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民国草根 > 民国草根 分节阅读 19
字体:      护眼 关灯

民国草根 分节阅读 19

  民国草根

d听到这里,邵满囤脸上的笑渐渐的消失,一股子悲伤的氛围笼罩在他的周围,他垂下眼睛,回的缓慢。“俺是跟俺爹学的手艺,俺爹姓邵,原是丘村的木匠。”他这么一说,这群匠人中的大半竟是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原来是邵家的啊,因着匠人们做大活的时候,多少都有些联系,几个就住在丘村周围的木匠们都听说过邵家的事情。原来,这就是邵木匠曾经赞不绝口的儿子。若是他还在世的话,只瞧着这孩子手底下的工夫,用不到多久,也就能出工了。这邵家也算是后继有人。想到这里,就有几个心善的不太落忍,主动开口宽慰到“瞧着你现在的工,只需要再指导个把月,教教怎么处理细节,也就能出师了。”“不如,你再寻个师父,拜在他的门下,也不枉你跟着你爹学这三年所耗的工夫啊。”“是啊,是啊”众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应和,邵满囤反倒是摇了摇头,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不了,不是俺不爱学,而是俺真没工夫。”他指指初家内院的所在说到“俺爹跟东家签了三年的工契,俺还有两年半的时日没还完呢。”“所以,今日里的这活,若不是在木匠这里做,也是要去其他地儿帮忙的。”“俺跟你们这些有本事的大匠不同,俺的薪水是日结的。”“俺不跟这工程包下来的款子走呢。”这话说的,让邵满囤周围的匠人们一愣。听到这个小子竟是白跟着他们这一组出苦力的,这心里连最后一点别扭也不存了,只剩下了熨帖。又干活又不分钱,这样的孩子咋可能不让人疼呢就在众人都软化时,那晌午的饭也扛过来了。要说这初家的老爷是个讲究人,就算是掏了钱,聘了人,在这不该多操心的细节上,也是做的得体。这不小的园子中,干活的有本家自己的仆役,主家下属的长工,还有他们这些本应该自负伙食的匠人。可是无论是谁,初老爷在一开始聘的人时候就说了,中午的这顿饭食,都由初家老管了。只这一点,就能收获不少的感激。感激初老爷的,还都是些拿出去有把式的手艺人。待到他们离了初府,走街串巷的时候一宣传,那初家的美名,可不就跟着远扬了吗。众人眼瞅着食盒,口中称颂着谢语,见到那两个小厮将一方一圆两个大木桶搁在棚子中间,就自发的围了过去。可这两名杂事的仆役,将木桶放定,却不急着打开盖子,只是口齿伶俐的跟这群匠人们,报着今日的食谱。“发面儿足有寸厚的锅饼,不是蒸的是烙的,绝对瓷实。”“按人头发放一人两张。”“若是不够的,用完了再来这里补取,饼子备的极多,总是能管各位饱腹的。”“至于菜肴,因着冬日中也不曾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只是将年节时,主家剩下的一些肉菜,混着点萝卜熬了一锅烩菜。”“这做出来的虽不多,每人却也是能分上一碗的。”“至于饭后清嘴的,是自家作坊中磨的豆腐,喜欢的舀上一勺,不喜欢的,只着边上的汤漱漱口,也是好的。”初家的饭长什么模样,木匠们不曾见到,只光是听,口角处就跟着分泌出了唾液。众人再盯着那两只大桶的时候,眼神都有些变了。第三十七章 豆腐可是这饭菜既都到了,为何又不分呢就在这群匠人们感到奇怪的时候,那负责分食的两位小厮,却是瞧着后头面露欢喜之色“到了到了”说完,就将封的还算严实的两个木桶给打了开来。原来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跟在后边提溜着餐具的人跟过来了。虽说在工地这种露天的环境中吃饭,不做什么讲究,可也不能让工人们空着手抓吧。早在开工之前,府内后厨间就进了一些价廉的竹筷,竹托,刷干净,放在一旁备着。这不,就派上用场了。这餐具依是两个人拿着。将竹托上下摞起,再用细麻绳紧紧捆好,挂在平日间背篓子或是箱子时起支撑作用的背架之上,几十个托子就被他们全数的背过来了。最占地方的餐具背在了背上,腾出来的一双手,则可以一手提一只篮子。一边篮子摆碗,一边篮子放筷,其上再扣一方布巾子。显得干净又敞亮,让那些依着指示,先过来取餐具的匠人们都不由的眼前一亮。大户人家就是讲究,工人吃饭,也不见怠慢。众人一团围上,年纪最小的邵满囤却不着急。他跟在队尾,待到前面的人领了个七八的时候,才将他那一份儿餐具给拿到了手中。这乡里人做的餐具,算不得精细,邵满囤手中的竹托盘,盘底儿还泛着毛刺儿。但是胜在心思精巧,正是得用。这竹托上加了两个薄片的隔板,将一尺见方的托盘给分成了三段。一段窄些,两段长些,正好用来摆放另一旁仆役手中分到的一碗一碟。将碗碟放置在托盘上,正好与分隔好的空档卡做一处。这样托着盘子,寻不着地方,也不怕因手抖将饭菜倾在地上了。邵满囤瞧着有趣,脚下却不曾停着。他先是去了人已经渐少的木头桶子处,将竹托盘递了过去“劳烦小哥替俺娶两个饼子。”这还是头一个领饭还跟他们客气两句的匠人呢。因着这一句客气,那从一层摞着一层的木头格子中拿烙饼的小厮还特意的瞧了邵满囤一眼。他手底下一翻,愣是将这一层中最大的两张饼子塞到了邵满囤擎着的托盘里。邵满囤却是无知无觉的道个谢,跟着前面的那个人一起往右侧了侧,顺便连菜也给打了。东家说了,这个桶中是用萝卜为主熬的烩菜,邵满囤本也没存着好吃的心思。谁成想,他往那盛菜的圆桶子中一瞧,可是对这初家所谓的烩菜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哪是他最开始认为的清汤寡水的素菜杂烩啊,这分明就是油重汤弄的肉荤大炖啊。初家备下来的烩菜,虽是用大锅炖的,但这里边焦溜的肉丸儿,干炸的酥肉,外加上白花花,油汪汪的肥肉片,吃到嘴中能见到的油汪可着实不少。再配上切成角形的青皮萝卜,浸在这满是油花花的菜汤之中,吸饱了其中的汤汁儿,更别提多么的有滋味了。烩菜打到邵满囤这里,已不剩多少。那负责配菜的小厮,见对面的少年与其年纪相仿,那原本只是抄面上一层的勺子,就往菜中捞了过去,一直碰到了桶底儿,再往上一番,一勺结结实实的硬菜,就扣到了邵满囤面前的大碗之中。就这一勺,比旁人多了三成,宽沿儿的大碗中冒了一个满满当当的尖儿。看得邵满囤十分满足,随意找一个石墩做个桌子,蹲在地上就是埋头猛吃。现如今,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自然也多。待到两张饼子,一碗热菜下了肚,也只不过填了一个六分饱。邵满囤摸摸肚子,起身又回到那两个桶边儿,方桶中只剩下两张饼子,圆桶中却是连菜汤也不剩了。一旁负责派饭的小厮大概是要将桶给收走,就将格子里剩下的这两张饼皆数塞进了邵满囤的手中,并用手朝着另外的一个方向指去。那是在饭菜都派完的时候,从后厨又拎过来的一方抽屉匣子。也是最初小厮们报菜单的时候,所提到的清口的东西。“你去那边舀上一碗,也是能填的饱肚子的。”邵满囤却只觉得对方给的他太多,两张饼,他是如何都塞不进肚的。而那盖好了盖子的小厮却全不当回事儿,摆着手,连头都不回的说到“行了行了,不过两张饼子的事情。”就算是他拿回去,后厨的那帮人,也不会吃这种粗糙的饼子的。他们初家仆役不放在眼中的东西,在邵满囤这里却是可以饱腹的好东西。他将饼子拿到手中后,稍思索了一会儿,就将怀中备着的巾子掏了出来,将两张饼尽数的裹在了里边,塞入怀里,只空着手,去那格子处舀清口的东西。见到邵满囤端来了空碗,站在木格子旁的仆役就将上边盖着的那层细纱布给掀了开来。一股子热腾腾的豆子香,腾的一下,从上边涌起。这是用石磨磨出来的粗豆腐。一瞧就是只过了一遍磨的。豆腐的当中孔眼不小,又参了些许的豆渣。却是让这种豆腐的豆香更加的浓郁,连带着吃到腹中,更容易觉饱。邵满囤要了一大碗,仔细的端到一旁,趁着烫口,尽数给吃了。后又就着盒子,喝了碗豆浆,这才吃了一个八九分。将碗筷交还回去,原凑到木匠那一堆人中,瞧着几位上了岁数的人说了些附近的趣事儿,就跟着大家伙再次的忙碌了起来。待到这日头沉下前,邵满囤又帮着人处理出来一根大料。再一抬头,只经了一天,却已经处出几分感情的匠人们正在招呼着他一起回返。邵满囤瞧瞧手底下的工具,摆摆手给拒了。“俺去找管事的登记入册,工具是要还的。你们先走吧,明天不是还能见着”说的也是。几位老木匠朝着邵满囤摆摆手,顺着鹅卵石铺的石子儿路,朝着后门去了。偌大的料场上,空空荡荡,只剩下了邵满囤一个。第三十八章 识字他将手低只抛了一半的大料停下,把散落在一边的工具收进袋子,却没有着急归还。反是拦住了盘完了物料,就要往内院中交代的一位仆役,要来了几大张泛着光的油纸。将这些雨天能够做防漏的棚顶的油纸,尽数的盖在他们做好的大料上边,一是防磕碰,二是防止天下雨。做完这些,邵满囤将油纸的角用旁边的石块压上,再抬起头时,却见到了料场上满地都是木头碎屑与刨花。有些爱干净的他,做活从来都是有始有终。他又将场边的一把半人多高的扫把抄起,把刨花木屑这种细一些的碎渣,铲进了一旁灰色麻袋中,将木条,木块这种稍大一些的木料,堆在了料场棚子的旁边。放刨花口袋的地儿,正冲着后厨的方向,而碎料的所在,却依然是这个料场。因为听过他爹讲过去旁人家做木匠活的规矩。主家的料除非是对方亲口赠与,否则做木匠的匠人,是不得拿出对方家门一步的。当然了,这料也要分种类。像是刨花木渣这样的东西,主家就不会太在意了。要么填到灶台里做燃料,要么就送给木匠自己回家烧去。这就是邵满囤这么处理的原因。等到他将木匠们上工的地方打扫干净,原本乱糟糟的地方,就大变了一个模样。若有盘库的管事的过来,只需要一瞧,就能对的上数目。邵满囤对自己工作的结果也很满意,他拍怕手上冲上的灰,将整理好的工具口袋往肩膀上一搭,就朝着留着山羊胡的李管事的所在走去。他不曾瞧见的是,往外院通去的那道门拱处,一道着了灰衣,打着绑腿的身影,正往回缩去。邵满囤只顾得赶到棚子中,瞧着他面前的李管事,往登记的簿子上写的字儿了。“邵满囤一”一不小心,还把李管事写的一些字儿给读了出来。有点儿意思啊。李管事的顿住了手下的笔锋,诧异到“你竟然还认得字”被问及的邵满囤竟是难得的不好意思起来,他捏着手中的工具麻袋,竟是有些紧张的回到“不,并不识字。”“只是当初为爹娘立碑的时候,请教过镇上帮人代笔写信的老秀才,认得了碑文上的字儿,顺便也将俺自己的姓名一并教会了。”“至于您登记的数字,还是上一次俺来院子中领用工凭证的时候,记账房的先生教给我的。”“我也只认得这十几个字儿,旁的则是一概不知的。”听到这里的李管家,不但不失望,反倒是盯着邵满囤看得仔细了,在一番打量了之后,他手中的笔又动了起来。待到他将工具登记完毕,却是朝着邵满囤招招手,指着他刚才写完的那张纸,将第一行工具栏中的两个字指了出来“斧头”“这两个字是斧头,你将它们仔细记下来,那你认识的字儿之中就又多了两个了。”“不要着急,想要识字是一件好事儿,无论是农人还是匠人,只要是想上学那都是好事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