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佛系林夫人 > 分节阅读 69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节阅读 69

  佛系林夫人

很快被他说服,略不好意思地对汤元纬抱拳:“既如此,便请汤兄借我一些银子,等回乡后,我一定归还。”汤元纬十分相信友人人品,拍了拍他的肩:“这有什么等会儿我直接买两套就好。”只是两人得到消息的时间略有些晚,等队伍快要轮到他们这里的时候,那书肆的掌柜竟出来给他们道歉,说是答题已经卖完了,要想买书,只能明日再来了。“掌柜的,我们辛辛苦苦排了这许久的队,你一句书卖完了就把我等打发了,是不是不好”那掌柜的这段时间也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听到这话也面不改色:“这位客人,不是我们不愿卖书,实在是今日已经到印刷坊拿了四五次货,都不够卖,如今天已晚,马上就要到宵禁时间了,我们实在不敢再到印刷坊拉货回来卖。”见许多学子脸色不大好看,他赶紧安抚,“再者,就算我立刻派人到印刷坊去拉书,这个点儿,他也只能被拦在城门外,根本进不了城门啊。”因为印刷坊气味大,污水也多,城内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印刷坊的。想要书,只能到城外去拉。可古代有宵禁,到了时间,别说进出城门,就连在城内做生意都不允许。其他没买到书的学子顿时急了:“那我等没买到书的人可怎么办”“诸位学子不用急,我们东家早就让印刷坊的匠人日夜赶工,这五年春闱三年殿试等书,早已存了比今年报名参加春闱的学子数量多了足足一倍的数目,明日大家一早来,定然能买到”“这可是你说的”“老夫也没必要欺骗诸位啊。”其他学子这才散去。汤元纬与其友人都有些沮丧,因为这次林家书肆并未让人在整个京城大肆宣传,以至于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午后,友人跑到汤元纬家告知这个消息,及二人跑到林家书肆,又浪费了许多时间,以至于二人辛辛苦苦等候半天,竟没能买到书。二人对视一眼,正打算离开。汤元纬却突然瞪大了眼睛,手指着一个趁人不注意进入林家书肆的小厮惊呼出声:“那人,似乎是我季伯父身边的贴身小厮”汤元纬友人脚步一顿:“你没认错”“怎可能认错”汤元纬道,“季伯父往日送我许多东西,都是让文墨出面,我就算认错季伯父家的弟弟,也不至于认错文墨。”“那要不,我们在这儿等等”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万一,那个叫文墨的小厮能买到试题呢汤元纬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我们等等,我很想知道文墨为何会出现在林家书肆。”两人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站定后,目光直勾勾地看着林家书肆的大门。过了片刻,文墨抱着一个木匣从书肆里走了出来。汤元纬带着友人迎了上去:“文墨”文墨停住脚步,回头,几乎是一眼便认出了汤元纬:“汤少爷,您怎么在这儿”他又看向汤元纬身旁的男子,了然道:“汤少爷可是听到消息,到林家书肆来买五年春闱三年殿试等书可曾买到了”他似乎有些为难,“老爷特地让林探花给您留了两套书,你若是买了,可”汤元纬惊喜地看着文墨:“季伯父与林探花认识”但转念一想,季伯父与林探花是同科进士,若是认识也不奇怪。“季伯父真的为我留了两套书”惊喜来得太快,他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置信。文墨笑了起来:“老爷知道探花郎家的书肆又准备出书后,也猜到了可能会一书难求,便早早请林探花预留了两套。”想着老爷的吩咐,他干脆将木匣打开,提出一套递给汤元纬的友人,“老爷知道陈公子与汤少爷相交莫逆,之前汤少爷也一直劳陈公子照顾,便给陈公子也留了一套,还望陈公子不要嫌弃。”这可是林家书肆的书,陈埭能得到一套,高兴还来不及,怎可能嫌弃可是他与季儒并无交际,与汤元纬之间的相处也是互相照顾,若是接下这套书,他总觉得受之有愧。汤元纬却在一旁劝他:“如今这书供不应求,那些买到书的学子回去一宣传,定然还会有其他人前来购买,其中甚至不乏已经买过其他书肆试题集的学子,我们明日就算来得再早,也不一定能买到书。”听这话,若是他不接书,明日汤元纬还得陪着他一起过来买书。陈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不好耽搁汤元纬复习功课的时间,只得点了点头:“现在我银子不趁手,汤兄先替我垫付这些书的银子,等回乡后,我再还你。”说完,他将文墨手中的几本书接过,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的一行大字便印入了眼帘答题试卷,或可仿造号舍环境辅助。陈埭眨眨眼,没太明白这话的意思。汤元纬凑过去看了一眼,迟疑道:“这是想让我们自己造一个号舍,甚至如春闱那般,整整九天的时间都在里面做题,一日三餐,五谷轮回也在里面解决”陈埭茫然地看着汤元纬:“真是这样”这次林家书肆售卖试题集,因为有其他朝廷大臣干预,到最后便成了与其他书肆一同竞争的结果。其他书肆效仿林家书肆,提前找了许多小乞儿在大街上宣传吆喝,很是为他们吸引了一波客人,反倒是林家书肆,因为乞儿都被其他书肆的人高价请走,最后竟没人帮忙吆喝宣传。那些掌柜的一开始急得嘴上冒泡,甚至都打算雇佣成人帮忙吆喝,但这种想法却被贾数制止了:“林家书肆的口碑已经打出来了,如今已经不需要如何宣传。”“可不宣传,岂不是没人知道我们书肆也有试题集卖”贾数不在意:“那些学子一开始可能脑子发热,只会一门心思往那些书肆钻。但发现京城内几乎所有书肆都在卖同样的试题集后,难道不会有人到林家书肆来看情况”只要有人过来查看情况,贾数相信有林如海的答题在,那些学子定然不会再到其他书肆购买试题。而这种人一多,林家书肆也有试卷卖,连同林家书肆内有试卷答题卖的消息自然就传开了。以林家书肆在之前积累下的口碑,相信就算已经买了试题的学子,也绝不会放过林家的五年春闱三年殿试。因为之前按照贾数的安排走,从来就没有出过错,三位书肆掌柜虽然不怎么赞同她的说法,但最后还是决定按照贾数的话,一丝不苟的执行。贾数见三人仍有疑虑,便说了句:“若你们担心书肆生意,干脆雇佣一两个人做学子打扮,再到其他书肆门口宣传不就行了”托儿嘛,又不是现代才有的东西,古人用得可熟练。三位掌柜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但贾数却不觉得这对林家书肆的生意有太大的帮助,尽管林家书肆做足了准备,但同一时间售卖,其他书肆为了招揽客人,甚至不惜降低书籍质量以求降低成本与他们打价格战,就算有宣传,在正是售卖的前两天,营业额也不可能达到他们的预期。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第一天,原本三家书肆想的是,书肆能直接卖完一千多套的试题及林如海的答题。可事实上,当天上午,虽然也有人到书肆购买书籍,但数量却比其他书肆门口的学子少得多。下午到林家书肆的学子倒是多了,但时间不够,根本就没有卖出预期的数量。第二日比前一日好了很多,营业额几乎翻倍,但最后卖出去的书籍,也不过八百多套,相比其他书肆确实多了,但还是没能达到预期。直到第三天,出现了许多到林家书肆专门购买林如海答题那本书籍的学子。胡掌柜一脸为难:“不是老夫不卖,只是我们林家书肆的排版与内容都与别家不同,东家的答题也都是按照林家书肆的内容来的,你们买去也没用啊。”那些学子以为胡掌柜是因为他们到其他书肆去买了试题,所以不愿将林如海的答题书籍卖给他们,差点没在林家书肆门口闹起来。那胡掌柜本是心疼这些学子兜里的银子,毕竟这世上富人终究是少数,那些商人又不能参加科考,所以这些考中举人的学子,大多不够富裕。但这点心疼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便显得不值一提了。胡掌柜看着那些喧闹的学子,表情平静:“话呢,老夫已经提前说过了,若是回去发现内容对不上你们购买的试题,可不要来找我。”说完转头,“小孔,给这些举人老爷拿书”因为胡掌柜的态度,那些原本十分坚定的学子倒是开始心虚起来。但最后,到底是占便宜的心思占了上风他们已经在其他书肆买了试题集,若是再买一套,他们手上的银子可就真的不够用了。再者,就算林家书肆卖的答题并不与其他书肆的内容完全相符,但总有重合的地方虽然难找了些,可相较于再花好十几两银子买试题,他们自然愿意多费些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如今春闱在即,时间比银子更值钱的道理。可这一切,跟已经拿到书,并真的准备按照书上所说,自己仿造一个号房做题的陈埭与汤元纬没有关系。汤元纬拿到书后,晚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后到底是好奇与焦急占了上风,干脆从床上爬起来,让人掌灯,自己打开书的内容翻看起来。一开始还只是看,但到后面,他便忍不住拿出纸笔动手写了起来。越写越是激动,越是激动越想要继续,直到遇到一个难题,他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破题的时候,前面的兴奋尽皆化作了沮丧。旁边的书童见状,赶紧上前打断汤元纬的思绪:“少爷,已经这个点儿了,您该就寝了。”汤元纬看着那道题,连连摇头。书童急了:“少爷,您不是说明日要早起仿造一个号房,提前适应一下春闱环境若是睡晚了,明日起不来可怎么办”汤元纬愣了下,叹气:“也是。”说完,他放下纸笔,起身回到了床上。第二日一大早,因为记挂着昨日没答出来的题目,汤元纬天还没亮就起了床。书童看着心疼不已,却还是乖巧地伺候他梳洗用餐,又让人将号房直接搭建起来。汤元纬拿着东西,正准备进号房,却听见门房进来传话,说是陈埭公子来找。汤元纬只得放下手中东西,走到院门口,发现陈埭已经在小厮的引领下,找了过来:“陈兄。”陈埭拎着一个包袱,苦笑着对汤元纬拱手:“汤兄。”汤元纬奇怪:“陈兄昨日回去时心情尚且不错,怎地今日过来,便愁眉苦脸起来”他视线落在陈埭手上包袱上,“这是”陈埭叹气:“客栈嘈杂,不是个能安心做题的地方。且老板并不许我等占用空地建造号房,是以,在下便投靠汤兄来了。”他大概也知道自己言行并不讨喜,所以说这话时,眼神飘忽,脸色泛红,显见是觉得很不好意思。但他寒窗苦读几十载,如今在春闱之前有了提前检测自己水平的机会,自然不想放过。汤元纬与陈埭年纪相当,经历相似,对他的想法十分理解,当即便大笑起来:“我还当是什么大事,陈兄若昨日便与我说,方才在下便让书童给你也搭建一个号房了。”说着便看向书童:“还不快去叫人过来”春闱考试分三场,一场三天,除了大号,吃喝拉撒睡全在一个小小的隔间内。关键春寒陡峭,这邪去参加科考的学子还只能穿一件单衣。环境差,压力大,吃不饱睡不暖还寒冷,每一次考试对这些学子的身体都是极大的考验。当年林如海参加春闱,虽说一举得中,但考完当天,那也是被林家下人抬回家的。许多参加春闱的学子,不是学识不过关,而是因为身体差,最后无奈落榜。贾数会让人在那本没多少删改的试卷集的扉页上写上那么一句话,也是因为听林母说起当年林如海参加科举的一些事,想着给这些学子提个醒,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春闱环境,到时候也不至于出现因为准备不足,而无奈落榜的事。当然,因为文人大多体弱,贾数担心真有身体差到在春闱未完便生病的学子会因为贸然尝试而生病,错过科考,也让人在那句话的背后写上了“体弱者禁止尝试,若生病错过科举后果自负”的话,但这句话有多少人放在心上,贾数也不清楚。事实上,将贾数这句话放在心上的,还真不在少数。临近春闱,这个时候的考生大多想的都是保险,千万不能出错。就算有人想要如汤元纬二人一般提前尝试春闱氛围,但在看到后一句后,也都打消了念头。一个个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内专心做题,翻看林如海答题,对比自己与林如海的差距。当然这期间,那些在其他书肆买了试题,又到林家书肆买了林如海答题集的学子,在发现做完试题后在答题集上根本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为了利益最大化,也为了节约纸张和成本,林如海的答题集贾数让人全部只刊印了答案,没有题目。如果不是做的林家书肆出版的试题,想要在上面找到答案,不是找不到,但真的,超级难。如果说做题需要半个时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