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糜汉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

  糜汉

汉家自有制度,当初糜旸虽有意参考后世的某些制度设立司闻曹,但是糜旸也不能天马行空般乱来。


在糜旸的安排下,司闻曹原本主要分为靖安司与主记室两个部门。


靖安司主要负责的是梁州境内的督查事务,属于司闻曹中的行动派。


而主记室顾名思义,就是汇总分析所收集到情报的部门,算是后勤部门。


为了创立这个部门,糜旸可是砸了不少钱下去。


后来他发现反正都砸钱了,为何不多砸一点,让司闻曹的作用发挥的更大一点呢?


在这种想法之下,糜旸又在司闻曹之下设立军谋司。


军谋司与靖安司不同的是,他主要负责境外的军事情报收集工作。


而相比于境内的督查工作,军谋司负责的境外刺探敌情的工作,无疑更加危险且招募合适的探子并不容易。


这也是王洪所说的,军谋司筹备不易的最重要原因。


毕竟背靠糜旸的王洪,又不缺钱,他缺的只是人。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任何兵家都懂得的道理。


因为这一点,所以当世三家经常在对方境内安插探子。


当然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世很少有专门的军事密探,很多都是兼职的探子。


甚至有时会出现探子,将一份情报送给两家不同势力的情况。


这种性质的探子,基本都是商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


当世绝大多数人都是足不出县的,在交通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各地的风土人情、口音俗语都相差巨大。


要是寻常人去当探子的话,恐怕一开口就会被怀疑身份,还探个锤子。


至于那些有能力外出游学,并且学习官话的人大多都是世家子弟。


这样身份的人,是不会自甘堕落去当探子的,地位低不说,还容易送命。


相比于以上身份的人,商人当探子有着各种便利。


商人为了生意经常需要走南闯北,这一点就保证了他们有基础能获得境外的消息。


另外商人善与各种人物打交道,毕竟这是他们的生存技能。


再加上纵使部分商人因为风俗、口音被认出来不是本地人,也不会引起人的怀疑。


而当探子对于商人来说,也是他们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


至于商人打探军情的方式也很简单。


就单单例举一点:在古代的军营中,为了丰富士兵的空余生活,军营中也是有市场存在的......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所以在当世只有商人最适合当探子。


只是让商人充当刺探敌情的探子,尽管有着许多便利,但是商人都是逐利的。


这就导致了商人所刺探到的消息,可以完全采信的并不多。


这一点糜旸知道,王洪也知道。


若单单用利益驱使商人为他刺探敌方军情倒是不难,但王洪知道糜旸对军谋司的设立是十分关注的。


要是他就如常人一般用利益驱使商人探索敌情,万一他所驱使的商人被敌人利用,送给了糜旸错误的情报,导致糜旸做出错误的决断的话,那王洪知道他就死定了。


所以他才会十分为难。


当世中适合当商人的探子很多,只是其中能信得过的却极少。


糜旸见王洪说完后脸上便浮现为难之色,他也知道这件事以王洪的才干来说,对他的确不容易办到。


不过他之所以会想设立军谋司,当然之前就考虑到这一点了。


糜旸对着王洪言道:“过几日我的一些族人就会到达南郑。到时候我会让他们协助你的。”


糜旸所说的这句话,就犹如给王洪吃下一颗定心丸一般,让他的脸上浮现喜色。


糜旸的出身王洪自然清楚。


东海糜氏,可是世代货殖的大商。


东海糜氏鼎盛时,听说财富足以买下好几个郡,这样的豪商整个大汉都没几个。


在有着这种出身之下,糜旸的族人肯定自小在家族氛围的熏陶下,大多都是天下间行商的翘楚。


他们自然是极为适合充当探子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糜旸的族人,再加上糜旸口中所说的族人,肯定是之前被逆魏放回的那些。


而那些人对大汉,或者说对家族的忠诚那是母庸置疑的。


这样一来的话,原本矛盾的两点,恰恰都被糜旸完美的解决。


本就适合刺探敌情的商人,若他们拥有失志不渝的忠心后,这样的搭配让王洪这个新任的司闻曹长史想想就觉得兴奋。


兴奋之下,王洪情不自禁的对着糜旸一拜道:“牧伯英明。”


面对王洪的吹捧,糜旸只是澹澹一笑。


他是在笑王洪还是不如法邈等人聪慧,看事情太过片面。


他之所以会让族人进入司闻曹协助王洪,最大的原因在于王洪所想的那般,他想将军谋司这一部门快速建立起来。


但他这么做,其实还有一点原因,那便是为了制衡。


司闻曹掌督查风闻之事,遇情势危急之时更有缉捕之权。


这是糜旸造就的一把震慑梁州上下的利剑。


只是剑越利,就越有可能伤主。


司闻曹的权力不可谓不大,所以糜旸必须采取手段制衡。


让他的族人进入司闻曹,便是他制衡的手段。


王洪是糜旸握住司闻曹这把利剑的剑柄,而他的族人来日就是他收回利剑的剑鞘。


唯有剑柄、剑鞘皆在,才能保证司闻曹这把利剑,会一直牢牢的在他把握中。


当然这种心思不足为外人道,所以糜旸只是对着王洪言道:“你先下去办事吧。”


王洪听到糜旸的这句话后,便连忙退出了大殿之外。


当王洪退走之后,糜旸呼唤起丁封。


一直值守在外的丁封听到糜旸在呼唤他后,立马从殿门外走进来。


在丁封进来后,糜旸对着他问道:“大营中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面对丁封的询问,早已得到丁奉口信的丁封立刻答道:“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牧伯定下佳日。”


听到丁封的回答,糜旸的脸上流露出笑意。


今年的秋天是显得格外的热,但却不影响它是个收获的季节。


收获之后,便代表着新生。


接下来他就要去做一件,让梁州焕发新的生机的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