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凤行 > 第12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凤行

以虫换粮?


这恐怕是当下最让人觉得荒谬绝伦的事,可架不住不光巡抚衙门贴了告示,各地县衙外都张贴了告示,各乡里正也都积极晓谕乡民。


看似十斤虫只能换半斤粮,可换做当下很多人只差吃野草啃树皮,半斤粮用来煮稀粥,至少可以为一家三口续命半个月。


当然更多的却是不信,可有人信了,还不辞辛苦拖着浮肿的身躯去地里捉虫,半麻袋的虫换了小半口袋粮食,只有成人一捧之多的粮,却让来换粮的汉子哭得泣不成声。


终于有粮了,家里的老人孩子终于有了条活路。粮食少不要紧,只要用虫还能换,那就是希望。


之后,不用人再鼓吹,人们便纷纷扑往农田乡野之中。不光有乡下人,甚至许多城里的人都拖家带口往乡里去了,就为了捉虫换粮。


一时之间,市井民间前所未有的消停。


早先市井中一天一个谣言,官府派人去抓都抓不绝,似乎灾荒之年人们尤其容易听信各种谣言,什么旱灾之后今年还有雪灾,什么老天是打定主意不让人活了,什么众生皆有罪,要信奉xx神,才能赎清罪孽。


而人有从众性,自然人云亦云,造成人心慌乱,人们不事生产,只知浑浑噩噩度日,尤其是乡下,经常有暴力事件发生,这都是容易造成民乱的引子。


如今都有事做了,都去忙着捉虫换粮,谁还顾得这些。


巡抚衙门里,周会都快心疼死了,眼睁睁见着账册上留存之粮越来越少,相反外面换到粮的百姓却是喜笑颜开。


如此这般过去了几日,人们欣喜之余不禁纷纷猜测,这是赈灾的钦差带来赈灾粮食了,若不何至于拿什么虫子换粮。


直至至今,依旧有很多人搞不懂这条政令到底有何用处。胡德茂等人倒是知道些影子,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不,因为留存之粮越来越少的事情,周会已经不止一次来寻魏王,可惜魏王却没有搭理他。


当然表面上肯定不会如此表现,只会说魏王事务繁忙不在,事实上也确实不在。这几日魏王让下面人准备了不少名单,正拿着名单一一上门拜访,就是为了劝捐之事。


可惜没什么进展。


“这老匹夫是故意的吧?!”


上车后,德旺没忍住骂了一句。


谁都知道对方是故意为之,可惜没拿到把柄,人家也不承认,只能眼睁睁吃了憋气。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打来到太原后,魏王已经拜访了数家当地的富户,一家比一家难缠,也不知是受了何人的指使还是什么,人家也不跟你硬着来,只寻了那族里的老人前来哭穷哭可怜哭家大业大难以支撑。


若再加上去年便对官府慷慨解囊过,可惜至今不见官府还了欠账,以至于阖家老小都在拉饥荒,那任凭魏王的脸比城墙还厚,也不好意思再逼着劝捐了,只能落荒而逃。


“殿下,奴才想若是能劝捐到,恐怕那些人早就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了,不可能会放任还等您上门。”


其实这些魏王也心中有数,但这不是他躲着不上门的理由,本来赈济之事就毫无进展,若整天闭门不出只等天上掉下办法,恐怕不用等他回京,关于魏王是如何窝囊渎职就会传遍整个京城。


他那些好兄弟们都等着捉他的错漏,如今看似风平浪静,胡德茂等人也一力配合他行事,实际上暗中等着寻机坑他的人不止一个两个,这件事魏王也心知肚明。


可心知肚明又能怎样,只能小心行事,步步为营。


“先回去再说。”


回到巡抚衙门,魏王刚进门,周会便寻了来。


他一脸的官司,不用开口魏王就知他此番前来为了何事。


“钦差大人,您看……”


周会手里捧着账册,陪着笑脸,还不等他把架子搭起来,魏王便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本王知晓你的来意,再过些日子就会到一批粮食,撑过这段时间就好。”


这话直接把周会想说的话憋了回去,他也没料到魏王会突然松口会有粮的消息,一时之间表情之怪异,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噎了似的,半晌才缓过来劲儿。


“如此这般甚好,各位大人都忧心着此事,就是不知这批粮是从何处而来,数量又有多少?”


周会本是端着笑说出此话,却在魏王意味深长的眼神中,渐渐消了音。也不知是出于心虚还是何故,他脸上的笑越来越僵硬,心中又气又恼。


既气魏王不给他面子,又心虚魏王是不是怀疑他故意打探消息。值此敏感之时,粮食的作用大于天,如今粮还没到,若消息从他这里走漏了,其中再出了任何岔子,到底是算魏王的还是算他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魏王到了山西后,也不是没以钦差之名往他省借粮,且不说山西周遭各省都有不程度的灾情,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旁人拒了也挑不出任何错处。


那这批粮是魏王从何处借来的?


一直到周会离开时,这个疑问依旧潜藏在他心中,没有得到解答。


魏王并没有隐瞒这个消息,很快‘钦差借到一批粮食’的消息就在巡抚衙门里传了开。


但也仅限巡抚衙门内,以及有限的一些人知道,至于粮从何来,数量有多少,依旧没人知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