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分节阅读 512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512

  北洋新军阀

随乞,嫁叟随叟,你既然是摄政王府的人了,姐姐也就不怕你生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了最近皇上可是活跃的很,四处抨击老爷的开海政策,如果老爷晋身为君,依照老爷的仁慈,陛下与永王也能善终,可陛下要是得势,毛府败了,老爷可在场姐妹们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妹妹也未尝能善终所以关键时刻,大家绝不能给老爷添乱”随着陈娇严肃的话语,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了起来,长平那小脸露出了满满的惶恐,耷拉着小脑瓜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那样,都快哭了出来,其他几个妞也是错愕,旋即扭头看了看巨大的印刷机,变得沉默不语。就算毛珏自己都是错愕了下,可旋即,他忽然笑着伸手一下子搂住了长平,把她拽到了自己怀里,大笑着摇着头。“也没那么严峻了东南,东北,西北军权尽在你家夫君手里头,枪杆子里出政权,几个腐儒,翻不了天,况且都是我的枕边人,除了老爷子,这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人也就是你们了,不相信你们,我还能相信谁”这话说的暖心,陈娇情不自禁的怔了下,旋即羞喜的低下了头,千代姬把小脑瓜又抬了起来。“不过娇说的也对,的确是有些老腐儒乱嚼舌根,所以为夫才要建设这新闻出版总署,把话语权从那群老儒手头夺回来”提到这个,毛珏是红光满面,跟自由女神像那样,高高的向上一举拳头。历代儒教为何独霸华夏不仅仅其独特的魅力,更是因为其铺天盖地的宣传,童子蒙学开始就是论语,四书五经更是成为了正统教育的标准教材,如此宣传之下,社会舆论不被那些解释经典的老儒掌握才怪了,就像是西方教皇一个模样,整个西方都臣服于教皇脚下,就是因为他有着控制人们精神的圣经解释权。不过这个时代,毛珏已经在沉重而又墨守成规的旧儒家枷锁下撬开一道缝隙了,那就是他的东江学府与阿城学院,这儿可不讲究理学那些故纸堆,毛珏的办学理念鼓励新思想萌生,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并不标榜老师的绝对权威,而且经典只占一小部分教学,真枪实弹的政治军事,一些东江摸索出来的社会经济学,还有简单的物理算数也被加入教材之内,如今,支撑毛珏统治的骨干就是这些学子。不过辽东士子照比偌大的关内,还是稀少了点,想要突破这些讨厌的腐儒封锁控制,那么把这个儒家致胜关键宣传权夺回来,将是至关重要。不过虽然是思想上的较量,却同样也是技术上的革命,就算明代铅活字印刷术已经发展出来,印一本书也是需要工匠拿着沉重的印版一封一封的印下去,毛珏就不信旧儒们手筋累抽能快过他的印刷机。不过陈娇还是最终摇了摇头。“老爷,突然添加一寺,还是太过惹人非议老爷如果真的想要建立这个什么新闻出版总署,还是仿照阿德蕾娜妹妹那样,以老爷的私人幕僚身份为好,也不至于引起太多的关注”“行只要娇你高兴,什么名头无所谓,有这个机构就行”对此,毛珏倒是毫不在意的点点头,只不过刚刚还有女官接档可当,一下子就没了,余乐儿和千代姬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妖精情不自禁失望的耷拉下小脑瓜来。“这个署长,妾身也是实在难以担当了妾身还要主持毛府,真的抽不出这个精力来,还请老爷在几位妹妹中挑选一人,担当这个重任吧”陈娇这话说的倒是在理,看着她的为难,毛珏情不自禁的拍了拍脑袋。“既然如此,长平你来当这个署长,指挥几个捣蛋鬼吧”“我”满是不可置信,朱媺珿的小手又指到了自己俏丽的小鼻尖上,这个新闻出版总署既然是与朱明王朝根基做斗争的工具,她一个朱家的公主,恐怕应该被排挤的越远越好,却不想毛珏是毫不怀疑的把重任交到了她手上。“当然你了,素衣看看稿子还行,她可不敢当头头,至于她俩”看着千代姬,毛珏一副很无奈的模样摇摇头,气的这妞咬牙切齿狠狠拧了他一把,疼的堂堂摄政王龇牙咧嘴的。信任,从来都是令人感动的,情不自禁,长平公主竟然重重的跪在了地上,俯首拜道:“妾身必不负老爷所托”“哎呦呦,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要一家人,要跪也是今晚床上再跪”“色鬼”一阵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在庄严肃穆的中央官属中响起,后世举足轻重的新闻出版总署,就在这么一片打闹声中,静悄悄的成立了起来。不过既然已经成立,那就不是玩笑,鼓足了干劲儿,长平带着几个妞也是一头扎进了毛珏布置的第一个任务中。大明帝都日报需要发表的新闻稿其实早就被毛珏准备好了,不过为了增加几个妞的参与感,排版是完全交给了她们,这头拿着尺子对着一篇篇文章各种比划,那头指挥着印刷工人把铅活字按照设计排列好,开启蒸汽机,工业时代的恐怖效率在这蛮牛的怒吼中顿时展现了,要是普通的印书工坊,一个月也印不出来如此数量,就这么一台中央官属的印刷机,从傍晚到黎明八个小时,五万多份第一版帝都日报沉甸甸的摆放在了办公室中。第一次忙活,排完版,几个妞愣是盯着机器跟着忙活到了半夜,第二天一大早,都累了个黑眼圈。打着哈欠出了衙门,一抬头,正好看到毛珏的白宫卧室中,透着淡黄色光辉,千代姬悲催的一拍大腿。“上当了”“今晚该本小姐伺寝才对啊我已经一年多没碰过男人了呜呜呜”第六百六十七章舆论大爆炸一大清晨,古老的京师城一如既往得从沉睡中醒过来,天尚且灰蒙蒙的,已经有勤劳的小贩推着车子出了摊,摆着卤煮灌肠驴打滚等各色京味小吃,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增加了一两倍的铺子也是跟着早早开了门,一排排的临街门市贩卖着布匹,香料,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商业街了。后世经济发展的硬核心,莫过于制造业,所以不同于西方掠夺式资产革命,一上来,毛珏就专注于硬核心,占据这京师之后,他是把辽东的棉纺织生产搬到了这儿来,毕竟辽东人少,而且貂皮人参的养殖制造业已经很有特色了,尤其是徐磊铁路于徐郑洛潼嘉峪关铁路通车之后,产自河南的棉花可以更便捷的输入到这儿,京师也有着足够的人力来从事轻工业。不过蒸汽机污染也很严重,这些工厂基本上都是设置在城外,靠着外城门,一大早晨成百上千等着公共马车上班的工人,就成了京师新景。工人们工资待遇还算不错,口袋里有了钱,内需也提升了不少,这头小贩们刚推着摊位出了门,那头一大群等车的工人就挨着板凳呼啦啦的围坐了下。“老板,一碗豆汁,一叠灌肠要煎大点的”“油条,煎饼果子”“老三样”“好嘞”拖着个长音儿,老板们也是红光满面的应答了过去,肩膀上挂着个毛巾,屁颠屁颠的挨个桌子送着盘子,不过今个新鲜事儿就是多,就在一群工人甩开腮帮子吃着早餐的时候,一声声清脆的童声又是响了起来。“看报啦看报啦崇祯十七年为何天下大乱,是皇帝昏庸,还是群臣无能,尽在今天的大明帝都日报,五分钱一份,看报啦”这一嗓子,差不点没把卖灌肠的老板吓疯了,把碟子往桌子上一放,他是连滚带爬的奔过去,一巴掌捂住了那个正在喊叫的毛头小子喊的正欢的嘴巴子,低头就是沉闷的骂着。“挨千刀的混小子,你疯啦敢这么叫嚷大逆不道的话,你想害得咱全家死光吗”回过头来,这老板又是一副笑脸比划着手,悲催的对着桌子上的工人食客作着揖。“这小子昨个脑袋磕墙上,磕坏了,胡说八道诸位就当个笑话听听吧今天大家伙随便吃,算我请客”别说,这毛头小子也顾家,他爹话还没说完,这小子冷不丁咬了他一口,把嘴巴子给挣了开。“爹,你才大逆不道呢你看看,这报纸的主编是谁王妃丰臣大人,王妃长平公主,爹你竟然说几位王妃大人妖言惑众,你不怕被诛九族啊”这年头能被口口相传的王妃,也只有摄政王王妃,听着自己儿子在那儿狐假虎威,可怜的卖灌肠儿老板再一次吓得老脸惨白,冷汗津津,差不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好半天才悲催的一拍大腿。“祸事了啊”这小子倒是有奸商潜质,浑然没管他吓呆了的老爹,趁着一大群人注意力全丢被吸引了过来,他又是屁颠屁颠的掏出一张篮子里的报纸挥舞着。“看报吧老板帝都日报几位王妃大人作为主编,邀请帝国学者攥稿,崇祯十七年浩劫秘密尽在于此”后世就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什么秘密,就是什么揭秘,有了王妃的名头做保证,一个胆子大的工人是毫不犹豫的扔出了五文钱来。“给我来一份”有了这么个开头的,一大群工人的好奇心全都给挑了起来,纷纷解囊,一个个纷纷拎了张报纸回去,不到片刻,卖报小子的钱篮子就被铜钱堆满了。“爹你说我自己赚钱,就让我去官家的学堂念书,说话可得算数啊”和报馆是百分之二十分成,一早晨卖出了一百份报纸,就是一串钱,数着怀里的铜钱,毛头小子喜滋滋的说着。还真没想到这小子能做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要是去读书,帮着做家务干活的就少了一个,不过既然答应了也没法返回,卖灌肠的老板是黑着张脸恼火的哼哼着。“这辈子也没个当官的命,读什么书输吧输吧滚吧小兔崽子”“谢爹我去交差去了”目送着自己家小子蹦蹦跳跳的奔出去,谁家家长不希望自己家孩子有出息,灌肠老板是那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又是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股子笑容来。可这功夫,一阵轰隆隆的声音猛地传来,挨着城门边上的大马路上,六匹马拉着的长达十米多的公共马车轰隆隆的就奔了来,一群工人赶忙猛咬两口尚且没吃完的早餐,三步并作两步撒着欢儿就奔了出去。要是错过这趟车,坐出租马车贵不说,迟到扣钱还肯定了,没人敢停留。“哎,还没给钱呢老刘,老李”“老赵,你不说今个你请了吗”一首挥着报纸,一边急促的照着马车跑去,老远都同到那些工人的嘻嘻哈哈笑声。这卖老北京灌肠的老板是一下子愣在了那里,旋即悲催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我这张破嘴啊半个月白干了”垂头丧气,卖灌肠老板是精疲力竭的收拾着伸手去收拾着碗筷,不过生活中总是有些惊喜,刚拿起个满是油的盘子,底下一块亮晶晶的碎银子漏了出来。儒教倒是又不少经典真谛的,就比如仓廪足而知礼仪,要是几年前,大家穷的饭都吃不起,能逃这一顿,工人们是绝不会和你客气的,可是如今,他们也学会了为别人考虑。拿着那碎银子,回过头去,灌肠老板嘴角情不自禁浮现出一股子温馨的笑容,一边收拾着摊位,一边低声嘀咕着。“下午去西市口,再割它二斤猪肉回来,全都塞进灌肠里”另一头,飞驰的十几辆公共马车上,一股子奇特的景象飘过大街小巷,迎着风,一大群工人人手一张报纸,在那儿闷头看着。“小李子,上面写的啥啊”一个工头模样的家伙饶有兴致的探过头来,可他问道那个工人,却是满脸懵逼的一摇头。“赵头,我不认字儿,您老又不是不不知道”“那你小子还装模作样,报纸都拿反了,直道不”一撇子拍在了那工人的后脑勺上,赵工头大大咧咧的夺过了报纸,旋即他脑门也跟着皱了起来。“头儿,上面写的啥”“你快给大家念念啊”哗啦一下,一马车工人全把脑袋围了过来,感情儿一大群人,一个认字儿的都没有,不过这赵工头也是个二把刀,一大篇东西,他也就能认个大概,万众瞩目中,他是愁眉苦脸看了半天,忽然一惊一乍,猛地一拍大腿。“妙啊”“什么就妙啊”“就是,赵头你快说啊”这时候文化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人家能看懂,你就是看不懂头发吹着晨风,在一个车间手下焦躁的眼神中,这赵头真是拽的跟二五八万那样,先扬了下凌乱的头发,这才得意洋洋的哼哼道。“你们这帮老粗,就是没文化”“报纸上谁,崇祯那些年头,之所以大家伙过得那么苦,下面还有那么多反贼造反,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大臣们也不是吃干饭的,实在是因为经济错了那时候朝廷管着不让做生意经商做工,土地分完了,剩下咱们这样穷的没地的,只能饿死了,所以摄政王现在多开工厂,多给咱们干活的机会,这大家伙有工作,有钱吃饭了,就不造反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可怜毛珏这篇文章从管仲时代一直畅享到二十一世纪,经济学大道理引用了多少个,这些工人就看出这点来,还好这不耽误一群下层小民对毛珏的崇拜之情,一个个跟着也是猛拍大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