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14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2节

  重生六零甜丫头

且,县城在滔水河沿边,站在青山顶从东往西看,像是在一处河湾边,因此得到‘水湾’之名。“风好大!”“冷嗖嗖的!”“腿都冻僵啦!”驴车走近滔水河,有时需要踩着河岸的荒草乱石,弯弯曲曲继续前进,甜妹儿皱紧小眉毛,在沿路上第一次感受‘冷’字。此刻,金色太阳依旧悬挂在半空中。进入深秋,滔水河渐渐平静。河滩上长着各种芨芨草、猫耳刺、狗牙花之类的杂草,以及许多突兀的树桩,风吹过,瑟瑟摇晃着。河岸空中尽是雾霾与黑色烟雾,上面立着大大小小的小高炉,不少高炉还围着人群,上面冒着浓浓黑烟。木牌白布上火红色的大字,诸如“一个钢铁、一个粮食,有这两个啥事都好办”,“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工农兵学商,一齐上战场。赶上外国佬,不用十五年”,倒是显现得特别明显。然而,河风使劲儿刮着,如同刀子一样往路边人的脸上割得生疼,寒气钻透棉衣与线衣,刺入皮肤骨头。文阳熙缩在衣服里的手指头,也被冻得红肿、像似被狗啃一样,他咧着小嘴,冷得发声‘兮兮兮’,将头埋在父亲怀抱里,努力汲取体温。“树全都没啦!”白老爷子裹着厚厚的棉衣,望着长长河岸边的一片荒凉,摇头叹息道。上一次来,河□□,岸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哪怕深秋也能见到一些找食的鸟雀,冬季入眼的还是绿色。旁边独板车的掌包师傅一听,笑呵呵搭话道:“老大爷说得是,今年五月份,我还在这里捉麻雀呢!八月开始,大家就砍树枝、裁树干、挖树根、劈柴、装炭窑,烧成木炭,后来直接木头送高炉,不过咱县的黑疙瘩炼得可多啦,值!”此刻又有一座小高炉出铁水,周围人群欢呼跳跃,鲜艳的红旗插上,铁还没成行,大家叫喊着将数量往上头抱。白老爷子笑而不答。“嘿嘿,我就说嘛,咱们公社最好!”那掌包师傅笑得好不得意,“暴雨前,天天都能听到,那时候队里村里县里,小年轻们全部出来河里淘铁砂,量足,每个小高炉都能出铁。”“大叔,那他们现在不淘是因为水太凉吗?”甜妹儿用双手给哥哥脸上保暖,不忘歪头好奇问道。“虽然这树没啦,风刮得脸生疼,河水也冷,但那能冷得住咱们农民工人火热的心,出铁少跟天气没关系。”掌包师傅否决道。买一会关子,他指了指滔水河说:“暴雨过后,河床反倒是下降,今年天气真诡异。这河水下降,掏得铁沙不够,上交的钢铁耗尽,山里铁矿不足,小高炉的量这才慢下来。”叶爸爸盯着滔水河若有所思,“我虽没怎么来县城,但镇上小河是汇入滔水河的,咱镇上可没听说枯过。”刚好走到一处,众人瞅到一截滔水河,竟真有渐渐枯涸的迹象,河床上有一两个露出很大石头。“看吧看吧!这可是很难遇到的场景,在有几个地方,胆子大一点,不用木桥,就可以直接踏石过河哩!”叶爸爸看着浅浅的河水,陷入深思,准备回去跟老爷子提两句。他们家里中一种“只要天气有点反常,就联想到天灾”的毒,且越中越深,暂时无可救要。继续往前走,当河风逐渐减缓时,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村落,零零星星的土屋,而驴车距离滔水河的距离开始忽近忽远,越过一片田野,水湾县到啦。“白老爷子,咱们下车歇会儿,然后慢慢走进去,也好逛一逛县城。”一天的行程,让人浑身酸痛、狼狈不堪,叶爸爸的建议,更是为了让大家稍微整理一下自己,做一点面子工程。此话一出,带白老爷子同意,少年叶安诚抱着妹妹,迫不及待蹦哒下去,伸腰踢腿、活动筋骨,都能听见骨关节的脆响声。甜妹儿也暂时允许在驴车旁边,牵着哥哥的手,蹦蹦哒哒两下子。她好奇打量前面的小县城,破破旧旧,旧城墙已经被拆光,却能区分很明显。尽管中间隔着一条不明显的线,村庄这头,田地很多、鸡鸣狗吠,无半点炊烟,而县城此时,家家生火做饭,熟悉炊烟从各家各户升起,绕着屋檐盘旋,再袅袅飘进虚空。“县城不吃大食堂吗?”甜妹儿满脸羡慕道。“哈哈哈,小丫头,他们在大坝坝里就吃了一周。然后公社领导发现,城市里的很多居民有工作,单位工厂都有食堂。”“可以在食堂吃饭,家属也可以一起吃,哪用得着浪费建小高炉的砖头,重新修一个大食堂哩!至于家属不愿意用钱票,也被允许在家里生火。”旁边一位刚从独板车下来的老大爷,十分热心地回她的疑问叶安诚眼睛刷一下雪亮,姥爷家有好吃的,还有甜糖果,不用上交真好,妹妹也能尝到好吃的花生糖。叶爸爸不解问道:“这位大爷,这还不到四点,他们这是吃午饭还是晚饭?”“这你就不懂啦!”老大爷摇摇头,“家家户户得上交数斤铁铜,这菜刀现在一条街只有一个,轮着用,所以必须早做,否则七、八点都吃不上热饭哩!”叶爸爸:原来岳父家缺少的是一把菜刀?整理好衣服头发后,叶爸爸搂着闺女,叶三叔瞅着赶驴的叶安诚,文景深抱着自己儿子,白老爷子休闲自在地领路,一行人慢慢进入湾水县。不用走路的甜妹儿,东张西望,眼睛珠转啊转,好奇打量着这古老、破旧、贫困的小县城,县城里,各家各户也很少用白墙瓦房和砖石围墙,小草房居多,有的居民所谓院墙只是用秸秆和芦苇夹的。城区不大,主要街道干一横二竖,中间两十字街口,并不是穿之前的四条通道交汇点,仅是贯穿县城街转弯处形成的两拐角点。除去主要街道,其余都是弯弯曲曲小路,或者大巷小巷子,里面人来人往跟热闹,却不能走马车驴车骡子车,只能看看过干瘾。“白老爷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水湾县比碧山镇复杂得多。叶家汉子们看得迷迷糊糊,走得小心翼翼,眼睛瞄来瞄去,生怕一不下心把自己弄丢啦,心里十分没底。“今天是星期五,县城医院以及办事处都快下班,咱们去招待所住一晚上,明日上午再背着东西去办事,下午你们去走亲戚。今晚还能去柳絮巷戏台子那边赶夜场,顺便看看有啥卖的。”白老爷子将事情都一一安排妥当。建国后不久,咱们种花家工人,每年约四个节假日,实行的每天八小时、每周四十八小时工时制度,也就是‘单休’。这年代的上班族,到周末,也不会去旅游什么,多是窝在家里陪家人、修理家具、打扫卫生等。叶爸爸竖起耳朵,听得仔仔细细,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看起来似很想用笔记本记下来一般。甜妹儿吧唧一口老爸,问出叶家人的心声,“白爷爷,街上人好多,三叔要是不小心丢啦,可以去哪里找我们呢?”警察局有吗?警察叔叔有吗?白老爷子拍一下额头,想到倒是忘记说这事啦,他指着东边方向道:“要是咱们谁有丢,就往东走,那里有县里唯一一座三层楼房,那是水湾县办事处,专门替人民群众解决困难。”“除去办副食本、迁徙户口等,县上夫妻闹矛盾、邻里闹纠纷的、婆媳闹架的、朋友闹债务……都可以去主持公道,里面还刚好有位认识的朋友。”甜妹儿:办事处管得真宽啊!白老爷子朋友真牛啊!从第一个十字街口往西走,他们竟遇到‘堵车’,大大小小独轮车太多,里头还夹着一些驴车马车骡子车,叽叽喳喳、五味杂陈,看来都是去招待所的。艰难走过西街,拐角处有一个小小的邮电所,旁边就是马车店。几个大院并在一起,半边停放马车独轮车,半边草棚栓骡驴牛。而院里面的马车店,一溜烟的草房大多都是是地铺或吊铺,以及木板铺成的通铺,基本都是赶车的汉子,挤在一起,乱七八糟,鱼龙混杂,吵吵闹闹,听得人脑子疼。叶爸爸搂紧小闺女。他觉得自己要不要连夜去岳父家,把女儿儿子交给他们?文景深看出他的想法,笑道:“这是马车店,很多长途贩子或者赶马车都在这里讲究一晚。咱们得去后面,才是招待所。”叶爸爸松一口气,感激一笑。招待所里与马车房很像,一个大院子,角落里长着杂草,有一株瘦弱的树,叶黄枝瘦,很憔悴。它里面不是草房,而是一排的小黑瓦房,院西边还有用木柱顶着的大棚,这是招待所的食堂,里头提供收费粉条、面食、红薯饼等现点现做的熟粮,以及免费热水。一番商量后,他们住一间房,里面是通铺与吊铺,吊铺则是甜妹儿点名想要睡得,其实她只想玩秋千。作者有话要说:叶子:查很多资料,问很多老人……终于写一个想象里过去城市一角,下一章还有热闹的巷子。捂脸弱弱一下仙女们,有没有很混乱?模糊不清?这里面肯定有加自己的想象,哈哈~城市里有的吃食堂,有的不吃,工厂人都吃单位的。**单休双休奋斗史。49年开始,一直单休。88年开始,有松动迹象,但是还单休。94年开始,大小休出现。95年某月开始,正式双休。咱们奋斗六十多年,争夺六十多年,才赢得双休………………现在的企业竟然向过去致敬,累觉不爱。叶子毕业后的工作是大小休。啊啊啊啊!双休万岁!现在才知道双休不容易啊!第132章 夜集与戏台招待所的服务还挺热情周到, 单独房间内也挺安全, 没听说过丢东西, 食堂的吃食挺贵, 但热水免费提供, 就是环境吵杂,住得简陋一些。食堂里, 白嫩的豆腐两毛钱八两, 而豆腐干, 用称钩子勾着称, 才三毛钱八两;用肥瘦猪肉、粉条、豆腐炖得酥烂的粗粉条,七毛钱一碗;要两毛钱的红薯,才能填半饱成人的肚子。每买一样除去付钱,还得付相应的粮票、副食票,否则就算有钱,也不可能卖给你。因此, 多数人根本不舍得买顿饭吃,白水吃家里带的杂粮饼也就够啦。而那些会在招待所的食堂里吃饭的人,都是非常有钱的‘大款’。招待所里的食堂, 通常都是现点现做,因为他们有可能几天都卖不出去几份。众人将驴板车卸货, 喂瘦驴草料与水,再接一些热水,把车上的大饼腊肉泡菜拿出来,烫一下, 在房间里,直接大口大口吃起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