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糜汉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军分三 七斩为令

  糜汉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数日后,天朗气清,在河谷之中的校场之上,矗立着一座刚刚建成的高台。


此刻糜旸正站立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乌泱泱的一片大军。


不同于以往在公安城中面对的那数千公安士卒,如今站在他下方的近万大军,乃是真正从属于他的大军。


亦是将来他在乱世之中,赖以生存的生命保障。


在这种原因之下,糜旸务必要将高台下的这近万大军,锻炼成一支强军。


这时在高台之上的只有糜旸,他的身边没有关平这位好友可以提醒他,他的身边亦没有于禁这位名将可以教授他经验。


接下来大军的一切训练事宜,只能靠糜旸自己安排。


正所谓:“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从小受到一众名将教诲长大的糜旸,知道凡是训练士卒,主要方面来说有四要:


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戒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


这四要是保证麾下大军能够听从指令的先决条件,而在这四要之中,糜旸认为第三点最为重要。


严明的军纪,是锻炼出一支强军的基本。


在糜旸站在高台上之时,高台之下的近万大军亦在仰头看着糜旸。


自他们投入糜旸麾下以来,糜旸之前所宣扬的“一日三餐,七日一肉”的优惠政策一直在贯彻,并没有一次食言过。


这样的情况之下,糜旸在他们心中建立起了初步信誉。


就在近万大军的目光在注视着高台上的糜旸时候,他们只见高台上的糜旸开始招手。


而后他们身前的数百糜旸亲军开始上前,双手叉腰朗诵起糜旸亲自定下的军令来:


“期会不到,闻鼓不行,乘宽自留,避回自止,初近后远,唤名不应,车甲不具,兵器不备,此为轻军,轻军者斩。


受令不传,传令不审,迷惑吏士,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慢军,慢军者斩。


食不禀粮,军不省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物,借贷不还,夺人头首,以获其功,此谓盗军,盗军者斩。


...”


在数百名糜旸亲军的朗诵声之下,一声声糜旸亲自写的军纪斩令开始传递在近万大军的耳中。


一声声斩令飘荡在幽深的河谷之中,令近万大军脸上都浮现了畏惧之色。


糜旸一共定下七条斩令,分别针对七种情况: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


斩令很严,但不严无法出强军。


糜旸今日所定下的七条斩令,其实出自诸葛亮所撰写的兵书之中。


历史上诸葛亮依靠这强大的军纪,就算在关中平原中与魏军正面决战,亦不曾落过下风。


史书中亦记载了诸葛亮在实施以上七条斩令后,汉军的军纪情况。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而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


种种史料表明,在严厉的军法之下,汉军的军纪及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与犹如强盗一般的魏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糜旸来自后世那个兵民亲如家人的年代。


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糜旸没办法在当世练出一支如后世子弟兵那般的强军。


但既然严明的军纪既可以提高战斗力,又能保证百姓不受麾下兵士的侵扰,那么糜旸没有理由不去实施。


在数百糜旸亲军念完糜旸定下的军纪之后,高台下万余大军,瞬间陷入了一阵不小的骚动之中。


为了保证每位士卒都听得懂军纪,糜旸将一些原本复杂的军纪内容写的简单易懂,并且用当世的常用语替代。


但正因为每位士卒都听懂了糜旸所颁布的军纪,所以面对这严厉的军纪,很多人脸上都浮现了惧怕之色。


那些原本的荆州青壮倒是还好,他们本来就是老实本分的农家汉,他们经过多年欺压,养成了顺从的性格。


只要不是活不下去,他们轻易不会起逆反心理。


而且虽然糜旸定下的军纪很严格,但他的每条斩令都是言简意赅,言之有物。


这样反而让那些荆州民众觉得有法可依,觉得自己不会被无辜斩首。


在外他们是民众要严守汉法,在内他们是军士要严守军纪,他们觉得这很理所当然。


只有那部分吴军降卒,原本他们在江东时军纪就不算好,一些坏习惯早已养成。


所以他们在听到糜旸定下的军纪时,反应最大。


但那数千吴军降卒,因为公安一战早就对糜旸敬畏甚深。


加上因为糜旸已经初步在他们心中建立了信誉,所以那数千吴军降卒在各自将校的弹压下,情绪慢慢趋于稳定。


那数千吴军降卒只能在心中默默希望,来日他们一定要严守军纪,千万不要犯了那七条斩令之一。


在见下方近万大军的情绪渐渐稳定之后,糜旸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有这七斩令为纲纪,不久之后,他应该就能锻炼出一支军纪严明的强军出来。


在当众宣读了七条斩令之后,糜旸令邓艾三将上高台来。


在邓艾三将上高台来之后,糜旸将亲自手抄的三份军纪分别交到三将手中。


并且他语气郑重的嘱咐道:“七斩令上辖我,下治卒,尔等三人亦要严记这七条斩令,否则来日若一旦犯了军法,吾定斩不饶。”


“治军乃统兵将领责任,吾现将这份七斩令分别誊抄一份给予尔等,你们回营之后,务必要熟记在心。”


“在自身熟记于心后,亦要督促麾下将校士卒,将七斩令一一熟记。”


军纪定的再好,若不实施那也是一纸空文,而实施的前提在于熟知。


方才数百亲军朗读一遍七斩令,肯定不能让在场所有的士卒都记住七斩令的内容,所以接下来就要靠邓艾这三将去督促了。


而邓艾等三将在听到糜旸的话后,神色纷纷一凛。


糜旸的那句“上辖我,下治卒”令邓艾三人意识到糜旸对七斩令的重视。


于是他们三人在接过糜旸手中的七斩令后,纷纷下跪领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