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王浩去了首都。


同行的还有何毅和刘云利。


等到了酒店安置好以后,王浩就和刘云利一起去了第一个目的地--国-防科技局。


国-防科技局是负责军-事科技研发的部门。


军-事类的科技研发项目,都归国-防科技局管辖。


244工厂是国-防科技局旗下的研究所,对应的项目自然归国-防科技局同属,换句话说,244工厂做交流重力的研究,是国-防科技局负责拨款审批以及项目验收。


他们是来找周敏华副局长。


周敏华是244工厂的顶头上级,也负责相关的研发拨款。


“我们已经申请好了,就和你们实验室一起做研究。”


刘云利一路上不断说着,“我们配合做研究,方向还是交流重力的技术,你们是主研究,但要照顾一下我们的方向。”


“这次来就是做说明的,顺便申请后续经费。如果能说服周副局长,拨款个几千万还是很轻松的。”


如果只是来做说明,王浩倒是兴趣寥寥,但谈到拨款经费就有兴趣了,他现在已经体会到经费的重要性。


那些高端的研究,必须投入海量的经费,否则连实验都做不了,研究就根本无从谈起。


刘云利和王浩一起到了科技局大楼,到门口就看到了一个熟人,是航天局的系统工程司的刘荣兴。


“王教授,来了。”


刘荣兴热情的招呼了一声,“我听周副局长说你要过来,特别在这里等着的。”


“你怎么也在?”王浩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荣兴道,“今天徐局长也在,我们刚参加了航天技术会议。”


徐局长,名字叫徐保功,是国-防科技局的局长,也是国家工业副部长、航天局局长,绝对是科技领域的大人物。


王浩跟着刘荣兴一起进去,到二层楼道的时候,就看到了徐保功和周敏华。


两人是听到王浩过来,特别来迎接的。


现在王浩的地位早已不同,他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教授,而是国际最顶级的数学家,国内科学领域的顶尖人物。


徐保功热情的把王浩迎进了办公室,“王教授,我听说你要来,就一直在这里等着,终于是把你等到了。”


“您客气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


徐保功也直奔主题,“你这次来,是谈那个反重力研究?”


王浩道,“我们的研发需要更多的经费,但是全靠科学基金会很困难,我们和244工厂合并了项目,还是要过来谈一下。”


“这个不着急谈。”


徐保功笑道,“其实,我和刘司长在这里等着,是为了另一个研究。”


“哦?”


刘荣兴开口解释道,“我们刚进行了航天技术的研讨会,有几个重大的技术需要攻关,其中牵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问题,一群专家去讨论,也没有个确定的结果。”


他说着摇了摇头,“就是想咨询你这个顶尖数学家。”


王浩听着点头。


刘荣兴继续道,“我们的液压火箭回收技术还不成熟,其中牵扯到一个大范围的推力tiáo节技术,这个技术的核心在于计算、在于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方面,我们倒是可以慢慢去完善,但是具体的计算,一定要非常jīng细。”


“所以,我们的就想到了你啊。”


王浩想了下问道,“大范围的推力tiáo节,也就是保证液压活动发动机回收过程中的稳定性吧?”


“没错。”


刘荣兴道,“我们进行过四次实验,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每一次都会出现火箭发动机在着陆的过程中发生偏转倾斜的现象。”


“找原因,最终还是计算问题。不仅仅是平衡,还牵扯和火箭上方分离导致的角度偏转。”


王浩点头说道,“如果你们给我确定的数据,做计算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我只能保证数学上不出问题。”


“数学上不出问题就好。”


徐保功笑道,“开会的时候,我就想着找你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一群人算来算去jīng度还是不够……”


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大范围推力tiáo节技术’相关的运算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有些计算没有确定的答桉,就只能进行近似运算,肯定会牵扯到jīng度问题。


如果底层计算的jīng度不够,技术上再完善也没有意义。


“这样吧。”刘荣兴说道,“还是把项目交给你们实验室来做,这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到时候,我们再验收结果就好了。”


“可以。”


王浩倒是没什么异议。


这是一个纯粹的数学类的项目,也会用到计算机做辅助运算,很多繁杂的运算结合在一起,一个人要完成确实不太可能,还是要一个团队来完成。


现在梅森数实验室没有项目,也可以接一个项目慢慢来做。


“你来做,我们就放心了。”


徐保功清呼了一口气,他担任航天局的局长,还是更关心航天领域的技术攻关。


航天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太多了,能有一个技术难题分配出去,找到放心的人来做,压力都感觉少了一些。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谈交流重力的研究项目。


国-防科技局并不重视这个项目,即便交流重力现象再奇妙,可以说就是反重力的技术,但高端技术研发到应用,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


他们这个类型的部门,更注重技术的实用性,而不是去探索研究底层理论。


不过交流重力实验被列为了保密项目,自然也是有很大价值的,国-防科技局肯定会拨款支持相关的研发。


王浩和徐保功、周敏华仔细地谈了一下,说起了交流重力实验的两个研究方向。


他们显然对于交流重力场提升更感兴趣。


徐保功问道,“你们这个研究,能不能把反重力效果,提升到三十个点以上?”


王浩仔细考虑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只是提升到了十七个点,我个人感觉要提升超过三十个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后续会不会出现一个极值。现在也不能确定,我们做的实验还是太少了。”


徐保功惊讶的问道,“三十个点?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王浩肯定道,“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是从六个点直接提升到十七个点的,而且用的只是常规铁基超导材料。”


“我的研究还没有确定结果,但也可以做出简单的判断,低温超导材料用来制造交流重力场,效果要比高温超的材料好。”


“也许我们只需要更换一下材料,就可以把交流重力场qiáng度提升到二十个点以上。”


办公室几个人听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确实是感到非常的惊讶,然后不由的一起看一下刘云利。


刘云利负责交流重力实验,他们上次做的报告说,提升到百分之十已经是个极限值,再想继续提升很困难。


所以国-防科技局给交流重力实验的定义就是‘jī肋技术’。


现在换成是王浩来说,就变成提升二十几个点很轻松?


王浩肯定不会乱说的。


那么244工厂,刘云利的团队到底是什么水平?


刘云利被看的低下头,感觉非常的尴尬、郁闷,还是解释了一句,“所以我们才决定和物理实验室一起做研究……”


……


最终,王浩得到了徐保功的许诺,会给交流重力研究拨付‘高经费’。


高经费,具体有多高很难说。


但是,从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局局长嘴里说出来,一亿的经费都只是保底,具体经费数额肯定还是要讨论的。


刘云利离开的时候,都感觉脚下轻飘飘的,他刚才确实没什么面子,但想到马上能有高经费,面子算得了什么?


王浩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如果能从科技局拿到高经费,再找科学基金会进行拨款,实验经费可以说就很充足了。


另一边。


徐保功和周敏华也在谈着,“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了这个实验。”


“按照王浩教授说的,能够把反重力qiáng度提升到三十个点以上,这项技术未来就能有应用空间了。”


周敏华也点头道,“还是要看后续的研究,我看王浩教授的意思,应该是没有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