲,又吹嘘了一会儿三藏真经,却没让唐僧去拿经书,而是大排宴宴,招待唐僧师徒。宝焰金光映目明,异香奇品更微精。千层金阁无穷丽,一派仙音入耳清。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事实证明,长生对于神佛而言算不得什么,在灵山吃顿素斋就能得到了。想想凡间的山精野怪,费劲心力要吃唐僧肉,得长生不老,最终却只得了一棒子,着实让人不知该说些什么。唐僧已经成就佛陀道果,孙悟空只爱瓜果梨桃,这些珍馐美味却是造化了八戒和沙僧。唯独小白龙最是倒霉,载着唐僧走了十万八千里,却连赴宴的资格都没有。好在孙悟空手中还有几个储物戒指,把桌上的菜收了几十盘,待到把经书传到大唐,小白龙返还龙身,便可以享用了。享用完了素斋,如来佛祖让阿傩、迦叶带着唐僧师徒去藏经阁挑选经书。灵山藏经阁内,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定睛看去,有:涅盘经、菩萨经、虚空藏经、首楞严经、决定经、宝藏经、华严经……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从东土至此,有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此番讨要人事,倒不全是因为贪财好利,而是另外的原因。阿依纳伐,金蝉子,阿傩、迦叶,全部都是如来佛祖的弟子。但只有金蝉子得了取经的任务,成就佛陀道果,阿傩、迦叶如何不嫉妒。要知道,当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祖可是亲口说,迦叶最懂他的心思,可以继承他的衣钵。当然,贪财好利也是有的。他们两人转世历劫的时候,不仅没有成功渡劫,反而凡念缠身,最后还是如来佛祖插手,靠着高深修为,强行把他们招回来的。最重要的是,阿傩、迦叶拜的佛祖,可不一定是如来佛祖。唐僧心中一惊,心说灵山脚下多奸邪,还可以用“灾难生信仰”来解释。怎的大雷音寺之内,如来佛祖的弟子,也是这般贪婪?“弟子远道而来,十四年寒暑,唐王给的盘缠早就用尽了,却是没有人事。”迦叶冷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后人当饿死矣。”孙悟空高声道:“不要了,不要了,咱们去如来那里评理去。”讨要人事是大雷音寺的潜规则,如来佛祖也准许。当年比丘僧给舍卫国赵长者念了一遍经,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佛祖还嫌弃卖的贱了。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唐僧历经十四年寒暑,步行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劫难,完成佛法东传的大事。到了大雷音寺门口,唐僧主动堕入苦海,舍身渡鬼,诸佛无不为之动容。为难唐僧,那是在打灵山诸佛的脸。私下里讨要人事,可以。闹大了,绝对不行。阿傩喝道:“猴子,莫要叫了,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由得你撒野么?过来拿经书。”两尊者胆子也是大,见没有人事,竟然给了白本,也就是“无字真经”。唐僧也没检查,拿了经书,谢了佛祖,便回东土去了。唐僧已经了却凡尘因果,成就佛陀道果,可以腾云驾雾,回到大唐用不了多少时间。燃灯古佛察觉到阿傩、迦叶讨要人事不成,担心两人使坏,立刻动手掐算。按理来说,燃灯古佛应该算出两人传的是无字真经。但他却没想到,传完经书后,阿傩、迦叶还留在藏经阁。阿依纳伐不知何时到了藏经阁内,与阿傩、迦叶对视一眼,掏出三朵黑莲,自己留了一朵,阿傩、迦叶一人一朵。迦叶的黑莲上雕刻着“颠倒阴阳”四字,阿傩的黑莲上雕刻着“移星换斗”四字,阿依纳伐的黑莲上雕刻着“装载乾坤”四字。两人因嫉妒和贪婪传了无字真经,自知闯了大祸,别无选择,老老实实接过黑莲。黑莲取出,“颠倒阴阳”和“移星换斗”同时催动,从内而外,无声无息的把天机遮掩住。无天是燃灯古佛的弟子,施展法力本会被燃灯古佛发觉。但利用阿傩、迦叶,在灵山内部,催动遮掩天机的神通,燃灯古佛也没有发现一丝一毫。阿依纳伐冷笑一声,把原本该传给唐僧的三藏真经,尽数装入黑莲之中。黑紫色的光芒一闪,三藏真经连同阿傩、迦叶、阿依纳伐,传送到了阿修罗界。三朵黑莲催动完神通后,化为三个化身,正是阿傩、迦叶、阿依纳伐。一切如常。燃灯古佛只得压下心思,默默地联系乌巢禅师。无天是他此生做过的最后悔的事。为了弥补这件事,燃灯古佛一直在四处讲道,消耗生命力,培养能够对付无天的高手。另一方面,燃灯古佛也留了一个后手,那便是乌巢禅师。待到乌巢禅师佛法大成,便可以扎根于中土,随后向着藏地传法,以“藏密”的方式延续燃灯古佛的道统。现如今,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对藏密表现出了支持。再过一段时间,莲花生大士就该诞生了。大雷音寺。观音菩萨拿出小本本,一个个的说出唐僧这一路上经历的灾劫。“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出城逢虎、折从落坑、双叉岭上、两界山头、陡涧换马、夜被火烧、失却袈裟……凌云渡脱胎。”如来佛祖道:“九九归真,玄奘还差了一难。”观音菩萨点了点头,立刻施法。武当山。狄光磊接到观音菩萨的传信,笑道:“真是一群老古板,都已经玩脱到这等地步,还要讲什么九九归真,也罢,本帝君便成全了你。”铁扇公主道:“夫君,这一次让妾身出手,如何?”“可以,等唐僧师徒经过通天河,你就给他们一扇子。”数百年时间,铁扇公主早已把芭蕉扇彻底炼化,催动之时如臂使指,且精通多种风属性神通,绝非只会扇扇子的弱鸡。铁扇公主出去准备,待到唐僧师徒经过通天河,芭蕉扇直接扇出。唐僧已经成就佛陀道果,有了法力。因此,铁扇公主并未留手,直接便是三昧神风凝成的风属性大神通——毁灭风暴!数不清的风刃组成巨大的龙卷,小风套大风,大风生小风,生生不息,循环不止。这已经不是三昧神风,而是更胜一筹的五昧神风。狂风袭来,唐僧师徒猝不及防,被吹的三魂不见七魄,存放经书的担子也被吹毁,经书尽数落入到通天河中。孙悟空施展法天象地,变为万丈法身,挡住毁灭风暴。唐僧、猪八戒、沙僧联手把经书收起。不多时,风平浪静,唐僧的面色却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传经的时候众人没有检查,被这狂风一吹,才知阿傩、迦叶传下的竟然是白本经书。猪八戒怒道:“定是那阿傩、迦叶讨要金银不成,故意传给咱们无字经书,走,走,咱们去找佛祖讲理去。”“二师兄说得对,大师兄,咱们去大雷音寺,找佛祖讲理。大雷音寺不能讲理,咱们便去天庭,找三清四御,就不信三界没有能讲理的地方。”沙僧也是愤怒不已。佛法东传不成,道果便不能完美。阻人道途,如杀人父母,再怎么心思深沉,此刻也忍受不住。孙悟空的性子比两人成熟许多,施展“移星换斗”的天赋神通遮掩天机,笑道:“你们可知,这阵风是谁吹的?”“谁?”“我嫂嫂,铁扇公主。”“荡魔天尊怎知阿傩、迦叶传了无字经书?”“我兄长怎么可能知道这些,老孙方才默默数了一下,师父目前只经历了八十难,还差一难才能圆满,我嫂嫂是来给咱们添难的。”“如此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大师兄,咱们去大雷音寺么?”“不必去了,此事事关重大,需徐徐图之。”“悟空,这是什么意思?”“师父当知,老孙是灵明石猴,有‘移星换斗’的天赋神通,在这方面的造诣无与伦比。但我方才催动神通的时候,发现早有人遮掩了经书的天机,施展这门神通的,很像是女儿国的那位大能。”唐僧惊道:“悟空,这……这可如何是好?要不要告诉佛祖?”对于无天,唐僧心中很有几分恐惧,立刻打算把这事儿告知如来佛祖。孙悟空笑道:“师父,佛祖现在也不知道这事,而且无字经书,不是正好么?”唐僧心有所悟,道:“你说的是,为师就不客气了。”猪八戒和沙僧心知,孙悟空和唐僧要搞事,但师徒四人本就在同一条船上,他们想跑也跑不了。猪八戒小心翼翼的询问“真相”。沙僧则是大表忠心,左一句“大师兄说得对”,右一句“师父说得对”。孙悟空并不隐瞒,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唐僧拿起一本本经书,把自身所思所念灌注其中。灵山的经书自然不是凡品,只要把神念灌注其中,便会自行显露出文字。大雷音寺的佛祖菩萨,都会随身携带几本无字经书,每每有所领悟,便直接记录下来。西行十万八千里,唐僧看过很多佛经,尤其是到了天竺之后,阅读的佛经成千上万,多不胜数。那些佛经都是用梵语写的,唐僧翻译成了汉语。翻译之时,把自己对于佛法的领悟添加其中。这里添几句,那里改几句,最后再写几句偈语。过不多时,便把“三藏真经”写了出来。这些经书,四成是翻译天竺等地学来的佛法,三成是这一路所见所闻,还有三成是唐僧自身领悟,是唐僧的道统。唐僧离开长安的时候,李世民为他取号为“三藏”,如此经书,才是真正的“三藏真经”。当初孙悟空等人打算先取到大乘佛法,观其优劣,再做处置。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唐僧提前凝聚了佛陀道果。反正以后随时都能回灵山,随时都能看大乘佛经,还不如借机宣扬唐僧的道统,增强唐僧的实力。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唐僧的道统传的越广,实力越强,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至于如来佛祖会不会发现。发现就发现呗。没准在佛祖发现之前,孙悟空和唐僧已经动手了。“写”好了三藏真经,师徒四人继续上路,返回长安。李世民早已率领文武群臣出门等候。却是唐僧离开之时有过约定,松树枝头向东,即是归来之日。李世民对于大乘佛法没什么兴趣,他想知道的是西行路上的所见所闻,以便行军布阵。当初和观音菩萨约定,他摆水陆道场为唐僧取经造势,观音菩萨助他成为一方小世界的天帝。去小世界之前,需要尽量积攒龙气,唐僧的见闻非常重要。唐僧知晓李世民的想法,献上三藏真经。李世民把那三成“游记”单独提出来,汇成一本书,名唤《大唐西域记》。巧的是,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归来,除了翻译佛经,教导弟子,便是把自身经历汇集成册。把西域各国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描绘的淋漓尽致。那本书,就叫《大唐西域记》。余下七成经书佛法,则是送到大慈恩寺,又举办佛法大会,让唐僧讲经说法。唐僧也是机灵,讲的佛法多是在天竺看到的那些佛经,偶尔讲一些西域的风土人情,把佛祖和菩萨都瞒了过去。半月后,讲经完毕,唐僧师徒返回灵山,接受如来佛祖的册封。“玄奘,汝前世是我二弟子,名唤金蝉子,因汝不听说法,轻慢大教,故贬汝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慈悲广渡功德佛。”相比于原剧情,唐僧的佛号中多了“慈悲广渡”四字,无论法力还是地位,都强了很多。“悟空,汝因大闹天宫,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汝惩恶扬善,在西行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加升大职正果,汝为勇圣广法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法力修为远远强于原剧情,佛号中多了“勇圣广法”四字,以示功劳。“悟能,汝本为天蓬元帅,因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喜归大教,入我沙门。保玄奘在路,却又有顽心,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猪八戒道:“他们都成佛,如何只让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佛祖道:“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四大部洲,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净坛使者”的意思是,凡是供奉诸佛的贡品,诸佛不吃,猪八戒都可以去吃。诸佛吃惯了仙家灵果,甚少吃凡俗食物,凡人献上来的贡品,十有八九都是猪八戒的。猪八戒好吃,而且知晓唐僧孙悟空的大志向,闻言也不再说废话。“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玄奘,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沙僧没说别的,谢过佛祖,站在一旁。“敖烈,汝本是西海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你驮负玄奘来西,又驮负真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敖烈在揭谛的带领下,去往后山化龙池,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重新变为龙身。这里要强调一点,猪八戒和沙僧的果位并非是“使者”和“罗汉”,而是菩萨。全称为“净坛使者菩萨”、“金身罗汉菩萨”。由于两人是唐僧弟子,算是唐僧的随侍菩萨。小白龙则是八部众中的“龙众”的菩萨,果位比猪八戒和沙僧差了许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