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宦海(科举) > 第2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节

  宦海(科举)

练字过后,顾云浩从自己的竹筒里倒了杯水。略微喝了点水,稍事休整一下,活动活动脖颈和手腕,复又坐下。自书页里取出抄书用的纸,小心翼翼地铺成好,用镇石压住纸边,顾云浩就抄书。因为《千字文》的抄书费要多二十文,故而他自然是写的《千字文》。这纸果然要比寻常用的强上不少!刚一铺开纸面,顾云浩就觉着这纸不错,现在一运笔,更是觉得甚为流畅,墨迹凝而不散,完全不似寻常便宜纸那样涩笔晕墨。越是觉得纸张难得,顾云浩就越发珍视不已,神情也更为专注。因着《千字文》他已经倒背如流,故也不用翻书,直接运笔默写就是。写着写着,更是将练字的笔法融入其中,到也起了练字的作用。直到快熄灯了,顾云浩方才收拾东西回寝舍。因着写字快,又很少出现错漏,顾云浩抄书的速度也是比旁人快上不少,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就抄好了一本《千字文》,因为错漏少,还余下不少纸张。待到休息时分,顾云浩便抽空拿去交给书肆,得了一百二十文的抄书费后,也不着急取回押金,只又拿了一刀纸回来准备继续抄书。毕竟这也不是很费事。顾云浩都是晚上温书之后再抄书的,二则也是在抄书时候,也索性就当是在练字,因而很注意运笔的笔法和字体的气韵,到也不耽误读书和练字的时间。有了抄书这一收入,顾云浩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先前因为念书买纸墨花销大,他终归是有些心疼家人辛苦。但现在每隔几天就有一百来文的收入,虽然不算很多,但是也足够买纸墨文房等物,加上每次抄书剩下的纸张,他自然就不必再为练字费纸而烦心。虽然在前世看电视剧和小说里面,一些穿越者写话本,研制香皂、化妆品、玻璃等物,顾云浩也只能表示羡慕。他前世虽然是个理科生不假,但除了专业课外,也很少关注这些玻璃、口红什么的到底是该怎么做,在现在这个时代,那就更是没有那个心思和条件去做那些了。至于写话本嘛,其实顾云浩先前也有想到过。毕竟前世看了那么多网络小说,若是按着写个一两本,不说大红大紫,但也多少能有些收入。但后面知道了这对声名有损,也就不敢再想,毕竟他还要参加科考,万一因着写话本,影响了大事,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收藏和评论第27章 第27章:回家时光飞逝,转瞬即过。不知不觉,顾云浩跟着梁成业读书已经有三年了,三年的时光,使他从一个稚嫩的孩童,开始长成为一个已经能初见几分风采的偏偏少年郎。许是因为读书的缘故,而今的顾云浩虽依然是一身青布的学子衫,但举手投足之间,已带了几分有匪君子的味道。他早已学完了四书,又通读了五经,只是也遇到一点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因着治经需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择一作为本经,若从个人兴趣而言,顾云浩还是想以《春秋》作为本经,但梁成业却是主治《礼记》,这倒是很让他苦恼了一番。若是想科考取士,则必治经。一般而言,都是先生以何为本经,那么学生也自然以此为本经。这样不仅秉承了师徒一脉相承的意思,更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大多读书人穷其一身,也未必能将一经完全研磨通透,而兼治两经的更是少之又少。梁成业虽然学问不错,但总归也只通《礼记》一经,故而若是顾云浩以《春秋》为本经,梁成业只怕教不了他多少。思虑了许久,顾云浩还是不知该如何抉择,却是不想被梁成业看出了一些苗头。这日,将顾云浩叫到跟前,梁成业没好气地教训道:“老夫原本以为你是个天资不错的,哪晓得不过只是个读死书的酸腐之人,且你这样短志,实在不配做老夫的弟子。”“难不成你竟没有信心,能在这几年内就考过院试,进为生员?”说到这里,梁成业更是不悦地摇了摇头,一副恨其不争的样子。“学生自然想过下场之事,只是这主经……”顾云浩还是觉得有些头疼。他到现在还没决定主经呢,又何谈科考?“自找烦恼的庸才!”话还没说完,就被梁成业打断道:“我知你想以《春秋》为主经,待取中生员之后,再另找先生研习又有何妨?难道是你没那本事通晓两经?”这话的意思是……是要他先主治《礼记》,等过两年考上了秀才,再另找先生跟着研读《春秋》?兼治两经啊……顾云浩万万没想到梁成业居然对他有如此高的期望,当下也觉得心潮涌动。他真的能做到么?细细思量一番,顾云浩就做了决定,要按着梁成业说的办。若是让他因着个人兴趣,一时又找不到先生能教他治《春秋》,科考一途就难上加难,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毕竟科考是他唯一的出路。但若就此放弃自己的想法,顾云浩又觉得心有不甘。梁成业所言,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当然,兼治两经自然要比主治一经难上许多,也就意味着他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行。不过好在顾云浩本就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也倒没有什么畏难之心。“多谢先生指点,学生明白了。”淡淡一笑,顾云浩对着梁成业一礼,拜谢道。*****想通了主经之事后,顾云浩只觉整个人也轻松不少,当下就回到寝舍收拾书箱,第二天一大早就回青坪村去了。他们私塾每个月休假三天,这倒是与顾云涛他们私塾有些不同。背着书箱走到临川县城的西城门口,顾云浩额上已经有些汗,便放下书箱开始歇息,也顺便拿着从书箱里拿出竹筒喝了口水。因着青坪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在临川县的西方,因而大多数都是从西城门进程。一些农家汉子来城里打短工,也都是在西城口聚集,等着城里有人需要用劳力了,就会到城门口找些人去做工。因着牛车不能进城,乡下赶牛车挣钱的也都是将牛车赶在城门口,在这里下人装货。青坪村的吴家就是如此,每到农闲时候,都会拉上牛车到西城门口,来回接送村子里进城的人。牛车的收费并不算贵,一个小孩坐车回村要两文钱,大人要三文,货物则需要另外付钱。“云浩啊,今天学里散学了?这是要准备回村吧。”赶牛车的吴老头一见着顾云浩,就笑眯眯地问道。“吴爷爷好,今天还是要麻烦你了。”见着有人相问,顾云浩自然温和有礼地回道。“哪里来的麻烦不麻烦的话。“吴老头故作埋怨说了一句,又接着道:“只是要稍微再等一下,还有货没到嘞。”“应当的。”虽然要花两文钱,但顾云浩觉得还是很值得。毕竟青坪村离县城要走两个多时辰,一趟走回去,腿都会酸一两天。坐在牛车上,顾云浩抱着自己的书箱,看着沿路的草木,觉得很有一种恬然之意。今天除了顾云浩外,也没有什么旁的坐车的人,牛车上堆满了各色杂货,吴老头也坐在车沿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顾云浩说话。“也不知道你们读书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能看那么厚的书。”吴老头笑呵呵地道。“吴爷爷,你家小孙子也快念书了吧?”听着顾云浩提到家里的小孙子,吴老头更是来了兴致,道:“倒是要快五岁了,只是被他奶给怪坏了,皮实的很,又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每天都要挨他老子一顿打。”说到这里,吴老头就忍不住感叹:“若是有你跟云涛这样争气就好咯……”村里少有人家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因而顾云浩跟顾云涛一直被村里大人看作“有出息”的孩子一类,但凡说起他们家,村里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有两个读书郎。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被人这样夸赞,但也知道这里面的事情难以说清楚,顾云浩只得谦虚几句,就岔开了话题。回到青坪村,已经快将近酉时。顾云浩下车后,拿了两文钱强塞给吴老头,又道了声谢,便背着自己的书箱往家里走。夏至刚过,因又下过了两场雨,村子里皆是一片葱郁,走在沿河的小路上,听着河水哗哗作响,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和蔬菜瓜果。顾云浩深吸了一口气,不由生出回家真好的感叹。还未进院子,家里的黄狗就叫了两声,跑到他的身侧摇尾巴。“弟弟回来了。”二妞在院子里剥豆子,见着顾云浩,一脸惊喜地道。“二姐。”“怎么今天回来的要晚些?”二妞一面问,一面就要往灶房去了,嘴里还说道:“饿了吧?锅里给你扣了吃的,先垫下肚子。”顾云浩放下书箱,又舀了清水洗脸,那种黏腻腻的感觉一下子就没了,整个人也舒爽了不少。这时,二妞就端了一碗玉米面粥,拿了一个馒头出来。顾云浩确实有些饿了,边啃着馒头,就跟二妞说话。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收藏和评论第28章 第28章:大妞婚事顾家的房子是三年前新盖的砖瓦房。虽然是原地修起来的,但在原来的屋基上又扩展了不少,整个房子的主体分为三大部分,正中自然还是一个大院子,正面除了堂屋,两侧还分别有两间正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