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宠后(GL) > 第5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宠后(GL)

“臣惶恐。”赵三思摆了摆手,“各位大臣说话一点都没孙大人痛快,这说一半留一半的毛病还是改不了。朕知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和太后教训朕一样,觉得小王爷会被蛇咬,是因为把人安排在了锦绣殿这等偏僻狭小的地方。”“臣……惶恐。”敢想不敢认。胆小鬼。赵三思暗自撇了撇嘴,“朕同皇姐也明说了,如今后宫的主宫殿都住着各位太妃,朕实在没脸为了皇姐,让各位太妃迁宫,要是皇姐觉得锦绣殿委屈了,长宁宫还空着……”“皇上,万万不可,长宁宫乃历代皇后的住所。”不等她说完,昨日还为明韶公主说话的太常寺卿立马出列道,“明韶公主身份再尊贵,也是断然没有理由住在长宁宫的。”赵三思看了他一眼,又扫了扫其他人,抿了抿唇,不接他的话茬了,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讨厌鬼打得什么主意。“朕对皇姐是万分敬重的。”赵三思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只有一些红点点的手,慢吞吞地道:“至于你们觉得锦绣殿有蛇是因为地方偏僻不好,那朕昨日还在承乾宫的后花园看到蛇了,难道承乾宫也是偏僻不好了?”朝臣对视一眼,沉默片刻,忙上前谄媚道:“皇上乃天子,住的地方自然是最尊贵的。”“那等畜生说不定是通了灵性,特地去承乾宫沾些贵气的。”呵呵哒。锦绣殿出了蛇,怪是朕安排不好;承乾宫出了蛇,就是畜生通了灵性了。把朕当傻子咧。赵三思有些委屈,“那朕瞧着,怕是锦绣殿也是个贵气的地方,瞧瞧通了灵性的畜生都跑了过去。”众人无言以对,“……皇上说得对。”赵三思挑了挑眉,“各位大臣觉得,身份尊贵的皇姐,朕要安排在哪里才合适?”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众人:“……臣觉得锦绣殿就十分合适。”“臣附议。”“臣附议。”……又胜了一局的赵三思心里美的冒泡,余光扫到蔡隽,又赶紧装的不动声色,“那此事就这样安排下来了,各位爱卿可莫要再议论。皇姐回宫之事,本是朕的家事,奈何各位爱卿实在太过热情了,瞧瞧皇姐才回宫两日,你们就在朝上议了两日。”赵三思说这话是当真没有他意,纯粹是不想听这位皇姐的事儿。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尤其是这些自己一话一坑的大臣,自然习惯性地揣摩旁人的话里话的。小皇帝说得漫不经心的,但底下的大臣可就不敢心不在焉了,甚至连蔡隽都误以为小皇帝这话是在怪满朝文武对她干涉太多了。“微臣遵旨。”赵三思抬起宽袖遮了遮脸,偷偷打了个呵欠。她昨晚一直在思考贵妃的事儿,到了三更才睡,眼下困得厉害。一旁司礼的太监就是小六子,见下面的大臣不说话了,他尖着嗓子喊了一声:“有事上奏,无事退朝。”这些大臣就是无所事事,这才拿着明韶公主在朝堂上来说。理所当然的,无事退朝。明韶公主不比太后这些太妃,她作为一个出嫁的公主,倒是能随意走动的。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她倒是安分守己的很,明面上走动的宫人都少。暗地里,对于朝堂上的事,却是尽在掌握中。“倒是本宫小瞧这个小杂种了。”听闻宫人禀告了今日朝堂上的事之后,明韶公主捏着座椅的手都冒了青筋,末了,又看向那宫人,冷嘲热讽道:“林大人自诩识人无数,怕是小瞧人了。”那宫人哭着脸,“公主有所不知,皇上当真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昔日就是在雪松宫长大的,哪曾想如今是越发难缠了。”明韶公主冷哼一声,想起这次的事来,心中就憋气的厉害,“我王儿白遭了一场罪不说,本宫什么好处没得到,还得罪了太后。还好承乾宫放的毒蛇,那个小杂种没有多想,不然这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宫人低垂着头,恭敬地安抚道:“太后与长乐宫的那位积怨已久,再者,太后有名无实,此次得罪了人,公主也不必放在心上。小王爷此次虽然受了惊,但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好处,大人说,丞相十分防备您,您要久留宫中,怕是惹人多想,倒是能借小王爷这次受惊的事,在宫中好好养身。”明韶公主垂眸,沉默了片刻才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宫人看了她一眼,又小心地出声提醒道:“大人还让奴才传话给您,此次的事没能吃到甜头,接下来怕是不能再闹事了,免得惹人怀疑。”没用的东西。明韶公主心中生恼,但当着这个宫人的面,只是皱着眉头应承道:“本宫自是心中有数。”听她应了话,那宫人松了口气,“那无事,奴才就先行告退了。”明韶公主点了点头,稍许又叫住了他,“出去的时候,小心些。长乐宫那位在皇兄在时盛宠不衰,眼下又能惑的小杂种对她百般维护,本宫瞧着怕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次的事,本宫就不信她没收到风声?若收到风声了,还能不动声色,怕是……”“奴才省得的。”宫人躬身应下。等到那个宫人离开了,一直躲在里屋的人才走了出来,“太妃,林家信得过吗?”在淮安,淮安王的王妃,淮安王一死,自然是称太妃。但到了宫中,因明韶公主的身份比淮安王王妃的品阶要高,自然是称公主。“你以为林家信得过我?”明韶公主嗤了一声,朝外看了一眼,对着眼前这个男扮女装的贴身侍女道,“不过他们有句话说对了,这段时间确实是要安分守己,你也别出去打探消息了,免得弄巧成拙,反而泄露了你哥哥的身份。”“是。”那侍女点头,沉默了片刻,“据我父亲收到的消息,长乐宫的那位是个人物,听说先帝在时,她不知管制后宫,还在政事上也对先帝颇有助益。太妃,您要不要挑个时间,去亲自会会人?”“暂且不去。”明韶公主摇了摇头,“她是顾飞扬的亲妹妹,顾家乃镇守边疆的大功臣,不可贸然得罪。比起太后、毓太妃等人,本宫更想拉拢她。再等等。”那侍女垂眸,神色不明,“还是太妃想得周到 。”明韶公主睨了他一眼,“皇宫不比淮安,你可不能再胡来了。““奴婢省得。”明韶公主揉了揉有些泛疼的太阳穴,“行了,你先下去吧,本宫想静静。”那侍女看着她,唇瓣动了动,最终还是福身告退了。等到屋内安静下来了,明韶公主才端起茶几上的茶抿了一口。赵三思不知道的是,明韶公主早在赵瑾驾崩的时候,就回了京城,除了没料到她这么难缠,宫中如今的事,明韶公主基本上都知道。说起来,明韶公主倒是没生过半点想找顾夕照碴的心思,借小淮安王的事发作的目的,一是苦肉计,让朝臣为她说话;二是……她的目的也是顾夕照。顾夕照如今没有占据长乐宫的主殿,她以为在太后和后妃的施压下,定是会把她安排到长乐宫去的。到时,同住一个宫殿,多的是和那位顾夫人示好的机会。只是,万万没想到,赵三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宁可把长宁宫让出来,也不愿提及长乐宫半个字。不管那小杂种是有心维护这个顾夫人,还是无心避嫌,对她来说,能把人拉拢,再好不过了。自打赵三思那日在朝堂上提了不许朝臣再提明韶公主的事后,朝臣也都闭口不谈了。赵三思原还担心她这位皇姐定是还要惹些事端的,一直提防着。出乎她意料的是,她的好皇姐倒是越发安分守己了,只是到了六月初的多雨季节,小淮安王的身子不大好,隔三岔五就要让太医去锦绣殿走一趟,倒一直没没闹出什么事儿来,赵三思也就放心下来了。往年江南的梅雨季节,百官都要忧心江南的防洪之事,今年倒是十分风调雨顺,从江南传过来的都是好消息,到了六月底,早季的粮食都逐渐入仓了,找钦天监看了星象,也没有半分像是要发洪水的迹象,百官都松了口气。江南水患历年都是隐患,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点事故,像今年这样,既没有旱到,也没有洪涝的情况,还是几年来头一回,为官多年的太傅都忍不住迷信一回,夸赵三思定是贤君,这才得老天爷眷顾。她乃一国之君的人,她开不开心无所谓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就好。得了太傅如此夸赞,赵三思自然得意,以为总算能将这些日子日日忧心的江南水患的事放一边,松口气了,结果无所事事的朝臣又开始搞事了。这事不是旁事,就是劝她选秀纳妃立后,充盈后宫的事。第54章有朝臣刚提起这事时, 赵三思并没有在意,她以为是这群臣子生怕他们闲得慌, 她苛扣他们的俸禄了, 这才在朝堂上没事找事。毕竟, 打从她有男女有别这个意识起, 就像这个皇位一样, 对娶妻或是嫁人之事从没有生过念想了, 她生的最大奢望也就是, 等到她成年能出宫了, 她皇兄能念在那么一丝血缘的份上,能赏她一块天高皇帝远的小封地,到时她就从秦楼楚巷赎几个姑娘,或是捡几个无处可去的姑娘,好吃好喝的供着她们, 也不要她们干别的事儿, 就是无事唱几个yín 曲儿, 跳几个艳舞儿。不为别的,就是给装装样子----证明她赵三思也是个顶顶好色的男人, 真男人。哪曾想, 天降横祸。不等她成年,她皇兄就英年早逝了,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居然还成真了。赵三思觉得,当皇帝真的太苦了, 她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苦。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但她觉得睡不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就算了,更重要的是丞相要她睡时多忧思国家大事,太傅还要她睡时三省吾身。要不是为了保护贵妃,赵三思觉得,可能她皇兄一驾崩,她就跑路了,当日她立为储君之时,大伙儿送的礼,她可是私藏了不少,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她随便带几件出宫,她就觉得往后一辈子就算没有封地,她也饿不死了。眼瞅着贵妃已经答应她,只要她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贵妃就要一直在宫中陪着她。她也好不容易觉得自己能适应当皇帝的苦了……万万没想到,当皇帝还有更苦的。“选秀纳妃立后都是朕的私事,朕不要你们管。”赵三思气鼓鼓地朝蔡隽怼了回去,上奏让她选秀的大臣越来越多也就算了,结果连丞相都开始跟自己唱反对了。这还是小皇帝头一次朝自己这么明目张胆地生气,蔡隽看她气得跟只两颊偷藏了粮食的仓鼠一样,非但不生气,反而有些想笑,“皇上乃大昭的天,您的事,桩桩件件,都关乎江山社稷,无一件是私事。”赵三思瞪大眼睛看着他,气得想当场退位,“朕选秀之事,怎么就关于江山社稷了?自古选秀之事,何时不是劳民伤财?你们一边让朕做个明君,一边又怂恿着朕去做这些劳民伤财的事。”赵三思说着又想起什么来了,低头从一堆奏折里翻出一封来,指着上面的话给蔡隽看,“你瞧瞧这上面写得什么,‘江南姑娘是清水芙蓉,温情软语最是温柔……’朕如今后宫还没人了,这食君之禄的人,就开始担的是朕后宫之忧的事了,不远千里送过来的奏折,就是为了给朕说江南的姑娘如何好?”蔡隽睨了一眼那奏折上面的内容,眼神在署名上顿了下来,倒是不足为奇了,这是扬州知府徐映敏送上来的折子。说起这位扬州知府,他是熟悉的,这人比他年长两岁,但和他是同一年科考。当年他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人是被他次次压一头的榜眼。他当年年少气盛,也有些自视甚高,倒没有对旁人多上心,直到放榜那日,这位榜眼特地跑到他落脚的客栈将他揍了一顿。坚坚实实地揍了他一顿之后,这榜眼又跟他勾肩搭背地感慨:“既生亮,何生瑜?兄弟啊,我就等着考中状元,回家给我家对门的翠花提亲的。这下好了,我娶妻没有希望了。”他当时被人打得眼冒金星,气得冒火,但看他吊儿郎当表情里那双眼睛隐隐的水光,居然没有愤怒,而是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谁是翠花?”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旧记得徐映敏扯着袖子边抹眼泪边说的一句话,“哦,我们扬州屠户家的女儿。”他当时是愣在原地,半天都没回过神来。后来还是徐映敏和他哥俩好地在地上坐了一会,率先起身,提出了告辞,“兄弟,咱们文人雅士,讲究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但你要体谅一个没了妻子的鳏夫的心情,今日我揍你一顿 ,你也别计较了,就当补偿补偿我好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一顿揍,两人梁子没结下,不过情谊倒是有了。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徐映敏当日同他说的话,并不是玩笑,而是因为没考中状元,当真错过了那位翠花。翠花也真的是他对门屠户家的女儿,只是这屠户的名声盛传,在扬州,人人都夸他是屠户状元。屠户就翠花一个女儿,一心想找个能继承他衣钵的女婿,但徐映敏志不在杀猪,志在光耀徐家门楣。在他的百般纠缠下,屠户答应他,只要他考取状元,也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当年乃明动江南的大才子,本以为三元及第是不在话下,哪知又从永安跳出了一个蔡隽。虽然科举考试,凭的全是本事,但每每想起徐映敏的毕生遗憾,蔡隽仍旧有些唏嘘。见蔡隽一直盯着自己手中的折子发呆,赵三思眨了下眼,微微有些愕然,“丞相?”听到赵三思的声音,蔡隽才立马从徐映敏的事上回过神来,慌乱地敛了敛神,垂眸,思索了一番,才回道:“扬州的姑娘倒确实是好看的,徐大人这话倒也算实话。”真正与人相交之后,他才知徐映敏是个妙人,真才实学是有的,只可惜花花心思也多着。对于他此次的奏折,蔡隽倒并不奇怪,当年赵瑾充盈后宫时,他献媚献得明目张胆,回京述职时,直接给人带了两个扬州的美女过来。赵三思闻言,嘴唇微张,十足的吃惊,她一直觉得自家丞相是正人君子,对手中这种奏折定是为批评一番的,哪曾想人却是附和。好半晌,她才动了动唇,“丞相,你变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