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在特定场合发生的故事 > 第1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在特定场合发生的故事

那个孔似乎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小v往孔中看了下去。不是灰白色的水泥地。黑色。参杂着一些白色。但是两个颜色的质感不一样。黑色看起来是光滑的,白色像是皮质的。人的皮肤。小v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个。小v又仔细看了看那个堵住洞口的黑色。一根一根的,从白色里面生长出来的黑色。不是很茂密,但是却有一定数量。小v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的头顶。意识到这里之后,小v觉得自己的脚开始发麻。她尝试着,一点一点的移动自己放在桌子下面的腿,慢慢往回收。从位置判断,这个头顶应该就在自己的腿边。若真如此,那这个人应该就蹲在自己的桌子下面。往常也会有一两个调皮的小患者出现,也曾钻到过桌子下面。但是,小v觉得自己看到的那白色的头皮、稀疏的头发,绝不是什么小朋友的。小v的腿僵硬的一点一点在向一侧移动,但上身还是无法动弹。忽然,就在小v努力移动身体的时候,那个头顶动了起来。它在慢慢转动。慢慢地,在向上仰起。小v看着孔中的景象,全身开始颤抖,呼吸也乱了节奏,止不住抽泣了起来。渐渐地,那个头仰了上来。从那个小小的孔中无法窥见所有,但是还是可以判断出,那是一张女人的脸。没有血色,也没有表情,甚至没有皮肤该有的纹路。那个女人,仰着头,从这个硬币大小的孔中,也看着小v。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白,白得没有任何杂质和血丝,而眼球,黑得几乎看不到瞳孔和虹膜。她就这样盯着小v。不知过了多久,小v感到肩膀轻松了。她立即从座位上弹起身,跳离开。过了一会儿,小心翼翼的往桌底下看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小v再次鼓起勇气,从侧边靠近桌子,往孔中看去。灰白的水泥地又出现了。虽然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之后小v不断地尝试将这个孔堵上。终于,在一日下班之际,关门的时候发现了滚落在门背后的橡皮。二话不说,小v将那个孔结结实实地堵上了。但即便如此,每次坐在这张桌子前的时候,她都不自主的将腿摆放在桌子的一侧。那个桌面之下的空间,变得无法忽视,也再无法让人心安了。次日,我见到x的时候,却见他没有了往日的愁容,又是一脸幸福的样子。她决定留在这里了。x这样小声对我说。我笑了,拍了拍x的肩膀,忍不住叮嘱他要认真对待。你怎么像我爸一样。x这样对我说。我见他已经不再忌讳谈及女友之事,便又对于小v的故事询问了一番。x告诉我,之前在与小v网络交谈的时候,她就将这家医院的历史告之了,而后x也做了一些调查。在那个噩梦般的下午之后,小v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些医生,但是他们都表示这家医院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并未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和传闻,他们也没有遇到过什么灵异的事情。就在小v觉得或许是自己出现了幻觉的时候,她从自己的家人那里得知了关于这个医院的一些事情。小v听家里的老人说,这个医院从前并非是医院,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家慈善机构的义诊之地。久而久之,这个小乡镇变成了县城,应发展需求,政府就将这个义诊场所保留了下来,聘请了医务人员之后改为了县医院。这个医院的名称还是由当时的市长题字的,如今依旧挂在医院的就诊大厅处。这听起来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小v也是这么想的。再询问了一阵,老人又说了一些有的没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我小的时候,那里就是个义庄。老人忽然说道。听到这里,小v才觉得为自己的遭遇找到了答案。根据x查找到的资料,清末民初的时候,小v的家乡还是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小乡村,治病还全靠赤脚医生和神婆显神通。从前,村里几个大户人家的祠堂就在村中心处,后面便是义庄。抗日战阵的时候,祠堂被一颗炸弹毁了,义庄却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将这里划给了一个慈善机构,不仅规划了学堂还有图书和医务室。这个原本的义庄,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小三楼的建筑,在这个地方又屹立了几十年。所谓义庄,就是摆放尸体和棺柩的地方。我听至此,心里也觉得,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小v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许也不是,但是人总是喜欢这样,为任何事情找到一个答案或者出口。无论真假,无论是非,都比悬而未决的好。我听完x的叙述,若有所思。转念一想,又叫住了x。我喊了一声x的大名,然后指着他,说道:你小子,竟然借着工作之便勾搭女生。x看着我,只是笑而不语。作者有话要说:下周正常更新,有喜欢的朋友请留言和点击收藏:)第16章 (4)走廊尽头的窗帘中伏,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最近几天,在我上下班路过的那个小公园里,爆出了一个新闻。某天清晨,一具男尸悄无声息的浮现了。据新闻报道,这位男性年龄约莫三十岁左右,至少死亡两周以上。从尸体痕迹来看,应是被杀,后脑有伤痕,警方推测死者被人击晕之后,投入公园的池塘之中溺水而亡,目前身份不明。因小公园中未安置监控摄像头,而且此时离案发之时也有一段时日了,所以能找到的线索很少。再想起之前,左珍珍曾说我生病是因为冲撞了邪气。现在想来,或许是这个吧。案件的发生,让这个小公园变得冷清了许多。原来晨练的老人们散去了,带着宠物遛弯的改道了。唯独还有一些好奇的旁观者,三三两两的远远地看向池塘方向,也不敢靠近。虽然,上班也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但我还是坚持每日从这里穿行。要说心里不介意,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想起身旁的一汪池水曾泡过腐尸,晚上下班的时候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慌张的,路过时不知不觉便加快了步子。但我认识的人里面,自然有喜欢这样地方的。听说已经开始司法解剖了。d对我说。之前因为我擅自与左珍珍交易,以故事换故事的形式,将他们在查的校园集体自杀案套走了,d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联系我。直到今日,他来到这个公园,想到是我家附近,便约了我。还以为你不再见我了呢,老邓。我打趣他说道。老邓,是我对d一贯的称呼。刚见面,他将一张报纸递给了我。是那桩学生在酒店自杀案件的报道,只说是校园暴力导致惨案的发生,校方和教育部都已出面道歉,并表示将严管校园环境,还孩子和家长一片纯净的求学之地。老邓解释,因为案件真相与怪力乱神有所关联,所以左珍珍查到的部分,基本上只字未提。而对于现在在日本的左珍珍,老邓也没有办法,说只要不出事,由着她便是了。而且,传回的关于日本地震灾后重建的新闻报道,也确实得到了上头的肯定,所以也算是掩饰过去了。还不清楚身份吗?我问道。老邓摇摇头,说:在水里平泡了这么长时间,面貌、指纹都无法识别了,身上也没有任何证件。除了脸上有一大块红色胎记之外,再无其他可辨认信息。听说与近期的失踪人口做了比对,也没有信息对的上的。公安机关也发布了寻人信息,至今,也没有人前来认领。竟有这样的事情。我感慨道。这世间果真有这样活了三十几年却无亲无故,也没有人认识的人吗?但,比这个更令人心酸的是,或许有人认识却又觉得麻烦,而选择沉默。这件事情就在人们茶余饭后热闹了几天,转身,便被遗忘了。唯有路过这个小公园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个小公园成为那个人人生的终点,和唯一的标签。没人知道他叫什么,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没人知道他曾经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只称他为某公园里溺死的男人,想来变为此而感到悲伤。你就是太多愁善感了。老邓评价我。人这一辈子,若真要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岂是易事。因为这件事情,我最近心情较为低落。这都是命。我想起分手前,老邓曾这么说。难道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力量,能在冥冥之中操纵着这世间的一切生命?我自然是不愿意相信的。投稿人e太太也是如此。e太太是某医院的后勤人员,负责被服的清理和更换工作。已经年过五旬的她,自然是不太熟悉网上投稿的事情,这件事情是经由她的小女儿叙述发布的,说的也是e太太年轻时候,在这家医院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也改变了e太太的一些信仰,令其从一个无神论者,转变成为了现在的一名虔诚的佛教徒。e太太的故事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年前。那时候,e太太刚刚生下二女儿没有多久便下岗了,为了给家里多一份贴补,托人寻得了一份在医院里的清洁工作。这个工作得来不易,所以e太太也是尽心尽责,再脏再累也毫无怨言。虽然在这个迎生送死的地方上班,但是e太太一直是一个无神论者。e太太的家里,也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腐书网。祖祖辈辈,都是在地方上办私塾教书育人,最著名的是晚清时候曾出过一位进士。为此,还被授予过秀毓流芳的匾额。可惜,后来因为战乱而导致家破人亡,因此败落了。即便如此,虽然并没有取得过很高的学历,但e太太也保持每日读书学习的习惯。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样的道理,e太太从小便熟知。来这家医院工作的几个月后,虽然,一起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忌讳之事,但e太太也依然没有对自己的信念有过动摇。直到第二年,医院接收了一个特殊的病人,让e太太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似乎在科学之外,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白天。e太太被派到住院部的附属楼去打扫。这栋楼,是一栋老旧的两层楼。一楼是一些不常使用的办公室,二楼有大约二十间病房,因此走廊十分狭长。不太清楚这些病房被使用的频率,但一旦主楼的住院部住满,便会派人将这边的病房收拾好,并接收病人。但这一次不太一样,刚上二楼e太太就看见两个穿军装的人,站在楼梯口处。想要到走廊里,还被仔细询问了一番。确认了是医院工作人员,才放行。当晚,e太太回家看新闻才得知。白天自己去打扫的二楼,有一名灭门一家六口的杀人犯。因为企图越狱,被捕时受了枪伤。虽然不致命,但也一直处在昏迷状态中。几日后,e太太又被安排去附属楼打扫卫生。虽然只是拖地擦窗这样简单的工作,但e太太还是觉得有些不安。可作为才来一年的新人,自己也不便推脱。这个附属楼在一排树荫之下,即使是白天,也光线昏暗,感觉阴凉。e太太带着打扫工具,从一楼走向二楼。不知为何,e太太朝一边的走廊看去。冗长的走廊尽头,是一个长方形的窗户,也是唯一的光源。墙壁上的醇酸油漆分辨不出颜色,但是微弱的反着光,从远处看有种波光粼粼的感觉。e太太来到二楼,例行询问之后,她被放行。这里的病房还是早年的格局,空间宽大而且全是木制门。门上有一个玻璃窗,可以看到病房里的情况。此时,这二十间病房只有一间在用,在这个房间的门口有一名警察把守。e太太从走廊的尽头开始打扫,二楼也有一扇一模一样的窗户。窗外人流穿梭,有人骑着自行车匆忙的路过,车铃声清脆可闻;室外阳光充足,晌午时分人们偶尔打伞出入,伞面花色鲜艳夺目。眼前的景象,与这栋楼里的一切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这栋楼里像是另外一个空间,万籁俱静,了无生气。唯独活着的另外四人,一人是昏迷中的杀人犯,另外三人如同塑像一般,除了呼吸没有任何声音和动作。e太太只想尽快打扫完,然后离开。在移动到那个杀人犯的病房外的时候,e太太还是止不住好奇,透过门上的玻璃窗,偷偷向里面张望了一下。背光的房间里,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几台设备摆在床边,e太太没见过那么多医疗设备,只觉得那人全身上下被插满了管子,已经分不清连接的是哪一台设备。就在e太太仔细看着的时候,玻璃窗上忽然出现一张人脸。是一名警察,他用严厉的眼神示意e太太离开。e太太吓了一跳,慌忙的低头继续拖地。坐在门口的警察也一直盯着她,e太太觉得自己好像是服刑犯一般,不自在的继续着工作。不知是心慌了,还是木制拖把已经腐坏。拖着拖着,突然拖把断了,身首异处般的掉在了地上。清晰的木头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走廊上响起。顿时,楼梯口、走廊上和房间玻璃窗处,伸出四张脸。都死死地,盯着e太太的方向。断了。我,我去拿过一把新的。e太太被看得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楼的一层,应该有存放日常清理工具的地方。e太太赶快将断了的拖把收拾好,低着头向一楼走去。刚走到一半的时候,e太太忽然听见一个声音。是铁链的声音。e太太赶下楼,那声音又不见了。走到楼门前,发现门没有被锁,便不以为意了。虽然知道这里肯定有杂物间,但是e太太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房间。于是,便在这阴暗的走廊中,从一间一间没有标识的房间里找寻。刚找几间,e太太忽然又听见了那个铁链的声音。这一次,十分清晰。而且并不是从楼门处传来的,而是从走廊深处。e太太退出房间,朝走廊尽头望去。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种声音,e太太觉得听过但是又不太熟悉。此时的e太太,只想赶快找到新的拖把,然后打扫完并离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