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造个系统来读书 > 分节阅读 17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17

  造个系统来读书

,在老师眼里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天才,让老师下意识觉得,他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被区别对待琢磨了一阵,还是觉得第二种方案更有效,当即在脑海里规划起实施的步骤来。第二天中午,唐明耀又一次翻墙了。他没回自家的小店,而是直奔新华书店,黄冈密卷数学练习册初二、初三卷、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真试题、英语初二、初三练习册各科的初中练习题,全都来一份。回到学校,跑到初三的学生寝室,找人租教材,按月付费,不一会儿就把初二的教材全部找齐。初三的教材,这些学生自己要用,但也不是问题,很多人踊跃地拍着胸脯保证,回家找已经上高中的哥哥姐姐、同学邻居借,这周末就拿来。所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特妈不是问题唐明耀抱着自己新得到的几十本书,回到教室。咚放课桌上时发出沉闷的声响。引得前后左右的同学,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周玉曼自来熟地问道:“哇,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书”“买的,租的,借的”周玉曼控制不住好奇心,随手拿起一本看了看,初三英语下册,不由瞪圆了眼睛。接着她又把其他的书都翻一遍,目瞪口呆的说:“怎么全是初二、初三的书啊还有奥数这么多,你要全部自学吗”唐明耀拨开这个好奇宝宝的手,也不回答,自顾自把书摞好,抽出下节课要上的历史课本,开始看书、做题。等老师上完课,剩下几分钟让大家自习时,他就飞快拿出初二的书,跑上去问问题。“嗯这不是我这节课教的内容,你问初二的做什么”历史老师诧异的问。唐明耀:“是这样的老师,您现在讲的初一课程,我已经全部自学完了,现在正在学初二的内容,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初一的都学完了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吧唐明耀,你这次历史考了满分,我很满意,不过也不要好高骛远知道吗,初一学生,就老老实实给我学初一的知识,学会了就多背几遍,夯实基础。初二的以后不要拿来问我”正常反应唐明耀早有预料,毫不气馁的说:“老师我真的全都会了,不信你考我初一上下册的内容,随便哪本书,哪个章节,只要抽到我不会的,以后坚决不在您这儿问初二的内容。”历史老师瞪了他几眼,不信邪的说:“你把初一下册的书给我拿来。”然后一直考到下课,又考到下一节课上课,接班的语文老师都站在门口等着了,历史老师才放下课本,挠着头皮走了。“怪胎哦,真的全都背得”唐明耀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接下来语文课,他如法炮制,拿初一下册的课本去问问题,又把语文老师顺利搞定。坐在前排的尖子生们,已经被他的骚操作,一个个全弄懵了。这就是全班第一的实力吗他们还在为老师今天讲的内容辛苦学习,这位仁兄已经一骑绝尘,开始学下学期、下下学期的课程了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涅难道696分和698分,并不是两分的差距,而是两个世界的差距然而事情还远没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唐明耀见缝插针,每门课都要主动找老师问问题,根据各科的进度不同,先后进入了初二阶段,数学这种比较快的,更是飞快进入了初三阶段。眼看这学期还没结束,他已经要把初中三年的数学课全部自学完了。偶尔,唐明耀还会拿数学奥数题、历史的史记,英语的牛津字典直接上台找老师,问一些生僻又刁钻的问题,把老师都给难住。弄得这些老师都有点怕了,每次见他拿书上台,心里就是一颤:“额的亲娘,你别又拿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为难我这不是让我出丑吗”唐明耀才不管老师们的心理活动,仍然我行我素。一个月时间,他已经在各科老师心目中,成功坐实了天才的名声。现在,唐明耀再在自习课上翻其他书,大部分老师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管他了。天才啊,怎么管这已经不能按正常人的方式来管了好吗老师们一边觉得憋屈,一边又很暗爽,都在琢磨,最近市里、省里有没有什么竞赛把这家伙赶去参加竞赛吧,眼不见心不烦。而这时候,唐明耀才心安理得的翻开自己的本子,读书、写作。“除了写作任务,最近写个什么呢之前那个现代江湖传奇,在网上风评挺好的,还被热议了一阵子,要不继续写个续集就当写无限流好了。”第33章 穿越之门之前的现代江湖传奇,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唐明耀就此打住,它就是一个中篇小说。但里面有很多的“坑”其实并没有填,比如那个导致穿越的小刀究竟是什么东西坏人为什么要绑架主角的家人他们是怎么知道有神奇物品在他家的他们为什么没直接拿走这个物品究竟来自哪里这都是一个个极好的,可以延展开来写的剧情。唐明耀准备在新的一篇小说里,接着上面的剧情来写。主角王浩成功营救了家人,死里逃生,一家人抱头痛哭,之后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然而王浩心里却一直放心不下之前的事,因为他杀掉的绑匪,都是些喽啰,现场只有一个地位略高的主事人。真正的幕后boss,并没有出现。他知道,这件事必须调查清楚,永绝后患,否则敌人将会一直缠着他,阴魂不散。带着这个念头,王浩利用从武侠世界学来的武功,飞檐走壁,潜入警局,暗中调查事情的真相。随着调查深入,他渐渐发现了一些痕迹,找到了几个幕后boss的人选,正当他准备采取行动时,却遭到了来自暗处的偷袭。王浩本以为自己在当世已经无敌,谁知在数名敌人互相配合的围攻下,他竟然有些招架不住。危机时刻,他又穿越了。还是原来那个武侠世界。这一次,王浩见识到了这个世界更高的武力层次。如果说上一次来,他已经成为江湖新秀中的高手,那么这一次,他就见到了老一辈中的高人。唐明耀把书中的武功层次,从三流提升到了一流,于是主角原本出类拔萃的武功顿时变得大众,不得不寻找新的武功,刻苦猛学。同时,主角开始怀疑导致他穿越的小刀,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产物,于是拿着它,不断探寻它的出处。他在江湖上掀起大大小小的风波,并认识了一名铸剑谷的女弟子风岚。在与风岚的交流中,王浩发现水果刀很可能就是出自铸剑谷,于是结伴前往。谁知刚到目的地,铸剑谷就遭遇了神秘势力的血洗,无人生还。这下又是一个大谜团出现,主角经过九死一生,经历颇多曲折,才终于揭开了谜团原来真正的凶手,竟然就是自己的同伴风岚。她的真实身份,其实属于另一个神秘势力。最终风岚死在他的手下,武器之谜直指新的神秘势力,但仍未被揭开。好在主角的实力已经提高了不少,穿越回现代之后,他面对围攻佯装不敌,引出了真正的幕后之人,让话多的反派说出了终极幕后boss,然后收割人头,圆满结束了这一段故事。故事大纲,大致完成。后面留着个尾巴,如果有兴趣,以后再写第三集,如果不想写,就此断了也无所谓。唐明耀觉得自己已经摸到了商业写作的门槛,这一集一集的,跟漫威英雄电影何其相似写完大纲,接下来就是正文的写作了。不得不说,坐在第一排实在太不方便了,即便大部分老师对他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管的比较严的那两个老师面前,他还是不能太过放肆。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写作进度变慢了。之前一个星期就能写完五万字,这次写了三四天,才写了两万字不到。受不了唐明耀琢磨着怎么改善一下处境,晚自习时,他就跑到后排,跟同学侯超然换了座位,光明正大坐在罗文溪旁边,继续当她的同桌。“你来干什么快回去,一会老师来抓你了。”罗文溪眼里藏着喜悦,嘴上说的却是赶人的话。唐明耀毫不在意,说:“抓就抓,顶多就是让我回原位置,还能让我写检讨不成”他压低声音,悄悄说:“还是坐你旁边舒服,以后晚自习我都换过来跟你坐吧。”罗文溪脸微微红,扭头不说话。唐明耀专心动笔,刷刷刷把想好的大纲转变成具体的情节,其间偶尔给罗文溪讲几道题,顿时觉得这样的学习生涯,一点也不辛苦了。转眼又是一个周末。周六晚上,唐明耀去小店等母亲关了店门,带着弟弟一起到小姨家吃晚饭。到了之后,小姨家已经来了一些客人,有小姨父的姐姐一家,以及小姨父的战友一家,也就是杨海东他们一家人。十几号人在不算宽敞的房子里挤成一团,唐明耀主动给海东青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坐在一旁听大人摆龙门阵。席间听到他们说起开出租车的事。原来他们三家准备合伙买一辆出租车,挂靠在出租车公司,由小姨父和他姐夫两人轮流开车,两班倒当出租车司机。唐明耀听了一会儿,问:“小姨父,你们买出租车,要自己买车顶吗听说这个必须要有顶子,才能上路”小姨父说:“不用自己买,只要有车,直接去出租车公司挂靠,他们免费提供顶子。”这个商业模式,说起来其实挺简单的。县城从今年开始发展出租车业务。因为城市很小,走路走通城都只要大半个小时,出租车只用五分钟就能到城里任何地方,因此小县城的出租车业务,并不被人看好,也就拉不来大投资。现在唯一的那家出租车公司,资金不足,为了迅速壮大,于是和交通部门联手推出了优惠政策,允许个人带车挂靠,他们则提供出租车顶子,每月只收取少量的挂靠费。小姨父他们就是想趁这个机会,带车进公司,当一把传说中的高薪人士。然而唐明耀听了一阵,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他依稀记得,县城里的出租车顶子,最开始价格非常便宜,只要一两千块就能买到一顶,而且不限制任何人购买。两三年后,县城出租车行业迅速发展,出租车过剩,政府不再发放新的顶子,于是顶子就迅速变得“一顶难求”。到他读高中时,一个出租车顶子,价格已经被炒到了六七万,还有价无市。有车却没顶子的人,只能每月花高价,从别人手上租顶子使用。辛苦跑车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落入顶子拥有者手中了。小姨父他们后来干了一两年,实在不堪重负,只能卖了车黯然收场。现在,他们在这里讨论要买个出租车,却因为舍不得那一两千块钱,而不去买个出租车顶子第34章 赚钱大计唐明耀感觉自己的大脑就是一块存储器,里面塞满了前几十年的所见所闻。但是他没有好的搜索引擎,所以刚重生时,即使坐在那儿冥思苦想,也很难想出好的赚钱方法。然而一旦让他再次遇见同样的事情,系统记忆瞬间就被激活了。此时此刻,他深切的感受到,赚钱的机会来了囤出租车顶子一口气买上十来二十个,过几年就能几十倍的收回投资,比后世炒房还赚钱许多倍而且投资周期更短。几年之后,如果不想卖掉这些顶子,那就囤着出租,坐当包租公包租婆,月收入数万,靠这些顶子都能养老了。他抬手打断了正在热议的大人们,说:“你们要不要考虑自己买个顶子顶子就是出租车的牌照,现在出租车行业在县城才刚刚起步,顶子还不值钱,但它会一直都这么不值钱吗”“你们想过没,县城只有这么大一点,能容纳多少出租车一百辆还是二百辆当车辆饱和之后,交通部门肯定要停发出租车牌照,到时候,出租车公司经过几年发展,已经赚到钱了,自己买车雇佣司机,那谢有顶子的车该怎么办呢”“我同学说,省城的出租车牌照,现在一个要十来万,还买不到。而当年刚刚引入出租车时,顶子也几乎是白送。你们车都买了,干嘛还节约那点儿钱,不自己买个顶子”一番话,说得一群大人一愣一愣的。小姨父说:“好像有点道理。”姨姐夫:“买车的钱,我们三家凑起来都很勉强了,再买一个顶子,得去借钱才行。小孩子懂个什么,我们先挂靠一阵子,如果生意好,到时候再买就是了。”杨海东的父亲杨建国:“一个顶子现在好像是一千八,每家出六百块也不是很多,不然就凑一凑小唐说得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了顶子,以后政策不管怎么变,心里都不慌嘛。”三个人嘀嘀咕咕合计好一阵子。最后,姨姐夫寡不敌众,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决定买一个出租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