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眉心钿 > 眉心钿 第3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眉心钿 第34节

  眉心钿

她有些狐疑,往日斗得头破血流的两方人现在是怎么了,难不成这场宴会原就是两方为拉近关系的?不在帝都的三个月到底教她错过了什么啊......周遭一派和乐融融的局面越看越让合懿觉得诡异,她不愿意再这么云里雾里地迷糊过去,侧着身子凑近一点旁边的兮柔,压低声音问了句,“如今新旧两派已尽释前嫌了吗?”兮柔闻言稍停了下,没直接回答,只说:“小姨还不知道吧,皇上两个月前将中书令府下令抄家了。”第64章 双姝色“什么?”合懿霎时愕然, 话音出口不自觉尖利了些许, 难免引来周围众多侧目。原先各自畅谈的夫人们齐齐止了声口朝这边看过来, 她才意识到失态, 忙坐直身子。一旁的高夫人见状适宜接口道:“公主这些时日不在帝都有所不知, 前中书令郑建成常年与叛匪勾结,叛匪之所以能在帝都郊外集结众人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刺,就是有赖他的暗度陈仓!”中书令与叛匪勾结?合懿听着只觉甚是奇怪, 她曾在旧国名士考中读到过郑建成的事迹,他三十岁于故郑国时已官拜左相, 后被政敌陷害遭国主罢黜为庶人,郁郁不得志多时,直至天下一统, 太上皇礼贤下士又重新起复他。千里马感激伯乐相知,这些年抛开党争来说,郑建成也算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清官,这么一个人竟然也会反过来相助四处作乱扰乱民生的叛军嘛?她心里狐疑归狐疑,却不可能公开质疑皇帝的旨意, 当下带着稍扬的尾音“哦”了声便未予置评,拿起一旁的茶盏低头抿了一口, 只等有人想个妥帖明了的说辞来给她捋一捋这事的来龙去脉。底下众人自然一个比一个有眼色, 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搁她这儿说话需得掂量着,否则容易应了言多必失那句话,但要是有本事能把话说圆乎了, 去她那露露脸必定是利大于弊。下头静了片刻,随即听见对面的张夫人先盈盈一笑打开了话头,“莫不说是人生无常呢,他家这回能原形毕露,里头的弯弯绕绕若想捋直恐怕得把人嘴都说干,但归根结地都是亏了赵大人......”她说着看向合懿,问了句:“公主此前或听说过那位与陈国公府结亲的赵大人吧?”合懿点头说听过,“此前往寺里进香倒还碰见过国公夫人与那位新媳妇,赵家的小女儿,瞧着是个安分守己的姑娘。”一旁的李夫人也应声,“倒是了,我也见过她,模样清秀性子静婉的一个人,只是可惜了......”庶女便庶女了,哪称得上一句小女儿,张夫人听着略勾了勾嘴角,又说起国公夫人,“现如今早已没有陈国公府了,那时候圣上遇刺的假消息在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多少不轨之人趁机乱政,陈家就是其中之一,后来皇上凯旋而归,这些人自然就成了秋后的蚂蚱,一个个皆下了大狱待审,而赵、郑两家呢,因与陈家皆是姻亲便也都在审查之列......”话说到这儿,高夫人截了话头道:“我那时还因郑家的嫡女被陈家祸害一事颇有微词,感叹郑家倒了八辈子血霉摊上这么个亲家,现在想想,莫不是说蛇鼠一窝呢!”“嗨!你这人就爱打岔!”张夫人笑着揶揄人一句,张张嘴却忽然停了片刻,捏着手帕隔空朝高夫人招了招,“瞧瞧,被你这一打岔我都不知方才说到哪里了!”话音方落果然惹得众人一阵轻笑,屋里顿时便没那么拘谨了,谈笑间便也没人和她抢,不知谁扬声提醒了一句,她方又把话头接回来。“说是赵、郑两家都在审查中时,倒是郑大人先发制人参了赵大人一本,指他当初在朝局不稳之时左右不定,分明就是与陈家有勾连,想审时度势以观后效,这一本参上去,赵大人哪还能消停的住,第二日便呈送了一份郑大人的亲笔印信,正是当初他交于陈家以助叛匪暗度陈仓的证据,赵家那姑娘拼了命才将信送回娘家,听我家那位说信承到圣上面前时上头还沾着斑斑血迹,任谁看了也不能说出半个假字来,圣上当堂便将中书令下令收押,后来一经查实,便下旨将其抄家问罪了。”听她这厢说完,合懿勉强应付了几句活络下气氛,瞧着众人不再紧盯着自己了便端然坐在椅子上走了神儿。方才一通来龙去脉初听来详细,可她在脑子里细细过了一遍却实在难以信服,先且不论赵、郑二人究竟是不是与叛匪有勾结,单就赵姑娘能在陈家接触到那等密信这一条就足够令人生疑了。且她见过赵家姑娘,那性子也不像能在刀剑跟前还能站稳脚的人,更遑论拼出一条命去给拿自己填窟窿的娘家送信。合懿眉心拧了拧,忽又想起方才明明是问兮柔新旧两派是否和解了,她却答非所问,明显意有所指的提起中书令,凑着瞧瞧这满屋子谈笑风生的夫人们,倏忽让合懿想到了因科举一案中未能察觉属下舞弊便被降职的尚书大人.......这一连串说不通的事若换个说法,一切便都能迎刃而解。恐怕不论中书令是不是真的与叛军勾结,只要皇帝想教他有罪,他安稳了初一也安稳不过十五。新臣旧臣斗了这么多年,太上皇在位时尚且弹压的住,而新帝当初甫登基不久便遇上合懿与封鞅闹和离之事,朝臣们可谓是瞅准了时机便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在朝堂轮转时占得先机,最好将对方踩得一文不值再上不了台面,却不想他们争得头破血流的同时,何尝不是狠狠打了皇帝的耳光?细数数,从和离之事到如今,科举案牵扯进去多少人,而科举案后朝堂上又补进去多少新秀,再到这回的叛匪一事,皇帝要借此肃清党争的意图可谓是昭然若揭。新臣一派三大顶梁柱如今就剩封鞅一个,旧臣呢,除开年事已高的或是子孙辈后继不力的,琰铮与皇帝向来一条心自不必说,那似乎就只有左仆射萧大人最是位高权重。也就是说皇帝只要朝旧臣一派动手就必定拿左仆射开刀,倒也难怪萧夫人如今会一改常态举办今日这一场看起来一派和睦的宴会了。至于皇帝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处置左仆射,合懿私心想着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吧.....她脑子里转过来弯儿了,绕了一来回这会子又开始担心起封鞅,他肯定也是察觉到皇帝的意图才会让她答应来参加这场宴会。可他心里会怎么想,整日为国事劳心之际还要忧心媳妇的弟弟、曾经的学生可能会把刀指向自己,这么个境况搁谁心里会好受?偏他还从来不会对她有半点怨言,也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要她在皇帝跟前替他表忠心的话。合懿只想一想就觉得愧疚的很,她也很为自己的后知后觉而泄气,好像自己空担了个听起来尊荣无比的长公主头衔,却实际上什么都帮不了他,反而什么事都还要他反过来操心、提点,他一定很累。她不自觉叹了口气,眼角余光触及到旁边的兮柔,总是那么一副端庄沉静的大家闺秀模样,身处众人间谈笑风生,周到而有礼,圆滑却不世故。琰铮曾经说他需要一个王妃,合懿现在很想在后头补一句,没有人能比兮柔更合适了。一场女人间的簪花小宴一般不会太隆重,也不会耗费太长时间,但合懿本就怀有身孕,坐久了腰背都酸疼起来,况且她一个长公主从头相陪到尾也有失身份,意思到了便准备起身告辞。众人自然都欲送她,但她听着兮柔那厢也正向萧夫人告辞,便摆摆手教她们都免礼了,只与兮柔一同出了门。连着下了好多天的大雪,今日难得放晴,层层云翳中还能看到点微弱的亮光透出来,在整片深浅不一的灰暗中染出点耀眼的银白。两个人并肩走在鹅卵石的小径上,婢女在前头带路,合懿步子迈得慢,兮柔也不着急。“敏德宫外的那条彩石路你还记得吧,我们俩小时候还去数过那条路上一共铺了多少块红色的石头,现在想想好无聊啊!”合懿笑着侧过脸去看她,她没有回望过来,却弯了弯嘴角,反问道:“那你还记得当时为什么偏要数红色的石头吗?”合懿说记得,“因为我说我喜欢红色。”兮柔笑了笑,没说话。她从前就是什么都愿意陪合懿去做,哪怕只是合懿一句玩笑话,说想数数路上铺就了多少喜欢的那种颜色的石头。合懿的鼻子陡然酸了下,她捂着口鼻轻轻抽了一口气,眨眨眼睛平复些许,终于叫了声兮柔,“尚书大人的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没有很早。”兮柔回答的很干脆,也很平静,“我爹也是到一败涂地的时候才明白过来,送他出城那天他告诉我的,我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聪明。”“那你怪阿玦或者说......怪我们家吗?”兮柔沉默了一会儿,“我爹还说,君要臣死臣当慷慨赴死,他教我不能心怀怨恨,说只要人还活着,就是圣上的恩德。”她忽而苦笑了下,“听着很奇怪吧,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在党争挟君的时候却半点没想起什么叫君臣之道。我爹他如今年龄也大了,或许离开那个争斗不休的朝堂去建州养老是个不错的归处,反正只要我一天在端王妃这位置上坐着,总没有人敢欺负他。”合懿听着她最后一句话,眸中忽而一亮,女人肯依赖一个男人,特别是兮柔这样的女人,那至少证明她心里还是有琰铮的,而琰铮呢,当真对兮柔半点男女之情都没有吗?恐怕也不尽然,他那样一个宁折不弯的人,当初在太后为他准备的一堆王妃人选中唯独对兮柔点了头,绝不可能只为了遵从太上皇想要新臣旧臣两派联姻的意愿,因为只要他说一个不字,哪怕一个都不娶,太上皇和太后也不会舍得逼他。虽然连琰铮自己或许都是那么以为的,但其实只要放下那虚无缥缈的一点妄念,假以时日,他一定可以看见兮柔的好,或者说看明白自己的心。临到巷子口两人欲分别时,合懿忽然拉住了兮柔的手,吹了这么一会子风,鼻头都有些红,她咧开嘴角冲兮柔笑了笑,郑重而真诚地语气:“我盼着你与琰铮一辈子合合美美,早生贵子。”兮柔记得,当初大婚之时,她也是这么说得。第65章 意徘徊再回府, 合懿坐在马车里, 窗外热闹的叫卖声从窗棱下的缝隙中飘进来, 松青递给她一盏香醇浓郁的奶茶, 抿一口, 甜香凑着清风便丝丝润进人心里去。封鞅今日回来的早些,合懿进暖阁时见他正盘腿坐在软榻上,聚精会神地瞅着面前小几上一方黑白分明的棋局自己和自己对弈, 似乎都没有察觉身后有人靠近。合懿起了心思,蹑手蹑脚地走过去, 想吓吓他,谁成想刚把手抬起来还没等碰上人家一片衣角,他忽然转过身来精确抓住她的胳膊, 轻轻一拉,就把人拉进了怀里。凑着冬季的衣料,她抱起来简直更舒服了,像在怀里塞进来个绵绵的糯米团儿。封鞅把手掌放在她鼓起来的腹部抚了抚,笑她, “下次在我背后使坏的时候,建议你直接从门口就扔个东西过来, 那样才叫出其不意, 你这样的,叫自投罗网。”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说她如今行动笨拙,合懿不服气的很,拿手肘在他胸膛上抵了下, “我那是怕把你吓傻了故意露出的动静,瞧把你给能耐的!”她不讲理起来能睁着眼睛把白的说成黑的,封鞅早就习以为常了,顺从地噢了声,“那要多谢你一片苦心体恤为夫了。”合懿扬着下巴觑他一眼,扭一扭身子,不着急起身,在他怀里调整了个更舒服的位置,眼角瞥见外头灰暗的天色,想起来问起他用过膳没有。他这人三餐从来不规律,合懿只要没同他在一起看着,回头总要问一句的。封鞅先前倾着身子在棋局上落下一子,应了声嗯,又道:“今日上午母亲差人送了封信来,说想教我带你回宁园过年节,你觉得怎么样?”合懿哪还用觉得怎么样,只一迭声答应的爽快,可答应完了好一会儿又有些犯难,“但除夕那天怕是不成呀,去年是因阿玦要在温泉宫陪父皇和母后,将原本的大宴推后了,可今年想必就是正日子举行,咱们俩肯定都是要露面的,只能初一再往宁园回去了,你先给婆母回信望她千万不要多心哦。”话头攒到这儿,封鞅想起什么似得看了看她,思索了下才说:“皇上已下令取消了今年的夜宴,咱们等二十九号我休沐了就可以出发去宁园。”大宴取消是个他意料之中的结果,从他得知皇后被禁栖梧宫时就猜到了,国之盛宴,没有皇后不出席的道理,只不过眼下被以荣王夭折的悲痛掩盖着,根本无人疑心其他。就连他,若不是当时合懿偶然问起来,也不会想到去深究其中关联。而合懿就是那“无人”中的一个,她自然便是往表面看到的那边想,轻叹了口气,“玺儿没了,谁都不好受,算了,让阿玦静一静也好,等开年儿我再进宫去瞧瞧他。”封鞅答应着,看她低垂着眸,想来是提起荣王勾起伤心事了,他拍一拍她胳膊,另起了个话头,问她今日前去仆射府赴宴玩得开不开心。很贴心的语气,但其实他是完全理解不了一群女人围一圈儿喝茶聊家常这等乐趣的一个人,跟他说那些什么好玩的也是对牛弹琴。合懿对他的脾性已经算一清二楚,也没打算真跟他聊女人间的闲话,寥寥回了句:“回回都是那么个样子,说说话消遣消遣罢了,算是开心的吧!”只不过被他这么一提,她倒想起中书令那事了,忽然抬起脸试探着问:“今日席间我听说中书令被抄家的事了,世卿,我想问问你,中书令是真的与叛军有勾连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封鞅正落子的手臂几不可察的顿了下,“叛军”两个字如今对他来说像是藏在眼窝里的尖刺,稍稍显现一丁点儿都能把人扎得遍体不自在。合懿倒没从他面上发现任何异常,手里捏起他一块衣袖缓缓搅弄,思量的语气,“我就是觉得中书令不像是那样的人,但偏偏又说是查到证据了,依你看那证据是真是假,还是说......还是说......”她说着微微蹙起了眉,明明知道他肯定要比她更早察觉皇帝的意图,但总觉得就这么明目张胆的问出来是个很不齿的行为,就好像在人家心上扎了一刀后,才假模假式地想起来问人家疼不疼。这问题她一时间没想好怎么说,但封鞅已经心领神会,好歹把棋子放在一个不太高明的位置后,低着头看向她,眸中光影流转,时而晦暗时而明亮,温言道:“你有什么心事尽都可以给我直说,不必藏在心里。至于中书令的案子......如今既然已经尘埃落定,那我如何认为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上如何认为。所以他这是默认了中书令本无罪,只是成为了皇帝清除党争的路上一块被踩碎的石头。而他呢,会不会担心自己是下一个,或者说会不会对翻脸无情的帝王家失望?合懿忽然执拗地去拉他的手,“可我在乎你的想法,你对我还有对阿玦的想法,世卿,我不愿意你受一丁点儿委屈的。”封鞅听着一笑,他说自己知道她的心意,“我没有哪里觉得委屈,而那些所谓的证据也不是单单真假可以论断的,新臣一派之所以称新臣,都不过因在天下未一统前大家是各为其主效力,局势瞬息万变,可做过的事却不可能随之而变。世上之事,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可也不一定就假,重点在于你从哪个角度看,想要它是真还是想要它是假。”那中书令之事便是皇上想要它是真,合懿不知怎的总觉得在他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忙趁热打铁道:“我的心事你都知道,但你的心事我却不知道,你给我说说吧,无论是什么我都和你一起承担,也绝不会让中书令那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亮亮的,浑身有着奋不顾身的勇气,好像突然让自己从一颗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竭尽全力挺直了脊背立在他身边,试图伸展着自己的枝叶反过来为他遮风挡雨。向来只会享受别人保护的长公主真是疼爱她的驸马到极点了。封鞅心里此刻动摇的厉害,他知道她所说的心事绝不是指他讳莫如深的过往,但这实在太像是个坦白的好时机,只要告诉她,他就不必背着那沉重的心理重担了......他低垂着眼睫,目光望着她心口上一朵金线刺绣的牡丹出了神,拇指一下下摩挲在她的手背上,思虑片刻还是只说:“党派之争向来是朝廷大忌,皇上所为是任何一个专权的帝王都会做的事,无可厚非,你不要多想。”所以到底还是没有真正坦白心事,那样沉重的担子他哪里舍得分给她一半,况且眼下只待邹衍伏诛,所有的过往都将不复存在,他不愿在她这里冒一点风险。这也就是不打算说了,合懿有些沮丧地噢了声,她也知道他是不想自己忧心,可有时候被人完完全全滴水不漏的保护着,也挺让人受挫的,就像依靠在大树后面的花草,不也偶尔会渴望见一见风雨嘛。但他说完忽然又低低叫了声灵犀,幽幽问了句:“如果有一天我上书辞官,变成闲人一个,你可愿意和我一起回冀州?”他语气郑重的很,听起来不像是说要带她出去游玩的意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