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寒门宰相 > 九百一十三章 贤相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九百一十三章 贤相否

  寒门宰相

听官家此语,满殿肃然,方才还心底笑章越的侍从们无不改颜。


李宪心想,人都说官家与王安石如一人,但我看官家遇章越,方是刘备遇诸葛亮。


千古君臣相知相遇,也不过如此。


此刻章越正sè道:“臣虽匹夫,然家国天下,社稷兴亡,臣焉敢轻之,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刻章越方知,匹夫背负天下兴亡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情。


而这一辈子读得圣贤书到底说得是什么?在眼前豁然开朗了。


那如同汗牛充栋般的文章典籍,无数先贤呕心沥血的着作,张载的横渠四句,便是这一刻的明悟。


那便是我以我血荐轩辕!


最后的最后,章越合上眼睛,回到梦笔山时‘天下事,少年心,梦中分明点点深’。


眼见章越动于神sè,真情流露,也是出乎官家的意料之外。


章越是为自己得相位激动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曾有有人当面论司马光之jiān,官家对他道,不论其他事,只说辞枢密副使一事,古今惟见一人。换了其他人,迫之亦不肯去。


而如今章越之受枢密副使,则足见其忠也。


官家言道:“如今百姓穷苦,国政多乱,qiáng敌在境,朕承祖宗之命,夙夜兴叹,可惜才浅德薄,无力申于天下。”


章越从容地道:“陛下不必妄自菲薄,仅陛下求贤待士一事,古今明主亦是罕及。君以国士待臣等,臣等当以国士报之。陛下垂拱以来,变法已是有成,且如今稍以宽之,除了交趾之外,数年之内,不求边功,民之倒悬自解。但若要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以臣观之,此事说易不易,但似难亦不难矣。”


“至于国政之事,似乱麻一团,若细细解之则不知虚费多少气力,唯有以快刀斩之。本朝异论相搅成俗,党争之事,唯有陛下可以消弭。若时日越久,嫌隙越深,此事臣请陛下立断!”


“至于辽国一事,此寇如今敌中国一百七十余年,看似虽qiáng,但以臣计之,高丽服亦不服,内四分五裂,终其不过大而无用,腐而不倒罢了,容臣先为陛下除去此忧!”


官家听了章越一席话,jīng神一震,换了旁人这般言语,肯定以为是加封后激动得胡言乱语,大吹法螺,但章越何人?


官家道:“朕昔用卿,收熙河七州如反掌,如今唯有再托付卿。朕治天下似如登楼,卿建一楼,朕登一楼,终可穷千里,万里之目!”


闻之章越拜而不言。


李宪当即应景地拜道:“臣贺陛下得房杜,姚宋般千古贤相,中兴我大宋!”


左右侍从亦是齐齐下拜皆道:“臣贺陛下得贤相!”


“臣为陛下贺!”


众人的道贺之中,官家顾盼之间,似看到自己成为了中兴之主!


千古贤相,中兴大宋。


这两个词划过章越心头。


我可以吗?


章越勾起了笑容,看向了殿外,看来明日会是一个好天气!


……


政事堂中。


吕惠卿,王珪,王安石三人分坐。


自王安石回中书后,吕惠卿只是保持与王安石面上的和睦,甚至在天子面前也是一副全力给王安石帮腔的样子。


但王安石却丝毫没有给吕惠卿面子,他回朝后,立即罢停吕惠卿在他罢相期间,所设的手实法和给田募役法。但吕惠卿任由王安石为之,并全程一言不发,半句反对也不见。


众人都奇怪这不是吕惠卿的性格啊。


王安石说什么就是什么,吕惠卿哪里是这么云澹风轻,不吵不闹的人?


唯独今日吕惠卿脸sè很难看,他是高度敏感之人,从方才王安石对章越平静的话语中,谁也没有察觉到什么,但他已是察觉到了。


片刻翰林学士杨绘手捧御批而至,都堂之内早候着众官吏本皆翘首以待,这一刻皆是sāo动,终于拜令下达了吗?


杨绘捧御批给王安石,王安石与左右吕惠卿,王珪一并看过。


王安石当即吩咐草拟文书……


而此刻本是万事不争的吕惠卿再也忍不住,伸手按住印盒中的相印对王安石道:“此乃取乱之道,还请相公三思啊!”


ps:此文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样,写文主要还是不辜负书友们的厚爱,所以每一章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让大家失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