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糜汉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

  糜汉

与曹丕相处多年,对于曹丕的性格他早已经摸得透彻。


曹丕虽然有传承曹操的疑心病,但那大多是对那些曾经与他作对的人。


而对于一直支持他的人,曹丕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信任。


相比于曹操的雄猜,曹丕少了许多敏锐。


司马懿既然当初会选择出仕,那自然是想着成就一番功业的,以往的克制为的便是将来的腾飞。


只要自己能不断显示自身的能力,让曹丕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能辅左他平定天下的人,那么自己的地位及官位一定会节节攀升。


当然也不能说司马懿现在就有了别样的心思,目前的他还是处在,想辅左明君建立一番功业的心态中。


见司马懿一眼就猜出了自己内心中的志向,曹丕的脸上浮现些许笑容。


在今日曹操临死前问他的那个问题中,如果按照他真实的想法回答,那必定是会回答:择弱而灭。


早在未曾继承王位之时,他就有一颗平定天下的内心,何况现在。


曹丕看向司马懿问道:“仲达以为,孤下一步当如何走呢?”


曹丕与司马懿是多年好友,亦算一起共过患难。


所以曹丕对于司马懿还是信任的,他也没必要在自己的心腹面前,隐藏自己的想法。


面对着曹丕的询问,司马懿心中早已经有所腹稿。


他对着曹丕言道:“臣以为大王在稳定局势后,应该奏请天子改元。”


听到司马懿建议自己,在稳定局势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这个,曹丕不禁有些不解。


“为何?”


现今大汉的年号是建安,建安这个年号已经用了二十五个年头了。


天下人已经习惯建安这个年号,司马懿突然建议他改元,这让曹丕一时间不知原因为何。


在曹丕疑惑目光的注视下,司马懿言道:“建安年号始于先王奉迎天子那一年,建安年号已历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来,是先王辅政开扩基业的阶段。”


“正因为如此,世人只要一提到建安年号,便会想起先王。”


“今大王承基伟业,一开始是需要先王的威望为大王保驾护航,但大王不可长久活在先王的庇护之下。”


“从古至今,每逢新君继位,都要改元以示天下即将迎来新气象。


年号不但有革故鼎新之意,亦往往代表着新君的政治需求。”


“今大王虽非天子,然亦可通过奏请天子改元,来向天下人展示先王薨逝,大王继位的事实,以此来潜移默化影响天下人心。”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况且改元一事兹事体大,建安年号已经深入人心,一旦改元,难免会有一些汉室老臣出来反对。”.


“世人皆知改元乃大王之意,故而那些出来反对的汉室老臣,就是心中不服大王之辈。


到时候大王可借助惩治彼等,一则树立威望,二则清除隐患,三则可继续削弱拥护汉室臣子的势力。”


在司马懿说完后,曹丕的脸上已经有意动之色。


去年他在处理“魏讽谋反桉”时,之所以会连坐数千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在借助那场谋逆桉,清除拥护汉室之人的力量。


在他的清理之下,如今在邺城内外,拥护汉室的力量已经遭受重创,再不足为虑。


但是邺城是清理差不多了,作为拥护汉室的大本营许都,想来还残留这一些“拥汉派”。


为了心中的那个野望,曹丕觉得司马懿的建议很有可行之处。


司马懿的第一个建议,已经让曹丕有所意动,这让曹丕对司马懿今晚的到来,怀抱着更大的期望。


曹丕对着司马懿言道:“仲达可还有良策?”


司马懿看着曹丕脸上的意动之色,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引得曹丕的赞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要继续建言。


而他接下来的这个建议,绝对会让曹丕更加意动。


司马懿对着曹丕言道:“大王可有称帝之意乎?”


因为内殿中目前仅有两人,所以司马懿的声音并不大。


但当他的声音传到曹丕耳中时,却让魏王曹丕的身躯都有些颤动。


他犹如听到了这世间最美好的乐章一般。


在听到司马懿的话后,曹丕马上对司马懿言道:“仲达慎言!”


只是曹丕虽然是让司马懿慎言,但从他脸上的激动之色来看,他更想着司马懿继续说下去。


九州至尊,上天之子,礼乐征伐自其而出,面对这样的一个个头衔,曹丕又怎么会不动心呢?


在最后,他见四下无人,及司马懿又是自己的心腹,所以对着司马懿言道:“称帝一事,兹事体大,不可贸然而举。”


曹丕的回答证明了,他心中绝对有着称帝之意。


其实不仅是曹丕,就是曹操在世时,他也未尝没有动过没有类似心思。


历史上在曹操与孙权联和击败关羽之后,孙权向曹操称臣,而陈群与桓阶就借助着这个时机,纷纷上书请求曹操称帝。


虽然曹操最后拒绝了那个提议,并且说出了那句流传甚广的“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


但若是曹操真没有意向称帝,他又何必说出这种话呢?


要真是大汉忠臣,不应该是将陈群与桓阶下狱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时陈群与桓阶作为天下的大名士,他们用的是公开上书的方式,劝曹操称帝。


这一点足以说明,当时在魏国内部早就有劝曹操称帝的言论,并且曹操对这些言论保持暧昧态度。


不然于公于私,陈群与桓阶都不可能冒着家族清望被毁的风险,敢率先公开上书曹操劝他称帝。


虽然由于今世的历史发生改变,曹操的那句名言没机会说出来。


但魏国内部让曹操称帝的言论早有流传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这件事曹丕亦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他才不敢轻率做出行动。


只是司马懿既然敢主动提出这个建议,那他必然是有着说服曹丕的把握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