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小说
黄金屋小说 > 淡盐水考古志 > 第1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淡盐水考古志

宋成蹊凑到林晏身边说我爸就是想在人前嘚瑟一下,不然他买的收藏都要堆灰了,你就给他这个机会吧。宋父打开盒子,把几件瓷器摆在长桌上。难得不是民间收藏家最喜欢的明清景德镇瓷,而是高古瓷。这两件是唐代的秘色瓷,我之前去西安特地去看过,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样。宋父拿起一只青瓷盏递给林晏看,葵口、斜弧腹、腹部压印竖棱、圈足,内底有莲花纹。林晏接过,仔细地看了看碗底。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也只有这种水平才能进贡给皇帝了。宋父感慨。又点了点另外一件瓷器,耀州窑,北宋的。虽然耀州窑不是五大名窑,但是这件瓷器壁薄,只有0.3厘米,也是珍品。不过还是没有这件定窑白瓷薄,可以透光。宋父拿了一只小手电来,打在白瓷壁上,光线确实可以透过器壁,在另一边形成光斑。这是建窑兔毫盏,银兔毫。林晏都一一看过,又问这件兔毫盏和耀州窑青瓷盏是您从哪儿得来的?兔毫盏是别人送的,耀州窑那个呢西泠印社拍卖行上拍来的。有问题?这件耀州窑外壁上深刻缠枝牡丹纹,纹饰很清晰。耀州窑那边古代盛产高岭土,含铝量高,温度烧高了也不会塌,所以器物可以做得很薄,不像越窑,就算是秘色瓷胎也是相对比较厚的。林晏对比着耀州窑的青瓷盏和秘色瓷,所以耀州窑工匠刻划纹饰可以很深,俗称半刀泥,不过像这么薄又刻花这么深的确实很少见,价值很高。宋父抱着搪瓷杯,问林晏做考古也做到过瓷器吗。林晏回做过一些瓷器的化学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分析,并给宋父简单介绍了一些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的区别。宋父点头,对林晏的印象越发好了,说以后要经常请林晏来看他的收藏。宋成蹊和林晏把一堆干货放上车,宋成蹊左右看了眼,借着汽车的遮挡偷了一个吻。林晏拉住宋成蹊,成蹊,你父亲收藏的古董多吗?你劝一下你父亲吧。怎么,那些东西有问题?林晏想了一下,迟疑着开口,就今天那几件,兔毫盏和秘色瓷是仿的,耀州窑有可能,定窑白瓷我看不出来,做个化学成分检测基本能判断。你还真有研究啊。宋成蹊惊叹林晏就和宝藏一样,每次随手一挖都能收到惊喜。现在学界已经认定秘色瓷是越窑生产,法门寺那几件是传世品的代表,但数量太少,宁波上林湖那边新发掘了一个窑址,考古届说是秘色瓷的产地。根据那边的研究结果,你爸那两件不太像。内底的荷花纹随意奔放,是晚唐的风格,但是器底的装烧痕迹是六条长泥条,这是北宋中期才出现的。林晏顿了一下,又说现代仿造大多是仿博物馆或者图录,器底看不见,所以这地方最容易看出来。还有耀州窑,刚刚我也说了,耀州窑从来都没出现过这么薄的器壁,而且耀州窑不是官窑不是贡窑,大多都是民间用的,不会有这么高的水平。兔毫盏的话古玩市场最多了,我刚闻了一下,有轻微的化学物品的气味。你说的是真的啊,刚怎么不说?宋成蹊惊呆,刚刚林晏在他爸面前还一幅这些都是真的的表情,原来都是装的,假得这么明显?林晏一脸无辜,不知道你爸花了多少钱啊。有些人可是倾家荡产买古董啊,我总不能逼人家跳楼吧。不过这种高古瓷不会太贵,几万到十几二十万这样,只要你爸不是被人骗了。都是假的,还不是被人骗了。宋成蹊笑哭。文物收藏的水太深,被坑了不冤。上次省博一个年度大展,我们内部大佬说好几件展品都是假的,民间收藏更是重灾区。林晏又举了几个例子,告诉他普通人搞收藏就是大坑。乱世黄金盛世玉,现在收藏界什么牛鬼蛇神都有。懂了,我会去劝劝的,不过不知道会不会听我的。宋成蹊欷歔,幸好宋父还没有走火入魔。日子如水地过,再回校,宋成蹊陪林晏一起泡图书馆,空闲的时候便跨过英吉利海峡,租一辆车,去巴黎、罗马、比利时、荷兰林晏总忍不住想去博物馆,一待就到黄昏。转眼便到了回国的日子,宋成蹊组织了个小型送别趴,邀请了好友以及莱恩等人。宋成蹊的厨艺经过三年的磨练已经小有所成,林晏也能炒几个菜唬人。宋成蹊把库存的酒都拿了出来,还开了几瓶香槟,一群人喝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宋成蹊踹了几脚,几个还能动的,踉跄地告辞离开,剩下的睡在地上鼾声如雷。宋成蹊拍了拍林晏的脸,林晏迷茫地睁开眼,去床上睡。宋成蹊半抱着林晏拖进房里,平时看着瘦,实际上沉得要命。宋成蹊把林晏扶上床,把自己也摔进被子里,侧着头看林晏。睫毛很密,又弯,嘴巴微微张着,因为喝多了酒格外水润。宋成蹊把头挪过去,闭上眼印在嘴唇上。软软的,又滑又腻,比所有棉花糖都诱人。宋成蹊轻轻地舔舐,想咬一口,吞进肚子里。偷偷地把舌头放进去,慢慢地碾。林晏林晏林晏缓缓睁开眼,发出一个气音,嗯?我想要你。宋成蹊把自己压在林晏身上,凑到林晏的耳边轻声地说。林晏听懂了宋成蹊的话,嘟囔道,为什么不是我要你?然后又闭上眼,想起了什么,你不是喜欢柏拉图吗?可是我现在想要你。宋成蹊不屈不挠地说。林晏推了推身上的人,很重,下去,我要睡觉。宋成蹊捏了捏林晏的脸,林晏没什么反应,只是一个劲地推他下去。无奈,宋成蹊只好翻身下床,给林晏盖好被子。第二天林晏宿醉醒来,头密密地疼,宋成蹊给他泡了一杯蜂蜜水。林晏有些萎靡,检查自己的行李。我半年后毕业就回国找你,不要太想我。宋成蹊圈着林晏,不想放手。林晏任由宋成蹊抱着,机场里来来往往,偶有人看他们一眼。我要走了。林晏道,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天宋成蹊特别黏人。宋成蹊放开,亲了一口,再见。再见。回国之后林晏找了一份省考古所的工作,有时外派到考古工地,有时留在所里做研究。大杜问林晏来不来参加建系三十周年庆,林晏翻了翻自己的邮件,果然看到了一封系里发的邀请函。林晏在想这次周年庆有多少含金量,大杜就说费费和张西岭都会来,到时候寝室几个人聚聚。林晏便应下了,工作单位和学校在同一个城市,过去也方便。应下之后林晏便在想那个人会不会去,三年了,开始是刻意不去打听他的消息,后来便完全没了联系。林晏稍微出神了会,又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既然是同学见面,那便不能太寒碜。林晏瞧着自己前几日上工地晒出的一脸粗犷和毫无造型可言的头发,只好特地找了个时间拾掇自己。临行前看了一眼摆在桌上的byredo super cedar,想到那个人,又忍不住喷了两下,是清晨雾霭下的雪松和微微湿润的香根草气息。开车到学校的时候还早,大杜在电话里说自己正在机场接站,让他自己先玩一会儿。林晏便去了会场,空荡荡的没什么人,不过见到了蒋菱歌。好久不见。蒋菱歌打招呼,觉得林晏比读书时多了些什么,更吸引人了。林晏弯唇。你没有和魏老师一起来吗?蒋菱歌问。我们分开了。林晏随意地说,倒是蒋菱歌听到之后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以为你们会一直在一起,毕竟,毕竟抛开师生关系,你们看上去很般配。林晏笑了一下,并不介意,问起蒋菱歌现在的生活。蒋菱歌毕业之后通过省选调当了一名公务员,并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不过林晏并没有让蒋菱歌为难,侃侃谈了些中国体制内员工的工作特点,然后讲起别的国家,话题又转向各国文化、旅游和美食,让人觉得和他聊天是一件舒适而有趣的事。蒋菱歌现在知道林晏哪里变化了,以往林晏给人一种沉闷、客套而疏离的感觉,现在则开朗了很多,文质彬彬、如沐春风。下次我也去英国熏陶一下,不知道能不能变成淑女。林晏只是看向她,蒋菱歌却觉得他的眼睛在表达询问。蒋菱歌笑了笑,并没有解释,觉得自己这几年工作,心态变老了。林晏身上清淡的男士香水味飘过来,果然基佬是这个世界最精致的一类人。第19章这次周年庆颇为盛大,校领导也有出席,宣布将联合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建设考古学学科联盟。林晏听了会,觉得都是些大而空的东西,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过口号喊多了,总会产生错觉,觉得是担负起了名校责任,里面的人也与有荣焉。坐在自己后面的两个女生在窃窃私语,谈话的主角正巧是自己。林晏听了两耳朵,觉得没什么新意,偏了偏头看向另一个主角。魏召南坐在前排嘉宾席,台签上写的是省文广新局,看来是升迁了,一丝不苟地坐着,手中拿着一只笔。其实显眼得很,周边的人或是花白了头发,或是地中海,都放松地坐着,偶尔看两眼手机,唯他如青松挺拔。领导致辞很无聊,林晏不想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魏召南身上,便与宋成蹊在手机上聊天,吐槽国内的形式主义。晚饭安排了自助餐,大杜终于得闲,端了菜盘过来。哎,累死我了,读个博士被使唤成狗。寝室四人中只有大杜选择了在本校读博,张西岭没考上,去了父母公司,费费则跨行去了游戏公司当文案。西岭你上次说交了女朋友,怎么不带来看看。大杜问。周年庆又不是真同学聚会,没的让她浪费时间听老头子讲话,你要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张西岭不在乎地说,又看向林晏,倒是林晏,真好久没见了。不过你和魏老师怎么回事?吵架了?林晏硕士毕业时,两人还是异国恋,后来林晏也去了国外,联系便少了些,更何况林晏并不是一个喜欢将自己的事与人说道的性格,因此这些人大都不知道两人已分开。当时他们的事因了论坛弄得整个系都知道,也便成了众人调侃的对象。林晏淡淡的,分开了。张西岭以为自己揭了伤疤,顿时不再言语。林晏看着好笑,只好说:怎么,难道还要所有人都从一而终了。也是,这事本就是个你情我愿。张西岭讪笑,试图挽救一下陡然沉默下去的气氛,那你在英国那么多年,有来一段异国情缘吗?林晏侧头看向张西岭,勾起一边嘴角,有。张西岭这次是真愣了,他刚只是随便想打个哈哈揭过去,我草,还真有,看不出来啊,深藏不露。张西岭正想问些什么,突然有人喊了声,老师好。张西岭、大杜、费费都看向他的身后。林晏勾起的嘴角落下去,转过身。秦老师好,魏老师好。秦老师朝他点了点头,魏召南却是径直看向他,最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秦老师走过林晏他们那桌,看着魏召南突然就结冰的脸,轻轻叹了一口气。张西岭觑了林晏一眼,看着好像没什么影响,又接上刚才的话,问林晏的新男朋友长什么样。林晏给他们看了与宋成蹊在蓝冰洞的合照。张西岭嘁了一声,还以为是英国人。晚上便是往届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了,大家簇拥着去ktv,唱歌喝酒吹牛。从ktv出来,林晏便看到了路边的魏召南,孑然一身。走走?两人便沿着马路牙子走,长久都没有人说话。梧桐树已经落了叶,光秃秃的,路灯有些昏暗。晚风拂来,些微有些凉意。魏召南将外套递给林晏,林晏看了一眼,没有接。魏召南的手僵立着,最终默默收了回来。终于听到林晏回国的消息,解决家里的事后不知不觉就等了三年。今日来之前还想着遇见他要说什么,莫名就有了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想问问他怎么想的,想知道,还能不能继续。自己的这张旧船票,是否还能有幸通行。然而,吃饭时他说的话分明入了耳。原来,都已经是过去。魏召南攥着递不出去的外套,想着种种,想着以前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刻骨铭心,也不丰富多彩。但是总是无端想起当初在学校办公室的时候,自己工作他写论文的样子,温暖得让人留恋。魏召南在路灯下停住,又想起当初自己把花送给他,他满是惊喜的模样,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这些微末的事反倒如此清晰。他对你好吗?好。虽然魏召南并没有说名字,但林晏知道他说的是宋成蹊。魏召南不再说话,沉默了会,又往前走,一路上的不确定和不甘心都散在了好字里。天很晚了,我要回去了。魏召南站在原地,看着林晏走远。林晏转过身,把手放进口袋里捂热,不再看那个人一眼。既然分手,便不再是朋友。不问过去,不想未来。所里的工作并不特别繁重,林晏还碰到了以前带过他的吕老师。月末例行会议的时候所长说收到了地方的申请,申请发掘一个越窑窑址。所长看了一圈,正巧看到林晏抬着头,便说让林晏去地方考察一下,看是不是有发掘的必要。林晏领了任务,找前辈问了注意事项,第二天便出发去了地方。林晏拨开拦在前面的树枝,踩在落叶上。这里的土层扒开,下面就都是碎瓷片了。文管会的李主任用树枝抹开上面的树叶,挑出一件瓷片来,递给林晏看。从这里,到这里,一百步的长度,都是窑场的范围,应该算是古代的一个大窑场了。林晏抿开瓷片上的浮土,看到了外壁上的莲瓣纹,推测是北宋时期的越窑产品,釉层丰润,已经算是中上品质。试掘过吗?文化层有多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jwyy.com 黄金屋小说。手机版:https://m.hjw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