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晚唐浮生 > 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

  晚唐浮生

他曾经思考过,什么是华风?都说训以华风,那么华风到底包括哪些呢?现在想来,其实每一样不起眼的小东西、小物件、小习惯,都是华风。


靺鞨人、渤海人明明不产茶,但却学习中原人煮茶的习惯,这就是“训以华风”的一个小方面。


而每一个小的方面汇聚起来,就是很了不起乃至彻头彻尾的改变了。


但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呢?这个问题又想不明白了。


积极向华风靠拢,但还要保持独立性么?有这么清醒的认识,难怪渤海可以立国二百余年了。


突然之间就有些忧愁,朝廷大概要花费很多精力来治理辽东了。渤海是一块大肥肉,但吞下之后,却也有些难受。究其根本,或许是吞得太快太急,没来得及细嚼慢咽,导致了如今的结果。


只能慢慢来了,卢鹤年心中明镜似的。或许,这也是自己来这边为官的意义所在。


******


“这就是中书省?”三月初六,卢鹤年进了宫城,在小使的引领下,来到了位于武德殿东侧的中书衙门。


甫一进门,看到盘腿坐在炕上的诸位宰相时,差点被雷得外焦里嫩。


这间衙厅其实很大。门窗朝于东南,一个巨大的火坑占据了南、西、北三个方向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仅空开门窗的东面。


平日里威严十足的政事堂宰相们在火炕上或坐或卧,着实有些辣眼睛。


“炕暖窗明有书册,多好。”陈诚咳嗽了一下,问道:“卢家贤侄,为何用这种眼神看着老夫啊?”


“见过陈相。”卢鹤年立刻上前行礼。


“长舒两脚睡,舒坦。”门下侍郎赵光逢从炕上起身,笑道:“老实说,在洛阳、北平的时候,可没睡过这么暖和的床。”


“见过赵相。”卢鹤年又行礼。


“御冬两式。第一式,貂裘蔽身;第二式,一炕蜷伏。练好这两招,受用无穷。”门下侍郎萧蘧笑道。


“见过萧相。”卢鹤年第三次行礼。


还好,就这三位宰相在中书。其他左官,一齐见礼即可。


“一路行来,感觉如何?”陈诚率先问道。


卢鹤年想了想,道:“皇朝若想据有辽东,任重道远。”


“你能这么想,很不错。”陈诚赞道:“所来之事,我已知悉,把赵王的奏疏呈来。”


卢鹤年从身后的侍卫手中取过木盒,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


一名令史接过,检查了下密封后,轻轻打开,将奏疏递给陈诚。


陈诚很快看完,又给了其他两位宰相。


“圣人又有事做了。”陈诚说道。


“不错。”赵光逢、萧蘧二人看完,相视一笑。


仔细看看,似乎更多的是苦笑。不过这样也好,总比圣人跑到南方去好吧?万一水土不服,弄出点事情来,大伙哭都没处哭。


昨日江西有消息传来,为惩罚刘岩,李嗣源举兵攻入潮州,大破敌军,斩首三千余级。但军中突发疫病,殁者众多,最后无奈退兵。


打江西总共才损失不到两千人,结果潮州一场疫病直接没了四五千,你说可怕不可怕?


但——让圣人老老实实待在宫中,那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个四处浪荡的北朝君王,昨日还和人说,班师的时候走七圣州草原,经长春宫返回北平。


这就是不死心,指望阿保机出来会一会呢,真的不让人省心。


但你若说圣人不会治国,那就小看他了。种种奇思妙想,深谋远虑,可谓天马行空,事后看来,却又合情合理,无可指摘。


浪荡,继续浪荡吧。


俗务方面,自有我们这些老骨头替你打理,大伙都希望这个江山越来越好,免得重新陷入以前那种噩梦日子。你自己悠着点,多活几年,就是对这个天下最大的贡献。


“明日随我入宫面圣。”陈诚又半躺了下来,随手翻看奏疏,说道。


“是。”卢鹤年应道。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灵射了进来。


窗外铺满了三尺积雪,窗内温暖如春,老迈又精明的帝国宰相翻看着各地呈送来的表章。看到精彩处,便与同僚讨论一番,写上一段批注。


卢鹤年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豪情:有朝一日,我也能这般吧?


端坐于政事堂之中,批阅着天南海北的奏折,透过字里行间,俯瞰着帝国的万里疆域。


人生至此,当无任何遗憾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