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造个系统来读书 > 分节阅读 58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58

  造个系统来读书

的对手,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对于女儿提出的建议,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没做过多思考就同意了下来。当然,也不能没有任何了解,就拿钱去打水漂。必要的考察还是要有的。在罗妈的印象里,唐明耀的家庭,属于成分特别好的那种贫农家庭出身,这从唐明耀爷爷那一辈就传下来了。到去年为止,这个印象还是没有任何改变。直到进了城,那个小子跟自己女儿在一个班读初中,而且经常出没在自己家之后,她才渐渐看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这个小子的个人能力。考试次次拿第一,几乎门门满分;写的小说被杂志选中刊载,还出版了;后来又听说参加了一次作文竞赛,得了个省级一等奖;还没回过神来,这小子竟然三级连跳,直接去参加中考了,还得了个中考状元这些事情,从女儿口中一件件传到她的耳朵里,加上经常能看到唐明耀本人,于是她眼里那个印象模糊的少年,渐渐变得立体了起来。这小子是有个本事的将来前途无量于是对于女儿跟他关系越来越亲密这件事,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怎么管了。两个小家伙背地里瞒着她搞些小动作,她多少有所察觉,但是仔细观察唐明耀之后,发现这小伙子还是很稳重的,只要两人没闹出什么大事,她就不想横加干涉。当然其中也有她自己懒的原因,她连儿子都不怎么管,更别说对女儿还没对儿子那么上心了。至于开店做生意这件事,罗妈之前也听说了一些,知道唐明耀家在一中校门口开了个饰品店,据说生意还不错。但她印象里那种店,也就跟路边随处可见的杂货店差不多,每天卖点零用钱,还不够她打麻将的,因此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直到这次女儿回来提起,说想用自己的钱也开一家那样的店,她才认真关注了起来。从女儿那里得知,这么一家店,月收入竟然有三千左右,惊诧之余,对唐明耀家里的印象进一步改观了。一个月三千,一年刨除寒暑假,收入就有三万左右。加上唐明耀稿费、出租车牌子租金什么的,这数字还要翻个一倍两倍因为唐明耀的稿费基本都是寄到他们家的,她看到了不止一次,出租车牌照也是她在打理,对这小子的收入有个大概估算。而且唐家还有唐辉在外打工,每年也能挣个一万多两万,这么一算总账,年收入近十万的家庭,已经妥妥的奔小康了。虽然和自己家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但假如将来那对小家伙真的成了,女儿嫁过去也不至于受苦。是的,这位未来的丈母娘,早已经不动声色,在盘算唐明耀家的家底了,别看她平时对女儿不太关心,但闺女的人生大事,她还是要筹谋的,而且考虑得比一般人长远。说远了,接着说开店的事。罗妈之所以觉得开店能做,第一是想为女儿筹备点身家,毕竟他们的钱大部分是要留给儿子的,女儿将来嫁妆怎么办用闺女的钱,给闺女开店,将来连着店子一起嫁过去,无本买卖,真划算还有两个原因,就是觉得自己确实太闲,而且钱放银行真的不怎么划算,周围的人,都是从银行贷款出来做事业的,就他们家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算怎么回事必须用起来打定了主意,罗妈就开始行动了。首先要去考察唐明耀家里的店,看看是不是真如女儿说的那般生意好,如果生意惨淡,那她还得重新考虑考虑。一大早,等孩子们都上学去了之后,她就对着穿衣镜化妆打扮了起来。技术都是纯熟的,没用多久就化妆完毕。天气有点凉了,她选了件浅棕色的长款外套穿身上,踩上高跟鞋,看了看自己的体型,太过显眼,必须再做点伪装。于是又从抽屉里翻出个大蛤蟆镜,盖在脸上,还找了顶帽子遮着头,把自己裹得像个出行的大明星,这才慢条斯理出了门。“抬可西”在小区门口招了招手,打了辆出租车。司机是个三十左右的男人,面色和善,问了地址之后就调转车头,直朝目的地驶去。只是罗妈觉得有点奇怪,这个司机,怎么老是从后视镜里打量她难道是今天化妆太好看了连司机都被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正自怀疑,司机开口了:“这位姐,你去一中找那家中考状元生活馆做什么你和那家店老板是亲戚吗”罗妈这才明白对方打量自己的原因,也不着恼,与司机攀谈起来:“是老乡,我们一个村的。今天有空,我去她那里转一转。”“哦,原来是老乡”司机恍然大悟,接着热情道:“这么说我们还有点渊源啊,那家店的老板,是我老婆的姐姐,我是她的妹夫。”“哦你好你好”攀上关系,两个人顿时打开话匣子,敞开聊了起来。司机就一直说唐明耀家里多好多好,说人家去年一年,就从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日子比他这个老城市人过得都好;又说去年他买出租车,是他那个侄儿给他建议买了个牌照,不然再过段时间,出租车都不好开了;接着还说,人家家里的店也是他侄儿开起来的,他那个侄儿可有出息了,将来一定成大器。侃侃而谈好几分钟,车到地方了,还舍不得停下来。罗妈频频点头地认真听着,虽然这个司机说的事情,她大部分都知道,但是从另一个人嘴里说出来,跟从女儿那里听来,感觉还是不一样。而且从一些细节,她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唐明耀这小子在其中起到的各种关键作用,是她以前没有完全了解到的。下车时,罗妈对唐明耀的印象,又提升了一截。眼前就是女儿说的那家“中考状元学习生活馆”了,只看店招,一股大城市流行时尚的感觉就迎面扑来,这让她心头一凛,收起了小觑之心。这家店,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她定了定神,迈步走进了店内。第113章 亲家母见面店内的布局很简单。三面墙都陈设了货物,一面是女生用的发夹、皮筋、手链等小饰品;一面是学习用的文具,有拳头大的地球仪、伪装成青蛙的削笔刀、猫头鹰小闹钟、彩色外壳中性笔等等;还有一面墙,摆的全是可以用来送礼的小东西,比如卡通水杯、小毛绒娃娃、小相框等等。屋子中间还有两个货架,也摆着正版磁带和cd之类的东西,甚至还放了一排书,倒也不是很多,就十几本的样子。罗妈不动声色走在店里,发现只有一个人看店,应该就是唐明耀的母亲李琼。此时李琼并没有注意到她,于是她就在那些书面前停了下来。架子上,贴了个显眼的标签:书籍仅供展示,非卖品。再仔细一看,都是些很眼熟的,什么武侠故事、热风、现代江湖传奇、1999年xx省初中生作文竞赛获奖作品集结合墙上那条不伦不类的横幅,以及那个被裱起来的中考成绩单,罗妈心里顿时有口老槽不知该往哪儿吐。这家人,这么自恋的自己儿子的东西,居然堂而皇之摆在店里,还非要写个“非卖品”除了嘚瑟,她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用她对唐明耀父母顿时刮目相看起来,因为这必须要脸皮厚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出这般自吹自擂的事情,至少她自己就做不出来。殊不知,这其实是唐明耀昨天回来,见店里货被卖空了,差点东西填补货架,临时把自己的书抱下来镇场子的。罗妈继续在店内转悠。店子不大,给她的感觉却像是去省城的高档商场,看那些国际名牌的感觉差不多,时尚、简约、整齐、精致她忽然有点理解闺女说的,一个月能赚几千块是怎么回事了。就这装修、这陈设,生意不好都不行,因为整个县城都没有一家能跟它相比的。不用继续了解每天的营收额,罗妈已经心动了。这样的店,开一家能亏只要地段选得好,请个瞎子收钱,也不会亏的吧。接下来已经没必要考察了,罗妈转悠着,就准备去跟李琼搭个话。两人以后很可能会关系更近一步,女儿后半辈子的幸福,有一半可能要维系在李琼身上,既然来了,怎么也要顺便考察考察,万一李琼人品性格很差呢那还是早点阻止女儿比较好。这里要说明的是,罗妈做这事,并不是说心里就认定唐明耀一定是她女婿了,现在说那些还为时过早,她只是看完了店子,顺便再了解一下李琼的性格而已。摸摸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咳,老板,你这个压发,有花边的这种多少钱一个”“粉色花边的吗八块。”“这种呢黑色塑料,上面镶了珍珠的。”“那种十二,标签上都有价格的。”“有点贵哟,你这店里的东西怎么都这么贵”“质量好的就贵一些啊,你想选便宜的这里也有,这种纯色塑料、形式最简单的,只要一块钱一个。”“那我还是不买了。”罗妈放下压发,又去旁边选别的东西。实则心理窃喜,因为李琼没有认出她来。其实认出的可能性并不大,两人虽然同村,但一来房子隔了好几里地,平时很少走到对方地盘上去,二来她又是长年在外的人,跟李琼的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之前也就逢年过节远远见过一两次,互相连对方长相都不记得的。今天她又把自己包裹得这么严实,真能认出来就有鬼了。转到那排书面前,捏起一本现代江湖传奇繁体版问:“老板,你这个书又不卖,放在这里做什么”李琼跟了过来,解释说:“这是我儿子的书,这货架空了,先摆着占位置的,等他爸从省城把货进回来,就撤下去。”罗妈点点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看这书印得这么好看,能不能破例卖我一套”“不能卖,我儿子说了,他的东西他做主,你要想买,等他回来问问同不同意。”“还要等他做主他在哪”“在学校上课,就是一中的学生。”“我等不了那么久,要不这样吧,我多加点钱,出两倍价钱,你把它卖给我怎么样”李琼摇头。“五倍”李琼还是摇头。“十倍我只能出这么多了,一本书能卖这么多,你赚大了。再说回头给他补一本就行了,又没多大事,你不会不同意吧”李琼笑着解释道:“真的不能卖哎,我昨天就说过那臭小子了,没事不要拿自己的东西出来显摆,对不起啊,我这就把书收起来,真的不能卖。要不你在店里选点其他东西,我给你打折。”罗妈摇摇头,失望的放下,准备走人。简单的试探,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从刚才的对话中,她得到了几个比较满意的点:第一,李琼性格不错,不是那种一遇到刁难,就脾气炸毛的人,日常生活中应该比较好相处;第二,不是爱财之人,或者说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有底线,道德方面比较有保障;第三,她比较尊重儿子,儿子的书,就一定要让儿子亲自做主卖还是不卖。这一点尤其重要,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生养了子女,子女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管天管地管空气,连子女晚上睡觉脸朝哪边都要管。这种父母尤其难相处,会疯狂挤压子女的私人空间,子女不是被压抑得心理变态,就是被激起逆反心理,成天争夺家庭主导权,导致家庭不和。有这样父母的家庭,新媳妇一旦进门,多半就是全家最受气的那一个,难得幸福。还好唐明耀母亲不是这种人。罗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里非常高兴。又在店子里盘亘了一会,旁敲侧击套了不少话,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随便买了个东西,准备告辞。李琼一边找钱,一边说:“怎么我觉得你有点眼熟,你是不是我们老家那边的人啊就是xx乡xx村的”“啊”罗妈慌了神。她在这里试探了半天,也没见李琼发现端倪,心里那点警惕就放松了,谁知都要结束了,竟然被人戳穿,这要是说出去,她脸往哪儿搁。“没”说到一半,看到李琼眼里的笃定,又临时改口:“是啊,我就是xx乡xx村的,你也是不知道你们家是”李琼说:“唐家的,我家里那位叫唐辉。”罗妈假装恍然大悟:“就是那个那个你们家有个儿子叫唐明耀是不是他在一中读书我闺女也在一中读书,听说他们还是同学呢。哎呀,真巧真巧,竟然在这里遇到老乡,你好你好”这演技真是精湛,一点都看不出破绽。两个老乡相认,自然不能就这么走了,当即回到店里聊天,李琼还专门搬了个凳子给她,两人坐着聊。这回就什么家长里短都聊了,从农村说到城市,一直说到中午快放学,罗妈忽然惊觉,自己来考察的事,不能让闺女和唐明耀那小子发现,不然一准穿帮。她假装突然想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