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在特定场合发生的故事 > 第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在特定场合发生的故事

近来,我养成了徒步去上班的习惯,虽然要早起一个小时,但是可以路过一个小公园欣赏一下春日里的景色,我乐此不彼。向来这个时节应是浮萍生长、鸣鸠拂羽之时,但公园的池塘里浮萍却迟迟未现,树枝上也寻不见布谷鸟的踪影。这样的春景多少有点萧瑟,倒像是深秋的感觉了。还好,春雨打落在伞面的悦耳声音,减少了一些心中的遗憾。我刚踏进办公室,将伞立在门边,就吩咐x帮我烧一壶水暖暖身子。还没等我坐热椅子,x就端着我的茶杯一脸殷勤的来到了跟前,说道:您尝尝。不知这小子葫芦里买的什么药,我看了看茶杯,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喝了一小口,那清香就顶着上牙堂漫到了鼻腔。不错吧?x见我品着茶未说话,便说道:这可是上好的雀舌,我让我二叔专门快递来的。我一边喝着茶一边点头,这茶香和杯中浮浮沉沉的嫩芽儿,倒是和雨天很搭配。你小子不是有事求我吧?这么好的茶你也舍得。我打趣他道。x忙摆手,说道:瞧您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放下茶杯,打开了电脑。x站在一旁不仅没有离开的意思,还时不时的以打探的神色看着我。有事儿就说。我催促了一句。这时,x才支支吾吾道出了原委。原来,前段时间因为小p投稿的事情,我给他扣了一个察觉不够敏感的帽子。今天,他打算将一篇精心挑选了几日的投稿交给我审阅,希望可以一洗前耻。但心里没底,便先奉上好茶讨好一番。我打开邮箱,看了x发给我的邮件。说实话,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这篇投稿一定会录用。但,仔细看了几句话之后,却又觉得这样一个小故事也颇有滋味。于是,一边喝着茶一边继续读了下去。这个故事确实符合童年的学校这个主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发生在一所幼儿园里。可以说,故事的事发地绝对是所有人童年的第一所学校了。叙述人是一位网名首字母为y的幼儿园老师,从文笔的青涩可以感觉到她的年纪不大,但从文字上来看她说自己已经从事这份职业四年了。y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是一家机关单位宿舍小区里的学校,连带着还有小学部。一般只有单位职工的子女才有入学资格,但由于师资条件较好、教学环境优越,所以很多其他单位的家长也会暗地里购买入学名额,将孩子送来此处入读。可以说,这个幼儿园里的名额席位,一位难求。常常一到新生入学之际门口就人头攒动,年年效益增收。因此,在此就职的老师们的福利和待遇也很不错。y老师就是因此而入职的。在她任职的四年时间里,良好的表现让她很快晋升为大班的班主任。本来,这是一件令她为之欣喜的事情,可没想到就在她接手这个班级的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本来就生性胆小的她惴惴不安的事情。这一切,都要从童言无忌、无心说起的一句话开始。y老师的故事今年,是y老师升为大班班主任的第一年。作为班主任,班级里的大事小事都由她亲自处理。除了授课老师之外,她还要扮演临时的妈妈的角色。特别是刚开学的几日里,虽然已是大班,但依然有一些孩子舍不得离开家,被送来的时候免不了要哭闹一场。在这样的情况下,y老师常常要安抚情绪,还要长时间的陪伴照顾,事情琐碎而繁杂。虽然经常筋疲力尽,却又乐在其中。y老师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的。而这个投稿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年幼儿园开学一个月后的一次午睡时间里。在故事正是开始之前,y老师先简单将这所幼儿园的前世今生,向我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所幼儿园虽然是单位宿舍的配备设施之一,但是这栋楼却存在了很长时间。或者说,这个集体住房区连同这里的所有楼房,在此存在了三十多年了。1984年,这里还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厂房。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提出,下海经商的弄潮儿逐渐兴起。厂房的老板就是这一大波吃螃蟹的人群中的一份子。许多现在耳熟能详的电器、汽车、食品品牌,也都是在那一年成立公司,并逐渐发展壮大的。经历过的人,曾经将那一年成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这家私企老板也曾是抱着将企业壮大的梦想,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冰箱厂。但创业初期,有成功的,就一定会有失败的。这家私营企业就在经营失败破产的同时,老板也消失了。有人说他跑到北方去了,也有人说他在这间厂房里上吊自杀了。众说纷纭,也遍寻无果。总之,投资和货款都无法追回了,厂房就被查封了,续而扣压了数年后,又被转手拍卖给了现在的事业单位。1992年,这家单位将废弃多年的这间厂房拆除,建成了一个居民小区,供职员居住。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楼房建筑没有什么改动,但是搭配设施却不断在升级。终于,2000年初,将原先的这栋占据了小区中心位置的社区医院迁移,并将此改为了一所配有操场的幼儿园。所以,虽然楼房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椽梁结构,从前的南方建筑特征也依旧明显,但是内部已经都翻新。尽管只有两层楼,但内部挑高空间充足,看上去与一般三层楼差不多。在小区中,也是一栋引人注目的建筑。每天早晨,y老师一定都会亲自到校门口迎接她的学生们,这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个环节。然后在午饭过后,y老师会组织学生集体午睡,并与其他老师一起负责看护和检查工作。午睡的地方就在教室隔壁,与上课的房间只有一门之隔。但不同的是,这间屋子四周的窗户全部都用厚重的隔光窗帘掩了起来,如果不开灯,室内也犹如黑夜。唯有从窗帘或者门底的缝隙中透出的一丝光线,才能判断出时间。尽管大多数孩子都会安安静静的入睡,但依旧有一些孩子会小声说话和玩闹。这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劝说孩子们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并监督他们睡觉。如果依然没有改善的话,老师们就会让说话或者嬉闹的孩子们离开寝室,穿好衣服到教室里静坐或者打扫卫生。当然,也不是什么重活累活,无非是扫扫地、擦擦椅子这样的事情。所以,许多睡不着的孩子,即使不睡觉,也会为了逃避干活而闭眼佯装。但唯独他例外。y老师看着面前的这个孩子,一向是班里性格内向老实的他,今天也瞪大着眼睛没有睡觉。而这个情况,从开学至今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了。虽然孩子没有睡觉,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吵闹,所以y老师一直也没有特意强迫他养成午睡习惯。y老师蹲到他的床边,还是按例轻声的询问。孩子没有反应,只是呆呆的瞪大着眼睛看着天花板。躺在床上的孩子看起来呼吸均匀,面无表情,曾有一度y老师以为他睁着眼睛睡着了。但她将手放到孩子面前摆了摆之后,才确定,孩子是醒着的。孩子转头看了看y老师,但依旧没说话。为什么不睡觉?y老师靠近孩子耳边问道。孩子摇了摇头,又继续看着天花板,没有回答。睡不着吗?y老师继续问。孩子没说话。闭上眼睛,一会儿就困了。y老师伸手轻抚孩子的眼睛,孩子终于把眼睛闭上了。但就在y老师站起身的时候,那孩子又睁开了眼睛,黑溜溜的眼珠子又死死地看向了天花板。y老师叹了口气,又弯下了身子,问道:为什么不睡觉?晌午,阳光顺着缝隙,笔直的从一道小指宽的缝隙中照了进来。不偏不倚,正好延展到了这个孩子的枕边。y老师弯着腰,看着那孩子。孩子却错过她的视线,看着头顶之上不见光处的桁条,连眼睛都不眨一下。y老师被孩子的视线看得有些后脑勺发麻,她也跟着抬头看了一眼。半明半暗,看不出个所以然。她只好再次俯身,轻声问那孩子:你在看什么呢?孩子没说话,但是视线移到了y老师的身上。然后,伸出手,轻轻的招了招,示意y老师靠近。y老师又将身子压低一些。孩子还是不放心一般,又示意她将耳朵靠过来。y老师笑了笑,还是靠了过去。那孩子对着她的耳朵,小心翼翼的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之前那个红色的眼睛去哪里了?听到这个问题,y老师瞬间觉得似乎有一阵阴寒之气爬上她的后背。她惊了一下,起身看着那孩子。孩子看着y老师,又小声说了一句。从口型中,y老师知道,他说的是:去哪儿了?y老师只是匆匆的说了一句:别胡说,快点睡觉。这件事情之后,y老师在之后的几日午睡里,也会特意留意一下那个孩子。大多数时间,那孩子都没有睡觉。想到那天的他说的话,y老师决定将他带到隔壁教室仔细询问。回到亮堂的教室里,孩子的表情看着也松弛了许多。能告诉老师吗?在铺垫了许多其他内容之后,y老师试探性的问道。孩子坐在y老师的大腿上,天真的眼神看着她,然后慢慢的点了点了头。像红苹果一样,这么大。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将在自己的眼睛处比划。在哪里?y老师问。在房顶上。你什么时候看见的?每天午睡的时候。之前看到过吗?孩子摇了摇头。y老师想起来,这学期所有的床铺位置是新安排的,之前这个孩子午休的时候不睡在这里。难道之前睡在这里的孩子也看到过吗?但是,每学期床铺的安排都是随孩子们自己挑的。有的孩子习惯睡在原来的位置,有的喜欢新鲜便换了地方。之前睡觉的地方就没有。孩子小声嘟囔了一句。y老师确实也有顾虑,毕竟这是一栋有历史的木制建筑。且不说害怕,就是这历经风霜的梁柱,看着就让人心生敬畏。若是冬日里,天黑的早一点,y老师也不敢独自走在这栋楼的廊梯间。但作为一名老师,她又不得不摆放好自己的位置。一定是你看错了。y老师安慰孩子道:你看,现在不是什么也看不到了嘛?孩子却有些不服气,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将小脸靠在了y老师的肩头,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你看,还是困了吧?y老师说着抱起了孩子,将他又放回了床铺。孩子已经睡眼惺忪,y老师帮他将被子盖好,孩子眯着眼睛对自己笑了一下。就在y老师打算离开的时候,已经快要入睡的孩子又一下坐了起来。怎么了?y老师被吓了一跳,小声问道。老师你看!孩子抓住了y老师的手,另一只手指着房梁处,小心却又至不住兴奋地说道:你看,你看呀!红眼睛又回来了。说完,露出了一个甜甜的满意的笑容。第二天午休的时候,y老师将床铺的位置又变换了一下。这一次,终于没有孩子再盯着天花板了不睡觉了,也没有人再看到什么像苹果一样的红眼睛了。但,真的如此吗?y老师也没有勇气再去查实。我将杯子里最后一口茶喝完,然后舒展了一下自己的后背和颈椎。x跑了过来,一脸贱兮兮的表情看着我。这小子,竟然洞悉出了我的心思。我想着。暂且收了。我干脆的说。得嘞!他也利落的回应道。我跟着简单叮嘱了几句,x仔细的听着,眉眼间也越来越有专业编辑的神情了。又继续看了几篇投稿,确实乏了才起身溜达了几步。望着窗外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感受着从缝隙里窜进来小风,我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老实的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看来,这倒春寒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了。再喝杯热茶。一杯新泡的茶递到我面前。我闻着这扑鼻的清香。此时此刻,还真有一种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的意境。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阅读,下周正常更新:)第10章 (3)传说与现实的误差率转眼间,竟然立夏了。终于,雨水也停了下来。但外面不下雨了,我家里却依旧不见转晴。天花板上的水渍还在扩大,再晚些日子,估计就可以覆盖之前的印记了。就在我即将失去耐心之际,终于,我得知了楼上住户回来的消息。欣慰之余,我立刻爱耐不住地前往楼上。就在电梯里,遇见了一个带着墨镜和鸭舌帽的人。那人穿着宽大的外套,托着一个行李箱。我心里止不住嘀咕,不会就是这个人吧?果不其然,出了电梯,那人拖着行李箱,径直走到了走廊顶头的房间。我觉得有些唐突,却还是打了声招呼。你好,我是你楼下的住户。我说道。哦,原来是你啊。那女孩一边开门,一边向我解释道:不好意思,回来晚了。我摆手说没事,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着急。她请我进了门,我与她才一同发现,原来她走的这一大段日子里,凉台的窗户忘记关了。这也无妨,但偏偏那段日子狂风暴雨。不仅雨水落入了凉台,还将立在墙边的拖把吹倒了,不偏不倚的打在了凉台洗水池的把手上。水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总之池子已满,阳台也淹了不少。就这样,那些无处安生的自来水和雨水,溜着缝逃到了我家的天花板。水费、修理费免不了,我照例打了电话让检修师傅上门,女孩连行李都来不及放好,还背着背包就开始打扫。我有些于心不忍,却又不知道如何在她的歉意中下手帮忙,半天才憋出一句:听说你也是记者?我以前也是做记者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