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少爷要我三年抱俩[穿书] > 第 45 章 五爷掏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45 章 五爷掏钱

  少爷要我三年抱俩[穿书]

周斯言带回家这同学叫杨见春,是京师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大二生,也是组织京师学子授课的领头羊。他自大二起,兴办了一个小有规模的教学社团,集结各个院系学有余力之外愿意做家教的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介绍需要授课的学生、家长,分享一手教育教学资料。好些个勤工俭学的学生都在这地方挣到了第一笔生活费。要说杨见春自己也没想过这起步时只有四五个人的小小社团,会发展壮大成现在京市几个高中家长口耳相传的‘找靠谱家教的好去处’。突如其来的业务量,叫他这个社长办公室的座机都快被打爆,记录试课的簿子写满整整三页,明明他最开始单纯只想和同学一起做家教赚一些外快而已。听到周斯言要介绍一个教学实力过硬的朋友来当老师,杨见春当然欢迎,“但我们这个社团里的都是校友,你这朋友不是我们学校的吧?”周斯言没来得及说话,周斯年先替他小舅舅把大旗拉出来了,“我们那个朋友就是考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都跟玩儿一样,考你们学校那更是绰绰有余。不是校友,能力强,你也可以先用着不是?”杨见春点头,“那肯定的。”临近期末月,他们这些大学生没几个有空的,可找上门的家长却越来越多,这刚打出去的口碑,眼看着就要被期末月摧毁,杨社长真是很操心。原本他学数学就够掉头发的,再加上这社团,杨见春担心自己可能要英年早秃。“那就这样说好了,周六,你来我们家,和他见上一面。”“行。”杨见春自然没意见,他还挺好奇这被周斯年夸成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天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别的,就周斯年自豪又骄傲的显摆模样,看上去真的很欠。双胞胎定好了时间,温拾也期待起这位素未谋面的新朋友是个什么样子,还只是一个大学生,却能搞出那么大规模的补课中心,肯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又听周斯年讲他是个学数学的,温拾更深以为然,“怪不得这样聪明。”轻而易举就抓住了商机。“这就聪明了?”周斯年不解,“小舅舅,你不知道,他高考分数还没我高呢。”周斯言翻了个白眼,“这世上,少有比你笨的。”周六一早,温拾见到了这位杨社长。杨见春生的是高额白面细长眼,戴一副黑框细边的玻璃镜子,一米七几的个子,往那一站,再捧一本书,简直斯文的不像话,不说是个学数学的理工男,温拾见到他的第一眼,还以为这是个文科生。“你好,我是杨见春。”杨见春托了托自己的玻璃镜,细细打量温拾,没想到周斯年他们说的朋友,看着这样……年轻稚嫩。这真能出去教书吗?遇上高年级的学生,恐怕都制不住吧?“您好,我是温拾。”小温和杨社长握了手,这不是一般的握手,这是握住了私人教育行业的未来。温拾的眼珠子直发亮,这迷弟似的眼神,看的杨见春脸上有些窘。真真是好热情的视线。难不成他们之前在哪见过吗?怎么没印象了?“你怎么来的这么早?”周斯年站在温拾身边打了个哈欠,顶着鸡窝似的头发,不修边幅至极。要说周六早于十点见到他,都是奇迹。“去小客厅谈吧。”比起邋遢的哥哥,周斯言简直就是精致贵公子,每一根头发丝都落在该落的地方,“想喝点什么?”“我都行。”杨见春客随主便。“你呢?”周斯言瞧温拾。“我喝水就行。”温拾早上吃饭的时候在宋庭玉的监视下喝了一杯豆浆一杯牛奶,肚子鼓的不得了,现在什么也喝不下去。“一杯美式,谢谢。”周斯年不问自来。“要喝自己去冲,没有手吗?”周斯言根本没打算管他想喝什么。周斯年:……一个没地位的兄长,在家就是如此可怜。双胞胎坐在沙发上大眼瞪小眼地斗嘴,温拾和杨见春就着这家教社团聊了起来。“你有想过,把这个社团规模化吗?”温拾主动开口。“规模化?”杨见春觉得他这社团的规模已经不小了,在全学校都是数一数二,人数比隔壁诗歌戏剧同好社还要多,“社团的社员其实不少了,等你加入进来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大家庭。”连他这个社长都不一定记得自己全部社员的名字。见杨见春没有领悟自己的意思,温拾把话摊开了讲:“不,我的意思,你有没有打算以这个社团为雏形,创办一个真正盈利性的教育培训机构。”“啊?”杨见春一脸懵的模样就证明了他没想过。“你看,现在社团不就相当于一个中介方,将老师和需要补课的学生牵线搭桥到了一起,我想的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优化细节,让授课方式更加合理,这样能加入进来的老师更多,学生也更多。”这下不光杨见春懵了,连双胞胎都看向了温拾,不明白温拾这是想干什么。温拾掏出一份文件,是他昨天晚上琢磨出的教培机构起步运营计划,放到了杨见春面前,“这是我对教培机构的一些个人理解,你可以结合对社团的管理经验看一看,这样的想法可不可以尝试一下。”杨见春耐不住好奇,伸手接过翻看起来,温拾的计划书写的不是那么高谈阔论画大饼,第一步就想征服整个京市的中小学。他很实际的举例了以杨见春的社团目前对接的学生群体画像,来找杨见春介绍家教的,往往都是离京师大学不远的初高中学生家长,就这几所初高中的学生量而言,已经足够养活一个中型的全学科教培机构,里面的利润肉眼可见的大。机构想要运行,自然不能像杨见春这样,一塌糊涂地对接老师和家长,时不时就出现一个期末月的空档期,肯定要有规章制度来约束,维护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权益。“这是想开一个校外学校吗?”杨见春粗略翻完,温拾这想法实在是超出他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承受范围,但仔细看完,他似乎觉得温拾说的有点在理,这种课外辅导班,好像真的很挣钱。就像温拾在计划书里提到的,机构按课时费收钱,给老师按课时费开具薪水,如果让老师开设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班课,一次课对接更多的学生,那钱也比一对一的家教更多。周斯年也夺过那几张纸翻看了起来,温拾还举例了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点明需要家教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这是个能牟取巨大利益的新兴行业。“真的会有那么多需要家教的学生吗?学习特别差的才需要补习吧?一般能跟上的,谁会想在校外继续上课?”周斯年小时候,压根没有找过家教。/>“会有的。”温拾认真点头,“而且,将来不止学习差的孩子需要课外班,学习好的也会需要。”这也说不清是不是教育在畸变,只是这条赛道上就是肉眼可见越来越卷,从只有学习差劲的需要课外班拯救,到学习还行的也去补习让功课更上一层楼,再到学习顶尖的都要找家教提前预习反复查漏补缺。上课外班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对课外辅导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没错。”这点杨见春深有同感,他天天对接那么多家长,现在上赶着来找老师补习的,其实很少是那些差到极致的劣等生,反倒有些偏科的中等生和需要提前预习的优等生家长更多。学习不错的,反倒更加重视成绩。“那这个开设班课是什么意思?家教不都是一对一的吗?”周斯年又指着一行发问,“这不会让学生不满吗?”“在学校的讲堂上,老师可以一对多,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相应的,班课的课时费会比一对一更低,但学生多了,整体来看,老师讲一节班课的利润是比一对一更高的。这样,也是让请不起一对一家教的学生可以接受课外的辅导。”一对一家教价格高昂,一节课就是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薪水,一般人家根本请不起这样的家教老师来,因而其实补课这件事在如温拾这样的升斗小民群体中,尚且并不流行。“但这需要不少启动资金吧?”杨见春放下计划书,他有些心动,也知道这是能挣钱的门路,温拾能这样直接告诉他,简直叫他拨云见日,但,杨见春掏不出这前期的成本。杨见春家里是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老师嘛,一个月就百来块的薪水,虽然算是中产阶级,却也不到大富大贵的程度。他上了大学做家教这两年,口袋里攒出大几千,但这钱,怕是连温拾那计划书上的写字楼场地都租不来一个月的。“没事,只要你愿意,会有人投资的。”温拾笑出一个梨涡来,一副有底气有靠山的模样。这投资的人,自然就是宋庭玉了。昨儿晚上临睡前,五爷先一步看到了温拾的计划书。明明都已经到点儿躺上床了,温拾却突然正襟危坐晃晃宋庭玉的胳膊,“宋先生,先别睡,有事和你讲。”宋庭玉还以为是什么样的大事,也翻身坐了起来,只见温拾掏出了他手写的计划书放在宋庭玉眼前。五爷是港湾人,温拾想做的这教育机构,港湾早些年就有,除却传统学科还有出国辅导。那些课外班大多规模都很小,一两个老师就撑起来一整个机构,所以辅导的类目也都很局限,国语就是国语,算数就是算数。像温拾这种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准备请几十位老师,把中小学全科目通通包揽的,宋庭玉第一次见。但有些东西,五爷看一眼就知道是挣钱的。只要内地的高考制度不改革,温拾计划书上说的东西,十有八九都会成真,不愁不赚钱。“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温拾突然像是打开了赚钱的任督二脉一般,让宋庭玉很难不好奇。“不是我,是斯年和斯言的同学,兴办了一个差不多的社团,”温拾把杨见春的事跟宋庭玉细细一讲,“我觉得,他的社团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如果运行的顺利,将来开遍京市,开遍全国,开出国门,都不是问题。”在宋五爷面前,温拾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未来的景象都说了出来,他觉得宋庭玉是个有远见的人,未来的一切在旁人眼里或许遥不可及甚至夸张,但宋庭玉一定会认真考虑。“就这么有信心?”宋庭玉放下手里的计划书,专注盯着温拾亮融融的眼珠子,那里头透出一股笃定的自信光芒,亮的吓人。就是宋五爷做生意,也没有像温拾这样‘自傲自满’,眼瞧着第一家都还没开起来,就已经想到走遍全国,冲出海外了。“是。”温拾猛点头,甚至于等到十几二十年后,互联网发展起来,线下还能转入线上,开售网课、直播课,这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就出来了?不过这就是以后再说的事情了,那时候,估摸着宋庭玉都快成个英俊老头了。“你真的想做这件事吗?”宋庭玉从前没有涉足过这一领域,也不了解。只是教育和国家政、策脱不开干系,连房市都一个政策一个变化,这教育行业更是关系未来,牵扯良多,教育资源和体系全都握在政府手里,普通人踏进去都是做老师稳妥,哪会想到搞这种私人教育?这市场如温拾说的一般,是个隐藏的金矿,但机遇和风险都是并存的,要万一哪天来个政策一刀切掉,这跟头可就摔的狠了。宋庭玉担心温拾会跌个跟头。“想呀,你觉得不合适吗?”温拾看宋庭玉踌躇,还以为是自己的计划书写的太不清晰,没让五爷看清未来那宏伟蓝图,“你觉得哪有问题,我再给你讲讲?”“不用了,我没有问题。”宋庭玉合起计划书,道:“你想做就去,需要钱,我给你们投。”还是那句话,温拾想做什么,宋庭玉都会在能力范围内帮他周全。最不济,就是这些钱打了水漂再背些债,和钱有关的,就没有宋庭玉会发愁摆不平的事情。于是当宋庭玉带着支票簿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小客厅里时。周家双胞胎的眼神都变了。要知道,双胞胎一直想做一些小生意发财,但他们更没有财路,宋念琴和周正在规划孩子未来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从商,自然也不肯资助双胞胎去倒腾小商品,于是他们也曾走上过向宋庭玉寻求‘投资’的道路。但他们这舅舅,听他俩计划从不超过三分钟,连耐心都欠缺,更别提掏出支票簿来大力支持了。用宋庭玉的话来说,钱给了双胞胎也只会打水漂。那温拾呢?周斯年没什么对未来的宏大远见,但他觉得温拾这计划书写的是天花乱坠,畅想未来谁不会,能不能成也说不准,当然他不是乌鸦嘴赌咒他小舅舅的创业之路啊。他只是不忿,不忿他舅舅的区别对待,哪有这样当人舅舅的!眼看宋庭玉一声不吭签了六位数的支票递到温拾手里,周斯年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宋庭玉给这一笔钱,温拾是有规划的,机构选址落地,聘请老师,打出宣传,包括其他零散的人工费在内,都是花销。眼看资金到位,杨见春的雄心壮志也被激发出来,他觉得这事能办,能成!“杨社长,得先麻烦你向社团内的社员转达这个消息,有意愿和我们一起,待遇从优。”“没问题。”杨见春拍着胸口保证,“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温拾也没有闲着,他想去市区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写字楼租下。恰巧,这件事属于宋庭玉这个房产商的经营范畴,他让阿四整理了市中心地段的未租出去的写字楼,放到了温拾眼前供他挑选。宋庭玉已然板上钉钉会成为这教育机构未来最大股东。“地址选好了,还要批发教具,桌椅。”温拾打听了一下,想大批量购买这些桌椅板凳,只能去专门生产这些东西的镇子上订购,没有网购,真的很不方便。“你说想要什么样子的,我派人帮你去买回来。”宋庭玉大包大揽,几乎把温拾所有烦心事都毫不留情解决掉了。这叫温拾感觉自己几乎都没做什么,像个甩手掌柜似的,很难为情。“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什么?”见温拾真是半点没往心里记,宋庭玉无奈,“我们的婚礼。”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快,宋五爷和温拾的婚事已然迫在眉睫,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可两位新郎的婚纱照还没来得及拍,婚礼全程的彩排还没来得及走,等那司仪和婚庆所的人请到宋宅来一谈,竟然发现这一对新人连戒指都没有。经理傻眼,“这没有戒指,那交换戒指的环节怎么办?”难不成要把这个环节取消?宋五爷没结过婚,温拾也没结过,这俩人都没发现,这结婚成家的人,彼此无名指上都是戴着对戒的。宋念琴更是忙忘了,明明婚礼礼服都定制好了,更该定制的对戒却没记起。“去买一对就是了。”宋庭玉淡淡道,先买一对在结婚典礼上交换,等以后再专程去定制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对戒。温拾也没意见,只是他以为宋五爷说的买,是要去商场,随便挑一对金银的就是了。结果当天晚上,宋家浩浩荡荡来了一堆黑衣人,各个手中都提着一个带锁的黑色小皮箱,放在桌上一打开,温拾这辈子没见过钻戒开会的排场,耀眼的光芒简直要闪瞎人眼。“这……”宋家女眷都习惯了这样买珠宝的排场,不以为意。“选吧。”宋五爷拍拍温拾大肩膀,“挑你喜欢的就行了。”这国内的婚戒暂时还没有两个男人的,要是买成品,不出意外,五爷得跟温拾戴一模一样的戒指。这白花花的钻石上面打着蓝色的灯,各个里头都闪着如蒸腾火苗一般的火彩,耀眼非常。温拾低头看着,从左到右,主石都有他指甲盖那么大,招摇的很,也一看就贵的很,“就没有钻小点的吗?”“先生喜欢低调的?那可以看看我家的。”一个销售主动站出来,他家是国际品牌,款式众多,没有那么大的钻石,模样也简单低调,价格却比旁边纯粹卖珠宝钻石的贵许多,这就是品牌价值了。但温拾不认得这牌子,看见一个细致的圆环,素净又大方,戴在手上不张扬,于是扭头问宋五爷,“这个可以吗?”?中意意提醒:《少爷要我三年抱俩[穿书]》最新章节第 52 章 喜欢和爱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大米小说移动@版更新,记住域名dami.biz?(请来大米小说移动@版@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这个东西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带,肯定不能指他满意就行了,还要问问宋庭玉喜不喜欢。“这个?”宋庭玉认得牌子,但他在意发不是牌子,是这戒子的寓意,“你喜欢这个?”“你不喜欢吗?”“喜欢。”一生一世的爱人,宋庭玉怎么会不喜欢,他果断道:“就这款,取我和他的尺码。”宋庭玉掏钱掏的极其爽快,温拾都没来得及看见签单上的一串零。等那些销售鱼贯离开宋宅后,他和宋庭玉的手上,已经齐齐带上了那漂亮的小戒指。温拾是被销售试戴的时候套上的,宋庭玉是主动套上的。宋念琴道:“这么着急干什么?小心丢了,这是叫你们结婚当天交换用的。”她对温拾和宋庭玉的粗心眼,已经感到害怕了。温拾一听,觉得这话说的对,抬手就要取下,放起来到婚礼再戴比较保险。“不用摘,丢了再买一枚就是。”宋庭玉打断温拾的动作。成品的好处就在这里,丢了,也可以再买到一模一样的。更何况,这闪亮亮的戒子戴上手,就跟在人身上盖了个戳似的。走到哪,都知道这人是有主的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