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回到八零文工团 > 第4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回到八零文工团

此时转业的一批也全部都走了,平时热闹喧哗的文工团宿舍,冷冷清清的,就连灰窄的水泥宿舍楼,看上去都耿介孤独了。


练功房里只有张若琪教动作的那个舞蹈队的女兵。


她是最后走的。


谢羿琛在文工团完全成了虚职,本来打算呆到九月份满一年再回部队,却突然接到通知,要出任务,两人都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谢羿琛就回了首都军区。


张若琪收拾东西回到了荔城,当兵后她的户口挂在文工团,是集体户口,现在她退团,户口和档案一起退回了原籍。


户口本在王红梅手里,再不想见还得见,王红梅害怕谢羿琛在背后捣鬼,就算不情愿也只得拿出户口本,张若琪在原籍落了户,提着档案,去学校报了名,学校那边裴素华早就托人说好了,办借读,插进理科复读班,只高考报名交钱领教材,不参加学校的课程学习。


这是张若琪自己要求的,她不想进班,陌生的环境她还得适应,而且还得重新认识人,跟人打交道,她觉得有点麻烦,所以决定自学。


做了一套去年高考的卷子,张若琪就发现这时候的高考卷子,还是挺简单的,语文120、数学120、物理100、化学100、英语100、政治100、生物及生理卫生50,前面几个她都知道,就生理卫生有些陌生,不过都是些日常知识,应该也不难。


而且在此刻英语师资力量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她的英语是一大优势,想当年她参加高考,满分150的卷子她得了142,可牛逼了。


从学校出来,谢羿琛说好的人就在外面等她,把她送到提前租好的房子。这是一个大院子,里面住着五六户人家,租在这里的好处是安全,张若琪的屋子在最后面,就算有小摸小偷,也有前面几户挡着,再有就是万一有点什么事情,邻里之间还能相互照顾。户主是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大爷,和蔼慈祥,看两人进来,笑着打招呼:“小刘,来了啊,这就是你说的租房的姑娘。”


“正是。”小刘把行李放地上:“大爷,这一年你多费心了。”


大爷早就从小刘那打听清楚了,这姑娘租房子是为了看书明年考大学的,这会瞧着张若琪的样貌,生得细皮嫩肉的,去厂子里上班确实埋汰了,一看就有出息,真要是考上大学了,到时候说起来是在她这院子里看的书,传出去名声也好听啊。


再加上小刘在政府机关上班,平时有个什么事情还用得着,大爷不敢怠慢,更何况小刘对着姑娘可算是敬重,由不得大爷不上心。


屋子里靠墙是一张床,床旁边打着衣柜,老式的那种衣柜,上面画着喜鹊,柜门上海镶这镜子,长溜溜两面,能从头照到脚,以后换完衣服直接能整理,挺方便的。房子正中间摆着一桌一椅,再往边上有一张案板还有灶头,做饭用的,大爷说冬天也不用发愁冷,他那有土炉子,到时候往地中间空地上一放,插上烟筒,热得贼快。


小刘把行李送进屋,看了看也没什么缺的,又嘱咐张若琪万一有什么事情去哪里找她,就回去了。


张若琪把房子整个擦了一遍,把褥子铺上,套上被套枕套码整齐,归置好刷牙洗漱的杯子,烧了一壶水,拿钥匙锁上门,去给姜焕寄信。这里条件比不上文工团,没有电话,她要告诉姜焕她的新地址也只能写信。


从大院门前路过的时候,大爷冲她招手:“琪琪呀,你那锅灶不全,晚上来我家凑合吃饭吧。”


头一回见面,张若琪不好意思给人添麻烦,忙说:“我约了战友一起去外面,吃完饭再回来,别给我准备了。”


“这样啊。”大爷摇着蒲扇,也不知明没明白:“那就明天中午吧。”


去邮局买好邮票粘在信封上,把信寄出去,张若琪在外面逛了逛,不知不觉逛到了卖水果的市场,她想着以后说不定得麻烦大院里的人家,买了些水果分成几份,回去一家送了一份。


张若琪花钱手比较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大院里的人跟她不一样,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头,生活也就勉强温饱,水果这些可不是经常能吃的,所以嘴上说着“让你破费了多不好意思”都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从那以后,张若琪笼络住了大院里的人心,这家做了好吃的给她送点,那家好不容易做了点心喊她去尝尝,对她都是客客气气的,导致张若琪都没亲自开过灶,每天都有饭吃。


尤其是隔壁房里一老太太,平时院里其他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整个大院里经常就只有张若琪和这位老奶奶。


老太太跟儿媳妇还有孙子一起生活,早些年儿子没了,老太太帮着给儿媳妇把孙子带大,现如今孙子上了学好带了,儿媳妇对老太太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老太太脾气也不好,经常跟儿媳妇对骂。


天越来越热,张若琪穿着短袖浑身直冒汗,老太太摇着蒲扇走过去,把一根黄瓜一颗西红柿放桌上让她吃,还扇着扇子给张若琪吹风。


院里所有人都对张若琪客客气气的,除了老太太的儿媳妇,张若琪总觉得看自己的眼光怪怪的,可也一直说不上来哪里怪,也就由着她去了,反正又没吃她的大米。


时间过得飞快,张若琪每天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而天气也逐渐由热转凉,一个下雪的天,大爷把土炉子给装上了。张若琪上外面拉了半车炭,这一年的够用的了。


住在这里什么都好,唯一一点那就是冬天她不会生火。她顶着外套避着倾盆大雪,跑回屋里,果然炉子里的火已经灭了,恰好老太太过来串门,又回去从自家炉子里拿出两块正烧得红通通的炭,倒进张若琪土炉子里,再往上面盖了几块还没烧的炭,不一会儿炉子就起死回生了。


老太太儿媳妇回来后不指名道姓地破口大骂,张若琪就劝老太太:“奶奶,你以后别给我拿东西了。”


老太太脾气上来了:“你尽管用着,怕什么,那家里有一半是我挣来的。”


过完年,很快就到了五月份,大学生高预选开始了。


国内院校招生名额太少了,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张若琪以班级名列前茅的成绩加入了高考大军,英语成绩更是一骑红尘,别人望尘莫及。


预选初战告捷,张若琪开始全力冲刺两个月后的高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