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糜汉 >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

  糜汉

今汉开国至今,大汉只有过两位大将军,所以杜恕与杨嚣一下子就反应过来,糜旸口中指的“故大将军”是何人——关羽。


可让杜恕与杨嚣不解的是,糜旸为何会突然提起关羽。


只是不解归不解,世人皆知关羽与糜旸和刘备的关系,故而在微微愣神后,杜恕与杨嚣口中就不断吐出对关羽的赞美之词。


世家嘛,情商高一点也是正常。


听着杜恕与杨嚣对关羽众多的赞美之词,糜旸微微一笑。


糜旸将目光看向杜恕,似是不经意地询问道:


“卿说孤之先翁有再造大汉之功,那卿认为凭借孤先翁的功勋,能否被大汉追封为王乎?”


糜旸的声音很轻,就像是与多年好友话家常一般。


可他说的内容却很是劲爆。


当糜旸说的话传入杜恕与杨嚣二人的耳中后,他们二人当即就被吓得怔住了。


这一刻他们不但再吐不出任何赞美之词,就连思绪也被糜旸的询问震的停顿了。


看着杜恕与杨嚣二人睁大眼睛的样子,糜旸并未催促他们给出答案。


糜旸举起手中的酒杯细细品尝着杯中的美酒。


而糜旸淡定自若的神情,更让杜恕与杨嚣二人心神震荡,久久不能平静。


糜旸问的是能不能追封关羽为王。


虽说只是追封,但封异姓臣下为王,自汉太祖以后大汉四百年以来可以说是只有一例——曹操称魏王。


但这个事例,却不是正面的。


在大汉重新有复兴的兆头后,这个事例更加被世人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


汉太祖白马盟誓一事,身为汉臣的糜旸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现在糜旸有此询问是为何?


大将军不够,齐侯也不够,那么!


难道是他们的大将军,也终于动了那一个心思?


一想到这一点,杜恕与杨嚣二人,就感觉到自己的身躯在颤抖着。


他们当下说不清是激动的心情多一点,还是害怕的心情多一点。


虽然说糜旸是询问关羽能否被追封为王,但在曹魏政治环境中待久的杜恕与杨嚣二人,还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猜出了糜旸心中的真实想法。


当下刘备与诸葛亮尚在,大将军纵使有那方面心思,也不能表露的太明显。


所以他们的大将军是在以退为进,想用追封关羽为王一事试探下朝局。


若是关羽被追封为王一事能够顺利通过朝议,那么将来糜旸更近一步还是难事吗?


侯至公,公至王,王至......


这样的事,杜恕与杨嚣只觉得太过似曾相识了。


杜恕与杨嚣二人越想越兴奋,现在他们是激动的心情大于害怕。


在兴奋了好一会后,杜恕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四周,然后对着糜旸言道:


“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


说完这句话后,杜恕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年他的父亲杜畿,是怎么劝曹操称王来的。


回忆清楚后,杜恕又吞了一口口水说道:


“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情同兄弟,大将军应当急召车骑将军回朝,待车骑将军回朝后,大将军再与车骑将军一同上书。”


不愧是专门玩弄政治的世家,杜恕第一个提议就与糜旸心中的不谋而合。


只是别忘了,不止杜恕是世家呢。


一旁的杨嚣见功劳快要被杜恕抢光了,他连忙焦急地进言道:


“在车骑将军回朝之前,嚣会私下联络在朝在野的名士,先在朝野间营造舆论。”


提出这个建议时,杨嚣的脸上有着骄傲的神色。


身为弘农杨氏的家主,他在关西的人脉谁能比的上。


当然,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大将军,杨嚣紧接着又说道:


“当朝野之间的舆论起来后,势必会有人就这事问询于大将军。


大将军最好应当置身事外,不见、不批、不朝。”


杨嚣的提议让糜旸眼前一亮。


这个大舅子倒是没白找。


见糜旸一脸笑意的听着自己与杜恕的建言,杨嚣与杜恕的胆子不免越来越大起来。


“陛下与丞相当下不在长安城中,这事虽要从长计议,但却要缓事急办,在陛下与丞相出手阻止之前,就要让朝野上下遍布舆论。”


“不仅如此,大将军可用表彰建安以来大汉元勋的由头,上奏陛下在长安城内修建一座高台。


高台之上立一阁楼,专门摆放列位已逝元勋的画像,而故大将军定然是在第一位。


借助这一举措,城内会掀起一阵赞扬故大将军的言论,那时吾等再因势利导,好形成人言大势。”


“这点还不够,要我说......”


在糜旸的有意误导之下,杜恕与杨嚣二人积极地就像自己要被封王一般,不断地提出建议。


听着那些绵绵不绝的建议,糜旸继续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杜恕与杨嚣二人。


糜旸鼓励的眼神,让杜恕与杨嚣二人心中的火烧的越来越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是单纯让杜恕与杨嚣二人为追封关羽为王一事献策献力,他们定然是不愿意的。


这件事风险太大了。


可要是让他们将这件事联想到糜旸身上,他们及他们背后的关西世家,势必会不惜一切促成这件事。


因为就目前来说,糜旸与关西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良久之后,杜恕与杨嚣二人结伴走出偏房。


看着外界的阳光,杜恕与杨嚣二人脸上洋溢着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喜色。


互相一拜后,杜恕与杨嚣二人,就马不停蹄地朝外走去。


辉煌的未来,要靠自己争取!


杜恕与杨嚣二人离开后,偏房内只剩下糜旸一人。


糜旸知道杜恕与杨嚣想歪了,可这是人之常情。


纵使他告知二人他的真实心意,杜恕与杨嚣会相信吗?


就像许多后世人总会认为,刘备携民渡江是在将民众当做挡箭牌一般,有些事是没办法解释的。


正因为如此,当世及后世一定也会有人指责他,认为他怀有不臣之心。


可那重要吗?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汉章武五年十一月末,汉大将军糜旸上书天子请筑高台,立凌烟阁。


天子准奏。


汉章武五年十二月,凌烟阁成,故大将军关羽画像位列众多元勋第一位。


而就在当月,长安城内出现了一些很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敬请朝廷追封关羽为王!


当月一场于后来塑造大汉五大异姓王的事变,在长安城内缓缓拉开序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