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天道代言人 > 第3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天道代言人

林景抹把脸,木然地看着镜子,发誓以后除了嘘嘘外绝不再碰那玩意儿,并且决定等天道回来,一定要对他来一场全方位、彻底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好好教教他怎么喊爸爸!!!韩铎强撑着拍完了写真,好在自那之后,鸟儿就安静了,再也没出什么幺蛾子。拍完之后,齐堃送走工作人员,回来打算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结果卧室里没找着人,找遍全屋,才在卫生间里看见蹲在墙角装蘑菇的韩铎。韩铎一会儿挠墙一会儿锤墙,一会儿用脑袋咚咚咚地往上撞,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抓狂。齐堃都惊了,他觉得韩铎身上笼罩着一片灰暗,你到底怎么了?怎么把自己整得跟失恋了似的?韩铎说我特么宁愿我失恋了!齐堃追着问,他却什么都不说了。经纪人只好一头雾水地走开,让他继续在那儿装蘑菇。韩铎把头磕在墙上,崩溃地蹲了半天,才掏出手机,登陆平常爱逛的匿名论坛。【在线等急急急!!!】我的鸟好像活过来了!怎么办啊啊啊!!!林景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他原本也不是那么容易失措的人,这次事关男人根本,所以才慌了一会儿。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回头想想,事情既然是天道引起的,当然就能找他解决。对他来说,无非是一段时间不能享受x生活而已。他本来也没有什么x生活可言,上辈子忙工作没时间谈恋爱,后来卧床十年更不可能,早就素得跟和尚一样了。所以,只要保持平常心,这件事对他根本没影响。嗯,保持平常心林景就这样保持着异常冷静的心态,去见了张三导演。张三原名不叫张三,这是他给自己起的艺名,他觉得格外优雅隽永。这位导演如今四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在脑后扎起个标新立异的小辫子。时常穿同一个款式的文化衫、黑裤子和老布鞋,却把这一身乡土老汉装传出极富味道的文化气息。林景过来时,他已经在包间坐好了。因为听说约见自己的是嘉映新老板,出于礼貌和尊敬,他早来了半个小时。见到林景,他似乎尤为诧异,寒暄过后直说道:听说今天约见我的,是嘉映传媒新任大股东?林景笑道:没错,我不像吗?张三思索片刻,深深地震惊了。林景刚闹出那么大的事,他自然认识。可就像所有圈里人一样,他也以为林景只是个被扔出来造热度的马前卒。如今听人蓦地揭破身份,他心里不免涌现出一股荒谬感。林景也没纠结身份的事,落座之后,便开门见山地说:不知纪小姐告诉您没有,今天约您见面,是想谈一桩新的项目。张三闻言,颇为无奈,实在不是我不愿意,回绝纪小姐时原因也说过了,我下一部片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短时间内不考虑再参加另一个项目。林景微笑着说:张导,您曾经捧过两座金幕、一座金马,还有戛纳的金棕榈,是国内最富盛名的文艺片大导。张三心说这还用你重复。林景继续道:您是科班出身,毕业后从纪录片做起,逐渐由纪录片转型故事片。虽然专注于剧情表达,您的电影却拥有和普通文艺片不一样的气质。您关注着现实主义题材,却选择用浪漫主义的故事来表达它。对一个纪录片出身的导演来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张三真的搞不懂他到底打算说什么。却听林景继续道:您可以从纪录片转型故事片,可以用浪漫主义手法拍现实主义题材,这就说明,形式对您而言也只是形式而已,您注重的是表达。张三忍不住了,说:如果没有重要的那你想过,再一次转型吗?林景蓦地抬起头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张三哈哈笑了两声,看到林景的表情,才意识到他没有在开玩笑,于是反问:转型?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转型?林景说:您的表达太出色了,文艺片又太局限了。我的拙见是,您应该从小众中脱身。因为小众的题材,承载不了您表达的野望。张三愣住了。林景最后那句话,让他心里不可抑制地涌现出一股终于被理解的战栗感,这股颤栗几乎发自内心、发自灵魂。但他却掩饰过去,讽刺道:是吗,那么林总特意找上门,是打算帮我挑一部大众题材?林景轻轻地笑了,他把一沓剧本甩在桌子上,对张三说了两个字:喜剧。第35章 《倒计时》林景同张三面谈的时候, 焦宏文终于找到了韩沐风。他一见到自家新艺人,就忍不住说:可算是见着你人了, 一声不吭跑个没影儿, 回来发现庙塌了一半, 滋味如何?韩沐风瞥他一眼, 波澜不惊地说:我属于在你这儿挂靠云游,想走随时可以走。你确定追究这件事?焦宏文:韩沐风指的是他一声不吭离开一个月的事。一个月前,本来还关注着林景事件的韩沐风, 突然说收到家中长辈召唤,留个信就离开了北京。焦宏文本来还指着他能帮个忙出份力, 可是等他回来, 一切早都结束了。焦宏文不知道, 其实韩沐风也感到万分诧异。因为他走前以钱代蓍又算了一次林景的气运,用的还是刚得到的一套大五帝钱。结果一如从前,算不出半分。不携气运的林景, 怎么可能干得过被他改过风水的星藤?然而, 林景就是赢了。这是韩沐风第一次手段失灵,他反复推测,最后觉得林景那边肯定也有厉害的玄学大师, 破了星藤的风水局。焦宏文这厢已经问起:那你打算走吗?你演技不俗, 又有超凡的能力, 一定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很远。说实话,星藤已经留不住你了。韩沐风说:不,你不是和那个林景比赛拍电影吗, 让我加入这个项目。焦宏文看着他,你真打算留下?我自有我的用意。其实是韩沐风算到,焦宏文这部电影上映后,必定一夜爆红,口碑票房双丰收,是他出道作品的最佳选择。而且不光是我,我还能给你带来一个演员,一个你绝对意想不到的人。他又说。焦宏文诧异道:谁?韩铎。张三觉得林景简直就是个怪物,因为他说出那两个字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成分。他太认真了。他是真的想让张三这个著名的催泪剧情片大导去拍一部喜剧。张三不可思议地说:你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做这种决定的?张导,林景笑了笑,不妨先看看我为你准备的故事。他把剧本往前推了推。说是剧本,实际上不过是个大纲而已,但已足够了。《倒计时》这个故事,原本讲的是主角身患绝症,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从立意到构思各种平庸,会被星藤看上也不过是因为便宜。不过现在,经过林景的一番魔改,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故事。张导拿起剧本看了一眼,首先看到的是体裁形式。一见之下,倒来了几分兴致,他抬起头问:整个故事都是按照时间分割的?倒挺符合这戏的名字。林景抿了口茶,但笑不语。正如张三所言,《倒计时》的剧情结构,有点类似于《失恋33天》那种形式,全片被分成细碎的十几幕,每一幕,都以一个日历牌作为开篇。张三是真的欣赏这种剧情结构。将故事发生的时间直接告诉观众,让他们直观了解到全片的时间概念。随着时间推移,观众会对此越来越敏感,产生逐步加重的心理紧迫感。从片名上也能看出,这是个跟时间有关的戏,选这种架构方法,再合适不过。他从头开始,仔细地看去。剧本并不完善,只用寥寥数语勾勒了一个大概,台词也只暂时填充了一两句,但足够让他看懂剧情了。1、5月5日阿京安静地躺在医院里,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床头放着他的病历,已然病入膏肓。画面一闪即黑。2、6月3日一直修长枯瘦的手,在《临床实验协议》上签下阿京的名字,他抬起头来,对面前穿着白大褂的人说:别告诉我哥哥。主任医师看着他叹了口气。于是,阿京跟着一群白大褂,开始进行各种实验,他本人有时状态不好在一旁看着,有时也亲自操作。白大褂们会抽取他的血液、毛发等物,往他身上打莫名其妙的针,定期给他做检查。日历牌以看不清的速度翻阅着,实验也在慢慢推进着。3、8月3日苍白寂静的医院走廊中,阿京走过转角,偷听到两个白大褂的讲话声。实在是缺钱,经费所剩无几,快要做不下去了。如果继续这样,那就只能让阿京阿京冲出去对他们说:我可以继续做实验,让我继续参加。两人对视一眼,冲他摇头:主任不会同意的。阿京来到主任的办公室,刚刚进去,就被赶了出来。然而他锲而不舍地扒在门框上,死不撒手。4、8月4日阿京在病房里拿着一个本子勾勾画画,哥哥在旁边同他说话。人家主任都把你赶出来了,而且那个实验经费紧缺,又那么危险,就算参加了也听哥的话,别再固执了。阿京充耳不闻,继续在本子上涂涂画画,镜头下移,他的本子上写着阿京的愿望清单,上面列着一溜儿奇葩的愿望,例如和老妈一起参加lol比赛、暴打一顿熊孩子,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奖但是,心愿单最下面的一项被涂黑了。哥哥说你别想七想八,好好治病才是正理。阿京说,这些愿望我能完成。哥哥说你怎么完成。阿京说:幻想。5、8月7日阿京躺在床上,进入梦乡。他再次睁开眼时,竟然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也异常地好。在这幕剧情里,他带领一个研究项目大获成功,得了诺贝尔生物学奖。6、9月1日张三看前面四幕的时候,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这是部喜剧,但看完第五幕,他就懂了。阿京是一名癌症患者,同时也是个医学硕士,跟着导师研究一种新的抗癌药物。阿京对这项研究异常热情,把它看做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主动提出试验药物。但项目组经费紧缺,临床实验进行没两天,被迫中止了。阿京去找导师,结果被赶出来。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这么断了。阿京有一个愿望清单,是他死前想要做的一些事。实验中止后,他认为自己活不下去,心如死灰,每天躺在病床上什么也不干,只是幻想。幻想自己实现愿望的过程。这些幻想,就是这部喜剧的真正主线。就如同穿越一般,在幻想里。他有时是奇葩的研究员,凭借各种奇奇怪怪的姿势完成实验,最后竟摘得诺贝尔奖;有时是妈宝电竞男,带着老妈一起参加比赛,骚操作频出,竟然得了世界冠军;有时竟然还变成十来岁的年纪,牛逼哄哄,把同龄熊孩子暴揍一顿总之,他幻想的,都是一些很奇葩很骚气,谁都很向往,但谁都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这是非常典型的喜剧片表达,让故事主角做一些观众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满足他们的欲望。比如在上面三个幻想里:学生们满足了不用努力就能当学霸的欲望;游戏玩家满足了不被父母阻止、甚至反向操作带着父母一起打游戏的欲望;而大部分人都满足了不被道德绑架、想揍熊孩子就暴揍一顿的欲望。而且,不仅仅只是满足,甚至还有溢出学霸得了诺贝尔奖,游戏玩家得了世界冠军。观众看到一半,已经达成心理预期,看到结尾,会感觉超乎意料地爽。张三也看得极为爽快,他甚至已经开始思索,可以往故事里加进什么样的包袱,把它变得笑料百出。每一个幻想故事都相对独立,会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不同的开心和爽感。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很适合这部电影的体裁,每一个日历牌,都会开启一段现实+一段幻想。幻想和现实双线并行,前者相对割裂,后者却很连贯。在幻想中,阿京的心愿得以实现。在现实中,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好,健康状态竟然突飞猛进。让张三觉得高明的是,这一切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的,而是借由日历牌、随时出现的病历、阿京的外在表现在镜头中展现出来,让观众自行领悟的。不直接点明剧情,而是用镜头展现片段,让观众自行领悟。这种表达方式成熟而有逼格,不像商业电影的表达手法,反倒在文艺片里非常流行。但凡有点能力的文艺片导演,都会这么表达。举个例子来讲,许多大导的电影里,会出现这样的镜头衔接:第一幕,角色面临一个选择,是开车去上班,还是坐公交车。镜头会展现一些细节,(比如他拿出公交卡又放下,打开手机路况),但绝不直接点明他做了哪个选择。到了第二幕,他直奔地下停车场,观众们才知道:他选择开车去上班。《倒计时》整个戏,都采用这种衔接、这种表达。虽然失去商业片应有的直白简明,但和它本身的段落式结构很搭,细细读来别有韵味。继续说回剧情。在幻想中实现愿望,让阿京心情变好,病情有了起色。这时他突发奇想:别人能不能也用这种方式治病呢?于是,他开始心理学书籍,自学催眠、心理暗示最后,总结出了一套幻想疗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